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时过境迁,回头说明一下“嘎纳大奖”电影赌局的必胜底牌。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时过境迁,回头说明一下“嘎纳大奖”电影赌局的必胜底牌。
AlphaQ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时过境迁,回头说明一下“嘎纳大奖”电影赌局的必胜底牌。
(637 reads)
时间:
2003-7-29 周二, 上午11:48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时过境迁,回头说明一下“嘎纳大奖”电影赌局的必胜底牌。
这个在电影《英雄》是否获奖问题上的赌局已经早就成为历史了,“非文人”先生最后一次提到也被我劝阻不要再提这个赌博胜负的事儿了,以免导致一些同志产生不必要的心情不愉快。
现在,是这个赌局完全过去以后,我来稍微解释一下电影获奖的程序和我为什么下赌注的背景。
说这些与参与赌博的人没有太大关系,所以也完全不用提到对方的名字。
我本来是个喜欢轻松的人,从来不愿意比勇斗狠,也不喜欢与别人赌博。当然到赌场赌博是另外一回事儿了,那是跟庄家赌博,需要的不过是自己的心理素质,只要“愿赌服输”就行了,倒是不用担心赌场会不高兴。
这次,赌的是电影《英雄》是否获得“嘎纳大奖”。在下赌注时候,我是很明白确定的说清楚了这个“嘎纳大奖”的定义的,那就是,2003年5月份法国嘎纳电影节的大奖,“金棕榈”奖,而不是泛泛的其他什么鸡零狗碎的“国际大奖”。
一开始,我自己一方的赌注大的有些耸人听闻,说的是,如果《英雄》获得此嘎纳大奖,我情愿把自己的眼珠子抠出来送给对方当泡儿踩。后来降低到最低点,是给对方请安,比起非文人的赌注,200块钱大餐来还要小得多。
到现在,大概还是有些人对于我那个“眼珠子”的赌注是彻底的开玩笑,可能有的同志甚至为此讥笑一番。
不过,那个赌具我是有绝对的胜算才会张口下那种赌注的,而且是单方面的,没有要求对方的“眼珠子”。有了绝对的胜算的赌具,其实就不好玩儿了,因为赌博这个东西,“玩儿的就是心跳”,确定自己胜利结局的赌局就不那么刺激了。
所以,这个赌局的胜负其实是我早就知道的,不用等到后来的嘎纳电影节揭晓,这样的“胜利”对于我来说实在什么都不是,还别说我本来就对赌博没有太大兴趣。
“古迷”先生曾经提到了,《英雄》导演因为与嘎纳电影节关系不好,所以他的电影不会获奖,这确实也是一部分原因,不过不是绝对的因素,因为电影拍摄完成以后,虽然制片方也会尊重导演的意见,不过电影的主人不是导演,仍然有可能把电影送去嘎纳参赛。制片人与导演合作完成拍摄以后,导演是无权干涉后来的运作的。在美国,甚至很多导演连很重要的后期制作的剪接权都没有,都是制片人说了算。制片人是老板,一般的导演不过是个打工的角色。
很明显,这个地方说话的人里边儿,估计没有在电影制作这个行业中工作过的人,不然也等不到“眼珠子”成为嘎纳大奖的赌注。“古迷”先生能想到导演与电影界关系就已经算是很可贵了。
原因很简单,就是电影《英雄》已经丧失了有机会获得大奖的法国嘎纳电影节的参赛资格。
其实,任何一部电影,只要有人在论坛上讨论到这种热烈程度,就都没有获得嘎纳大奖金棕榈的资格。
50多年来,嘎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大奖是国际上电影行业的最高荣誉,获得这个大奖的死条件之一,就是必须是在嘎纳进行首映。
不仅是嘎纳,其他的好几个比较“牛”的大国际电影节也都有类似的要求,不是首映片是不可能去参赛获得大奖的,连参赛的资格都自动丧失了,参展都未必被接受。
奥斯卡是不同性质的东西,不是电影节,也不放映电影,更没有市场功能,虽然获奖片会有相应的商业效果,但是奥斯卡不是国际电影节。两回事儿。
当然奥斯卡也有自己对于的参赛片的死条件,不过《英雄》很容易可以达到参赛要求,只要有我国政府的支持就行。所以,我对于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就不敢拿“眼珠子”下注了。奥斯卡的评委由好几千人,获奖结果不是很好预测。
电影拍出来是给观众看的,自然观众的看法也会有不一样的,甚至连专业的影评人还会有很矛盾的意见,这不奇怪。见仁见智,正常。
可是,说到一部电影一定会获得嘎纳电影节的大奖,而且还信誓旦旦的说是“从来不会说错”,这就是胡说了。
只要是公开放映过的电影,就已经没有另外一次“全球首映”机会了,都不会之后再获得嘎纳大奖,这是个从事电影制片行业的人所有的最起码常识。如果不是从事这个行业的,不知道也没什么奇怪的,“隔行如隔山”。可是还要硬要假装“内行”来跨行业下结论预言电影的获奖结果,那就是不对了。
这好像物理学家钱学森同志跨行业证明我国的农业能够“亩产万斤”差不多了。
我参与这个无聊的电影赌局,也是因为有些看不惯这种不懂装懂胡说八道的“假内行”现象。
当然,我自己也不敢说是什么“内行”,但是至少还知道自己不懂的事情太多了,狂妄夸口的胡吹大气的结果,不过是要落笑于人,“牛”了半天,反而坏了自己的信用。以后再说话也就不值钱了。
有的同志就是狂妄的一塌糊涂,自称“目光如电”云云,说到我国甚至国际上的任何事情几乎都是权威,无论是文学,诗歌,音乐,绘画,历史,戏剧,等等,等等(好像没有提到过电影),尤其是所谓“政论”更是了得。
不过,有一次这位同志轻轻的现了一大眼,原来这位同志连我党的军委主席是个多么重要的角色都没有搞明白,也竟然是个自命不凡的写“政论”的超级网络高手了。这种“目光如电”的“高手”的“高论”,不看也罢。
其实,一个人是不可能什么都知道了解清楚的,总有自己不太知道的东西,这是很自然的事情。相对来说,所有人都是“没什么见识”的。拿我自己作为例子,虽然也有些经验,见识过些不同的人和地方,但是仍然是太缺乏见识,不懂的事情太多了。
上次我写一个说到围棋的帖子,原以为是来自吴清源老头子的第一手资料,应当不会有大问题,没想到竟然得到“北京小左”的指正,才明白自己不了解的东西真是容易说错。
不知道军委主席的人也多了去了,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儿。不过,不懂装懂,自吹自擂,还时不常的就攻击别人“没有见识”,这就是人品方面的缺陷了。
一个人无论知识多么渊博,也不可能有人拥有所有的知识,“独知”也没用。知识方面的欠缺,甚至贫乏,都不应该成为拿来攻击对方的理由,因为您自己也有很多不知道的事情,也是属于“没什么见识”的,大家一样,各有千秋罢了。
圣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大约就是这么个理儿。
我也见过些真正比较渊博的人,为了避免得到“与名人撕咬”的桂冠,我就不提他们的名字了。我发现越是有学问的人,越是说的少想的多,而且从来不会与他人争吵,无论于什么人交往都非常平和;反而那些比较浅薄的同志们,一般都说话盛气凌人,打击别人,抬高自己更是常用的手段。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这个角度上说,还是做老实人好些。有些同志自称是书看了不少,也受过多年的教育,就是没有明白这个做人的基本道理。
在网上说话,当然都比较随意一些,我自己说话都加个“胡抡”在前边儿,不过那也是说些自己知道见过或者听说过的东西,不知道的东西也不敢假装知道,不懂装懂的自吹自擂,那不是什么聪明做法。
《阿Q正传》里边儿有句话,“假的就是假的”。
作一个诚实谦逊的老实人,有那么难么?年纪一大把了,就硬是不知道什么是“诚实”。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老Q够黑,^_^
--
bjxz
- (0 Byte) 2003-7-30 周三, 上午5:00
(155 reads)
的确,外行领导内行在国内是个很大的问题。
--
就有希望拉
- (0 Byte) 2003-7-30 周三, 上午1:36
(153 reads)
呵呵,早把赌的是什么忘了
--
贝苏尼
- (82 Byte) 2003-7-29 周二, 下午4:21
(236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59317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