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雅科夫:反击医疗产业化——医院黑幕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雅科夫:反击医疗产业化——医院黑幕   
不锈钢嘴巴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ZT:雅科夫:反击医疗产业化——医院黑幕 (247 reads)      时间: 2003-7-08 周二, 上午5:18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蚍蜉撼树:反击医疗产业化——医院黑幕



【作者按】这是一篇不合时宜的文章,因为由于前一段SARS的肆虐,使得医院和医务工作者成为媒体和社会各界讴歌、赞颂的对象,正处于风头浪尖,正在被塑造成“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在这种形势下,我写这一篇文章确实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是“蚍蜉撼树,自不量力”。但我还是要写,因为我相信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有这种感受,而千千万万个和我有同样感受的“蚍蜉”一起齐心协力,必然会撼动杀人不眨眼的“医疗产业化”这棵“大树”。



从小,我对医生这一职业就有一种崇敬感。因为在我看来,医生们用自己的医术,把濒死的病人从死神手中拯救出来,赋予他们第二次生命,是多么的崇高和令人敬佩呀!南丁格尔、柯棣华、白求恩这些闪光的名字,曾经激励着年少的我长大做一名医生。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我未能如愿以偿。但是我仍然崇敬医生这个职业——直到两年前由于我父亲得病我开始频繁地与医院打交道为止。



一、遭遇不幸



从2000年下半年起,我们家老爷子就开始持续不断地腹泻和高烧。开始只是把它当拉肚子和感冒等小毛病来治,整整半年,医院去了不少回,药吃了不少盒,但就是始终不见好。直到2001年3月,老爷子在做抽血检查时,一位细心的大夫看到高得吓人的血沉指标时说出了自己的怀疑:“你该不会是得了血液病吧?”在这位大夫的建议下,我们来到了××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临床医院(为了免去类似2000年我的《出差见闻》所招徕的麻烦,还是省去真实名字吧)进行全面血液检查。



果然,检查后很快查明老爷子的病,是一种罕见而凶险的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刚刚得到这个消息,我和母亲真无法相信,为什么偏偏是他会得上这种从没听说过的、发病率只有十万分之一的绝症,因此我们带着父亲到好几个大医院做检查。可是,所有的检查结果都无一例外地、冷冰冰地显示:这是真的。拿最后一份确诊报告的时候,那个白衣天使漫不经心地告诉我:别治啦,回家准备后事吧。我问难道没有一丝希望了吗?白衣天使笑了笑,说:化疗,可以拖几个月,好的拖几年,不过嘛……那可是要用钱堆起来的。



母亲忍住悲伤跟我商量,既然这样,是不是就不治了?老的治不好,别把小的也拖垮呀,你爸知道了也不会同意的。我当即表示,就是卖房借款,倾家荡产也要治,找最好的医院、找最好的大夫治,国内治不了国外治,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争取。除了我,还有姐姐,相信姐姐也会这样想的。



二、三等公民



就这样,老爷子住进了××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临床医院血液内科。之所以选择这家医院,就是因为它名气大,特别在血液病方面很有研究。办住院那天,给老爷子会诊的教授看他衣着整齐、又戴副眼镜,于是问他:你是高干吗?是高干就住高干楼。老爷子回答:不是。接着那教授又问:你是厂长经理吗?是厂长经理就住保健楼。老爷子回答说:我是普通老百姓,不是高干不是大款。那教授说,那你就进住院部吧,不过没有病床,只能住加床(就是在走廊里临时搭起的床铺)。



让坎坷了一辈子的老爷子住在过道里,我无论如何不能接受。“高干病房”我以前去过——不是自己住,是探望一个生病的领导——里面虽然条件舒适、设备齐全、护理周到,但决非咱一般老百姓能住进去的。于是我想让老爷子住到“保健楼”里,让老爷子有一个好的治疗条件。于是我到“保健楼”调查了一下。这个“保健楼”是一栋高层建筑,装修得象星级宾馆一样豪华,病房分单间和标准间。单间我就不敢去看了,只看了一下标准间,发现里面设施也的确像宾馆一样,只是价格不菲:光房费一天就80元钱,单间更高达150元。看来,即使对于我这个在这座城市中的中上收入的人来说,也是一笔沉重的负担,更别提一般收入者了,难怪那教授要问我们是不是“厂长经理”了。但是我还是决心让老爷子住进去,然而这个建议一经提出,立即遭到了老爷子的坚决反对:我不是大款,你也不是,如果你要我住那里,我就回家不治了;在普通病房有床位之前,我睡几天过道也无所谓。



好在住了两天的加床之后老爷子有了正式的床位。这是一个只有30平米的房间,长6米、宽5米,里面放了8张病床。由于房间小、床位多,里面拥挤不堪。试想,8张病床,每张宽约90公分,长约1.9米,床与床之间仅有0.6米的空挡,中间只有宽1米左右的过道,在这么狭小的空间里却要挤上至少16个人(8个病人和每床至少一个陪护人员)。由于血液内科住的都是白血病、骨髓瘤和红斑狼疮等重症病人,很多病人生活不能自理,排便、进餐都在病床上,拥挤的房间里总是弥漫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恶臭。在这样的房间里待久了,真是没病也他妈的要治出病来。



不幸吗?不,我们已经够幸运了。因为我们毕竟还有张病床来治病,毕竟还有一定的收入来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真正不幸的是,那些明知道病魔一步步夺走亲人的生命却无力救治的人,那些眼睁睁地等待死亡来临而无可奈何的人们。和他们相比,我们已经幸运得不能再幸运了。在陪护老爷子的日子里,我发现一个奇怪现象:经常有人坐在住院部楼梯上哭泣,有时甚至是全家抱头痛哭。开始我以为是得知亲属得了不治之症的人因为悲伤而哭,自己也面临同样处境,因此就顾不得他们啦。可是后来有一天老爷子告诉我,那天他看到有母女俩抱头痛哭,就去安慰她们几句,结果发现她们是因为女儿得了白血病,来住院部一打听那天文数字的治疗费让她们根本无法负担,因此才伤心哭泣。那天老爷子一晚上心情都不好,紧锁着眉头,饭也没吃几口。“解放五十年了!穷人还是看不起病!”父亲痛苦地说,“这是什么世道?有权有钱的人乌龟王八吃腻了就吃金子,可穷人得了病只有等死!”接着,他回忆起七十年代他的一名工友因为铁屑插进手掌中化脓引起败血症,局医院没法治立刻就送到铁路总医院,还派了三个人轮流招呼。“要是现在,他只有等死了!”父亲感叹道,“他治不起!”



可是,就在同一所医院里,别墅式的高干楼掩映在绿树红花中,显得那么高贵;装修豪华的保健楼还似乎散发着一种油漆未干的味道,就象个暴发户那样显得那么富态而俗气;可是,这两个地方人总是那么少,而与它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低矮破旧的、灰黢黢普通病房里的人始终川流不息。此情此景,真让你深刻体会到什么叫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老爷子触景生情地说,这才叫“三个代表”呢——高干病房代表先进文化方向,大款病房代表先进生产力,而散发着恶臭的普通病房,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那些看不起病的普通农民、下岗工人呢?谁代表他们?



滑稽的是,当我走出医院的大门,居然还看到医院大门上刻着几个红底镏金的大字:“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我真感觉到是一种绝妙的讽刺。那天回家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后来我披衣来到书房,难忍心中悲愤,针对残酷的现实创作了一则民谣《四等公民》:



一等公民是公仆,高干病房真舒服;

病房要分里外间,环境幽雅似别墅;

半是疗养半治病,十万百万国家出;

看完电视打电话,还说条件太艰苦。



二等公民大老板,高级病房赛宾馆;

家具电器皆具备,护士小姐送温暖;

要说存在啥遗憾,只是自己得买单;

虽说要价太离谱,投入产出还划算。



三等公民老百姓,挤张病床来保命;

八人一室虽拥挤,不睡过道还庆幸;

医生护士冷冰冰,差一分钱把药停;

不管治好治不好,一生积蓄要用净。



四等公民是穷人,有病无钱莫进门;

救死扶伤啥玩意,是死是活无人问;

一家老小抱头哭,回家等死何堪忍;

朱门酒酣美人醉,路有冻死病死人!



三、冷血医生



去医院次数多了,才知道这所医院住院部里的医护人员主要有这么几类:主治医生,管制订方案、开药,基本上是固定的,但除了早上查房平时很少能见得到;管床医生,主管临床一些日常事务,基本上由下级医院的进修医生担任,流动性很大,每次去都换新人;护士,进行日常护理,如注射、量血压、测体温等等。此外,还有一波波的实习学生。



负责老爷子所在这个病房的主治医生姓臧,据说是个什么出国渡过金的医学博士,大约三十六七岁就混到了教授职称。此人一副衣冠楚楚的样子,一看就知道保养的很好。刚住院,因为他是主治医生,我们觉得老爷子的性命全指望他了,因而对他实在是抱着感激涕零的心情,好话说了一箩筐,把他想象成一位“白医天使”。然而很快我们就发现,我们大错特错了。



因为这是一所医科大学附属临床医院,因此这里的实习学生特多。臧教授经常在查房时领着一大群学生来病房实习。老爷子住院的第二天,臧教授就领着一帮唧唧喳喳的学生来了。令我无比惊讶和气愤的是,他居然当着病人的面陈述病人的病情,旁若无人地介绍病人病情发展会怎样,甚至预测病人还有多长时间可活。我现在还记得他在介绍到我老爷子的时候说的话,大致是这样的:



这位病人得的是多发性骨髓瘤,是由于浆细胞增生引起的。得了这种病,浆细胞会腐蚀人的内脏和骨骼,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心、肺、肾脏等器官的坏死和衰竭,骨骼会形成蜂窝状空洞,导致多处骨折,引起病人的巨大痛苦。一般而言,得了这种病存活期是一至五年……



当这位“白医天使”兴致勃勃地向他的学生说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话时,我就坐在旁边,老爷子也清醒着,尴尬地微笑着,只有当儿子的才看得出来老爷子笑得多勉强。虽然以前我和母亲都知道得了这个病会是什么后果,但是为了老爷子的情绪,我们一直没敢告诉他,只是跟他说化疗可以维持至少五年,最长的十几年。老爷子听我们这么一说,觉得自己已经六十六岁了,再活五年十年七十多岁已经够了,所以一直没啥心理负担。但当这位冷血的大夫如此讲解以后,老爷子心里会是什么滋味?亏得老爷子一辈子大风大浪见得多了,心理还承受得住,那些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病人,听到这种他妈的丝毫不讲职业道德、不顾病人感受的话以后,会怎么样?!



我曾经读过日本左翼作家森村诚一写的一本描述日本关东军“七三一”细菌部队的书——《魔鬼的乐园》。里面有一个情节,就是七三一部队的“科学家”们,将他们用于冻伤实验的“马路大”(日语“圆木”的音译,指人体实验用的活体)的严重冻伤的手指展现给学生们看,再用棒子敲击冻得发硬的手指,霎时皮肉脱落、露出白森森的骨头。魔鬼科学家们讲解道:“冻伤就是这个样子……”而眼前的景象,就使我联想起《魔鬼的乐园》中的那些人面魔鬼,他们做的事情难道不是异曲同工吗?难道不是同样的残忍与冷酷吗?而这些普通病房的病人,不正和七三一部队里的“马路大”们一样无助与不幸吗?



不,这还不算是残忍的,残忍的事情还在后面。老爷子这个病需要经常抽取骨髓化验浆细胞比例,因此要做骨穿。以往老爷子做骨穿在门诊进行,一个熟练的护士3秒钟就可以做完,除了刺进骨头的一刻有些疼痛感外,基本上做完就可以走人。自从住院以后,臧大夫说骨穿要在住院部做,当时我们也没多想就同意了。谁知做骨穿那天臧大夫领来一帮实习学生,让学生做骨穿。那帮学生都还是菜鸟,拿着筷子般粗细的钢针在老爷子腿上扎了半天也找不到地方,这个不行换那个,前后换了8个学生、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才扎出了东西。可怜老爷子疼得汗珠子直滚,又不敢大呼小叫。那次骨穿以后,老爷子一个多月不能下地走路。然而邪门的事情还在后面,那次结帐时,那些个王八羔子实习学生们轮流骨穿时戴的8副手套居然要我们买单,而且还算8次骨穿费用!这是他妈的什么逻辑?!



残忍吗?不,这不算最残忍的,最残忍的事情还在后面。老爷子第一次化疗时,病房有个在校大学生,好象是冶金学院的,2001年时才20岁,长得眉清目秀,只可惜得了白血病。这个大学生是家中老幺,生下来没几年就死了母亲。他父亲是个肤色黝黑、面黄肌瘦的农民,由于妻子早逝,靠种几亩地辛辛苦苦地把两个儿子都送上了大学,家庭的条件可想而知。据他讲:校方已经几次三番找他儿子谈话劝其“退学养病”,儿子不明白这事的分量,也就和父亲商量。老父亲一听就明白这是把他们往外推,因此无论如何也不肯答应。后来学校耍赖,干脆不给钱治病了,在老农民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后,医院停了药,我们眼睁睁地看着这孩子一天天走向死亡。由于血小板急剧减少,一天夜里大学生七窍流血,流出的血顺着床掉到地上滴滴答答作响,声音和血腥味惊醒了我母亲。母亲急忙到护士房叫护士来,护士小姐看了一眼说:“得输血小板,可是他没钱了,我们也没办法。”母亲说那不能眼睁睁看这孩子这么流血死掉啊?护士小姐回答说,“那怎么办,一袋血小板得1500块,我们不交钱药房也不给药啊。”我母亲急忙叫醒了其他几个病人家属,其实她们也没睡着,几个做母亲的人出于母爱,最后大家凑份子凑了1500块钱交给护士小姐买了一袋血小板给这孩子输上,算是止住了血。但是第二天,还是死了…….



对,没有钱立刻就停药,哪管你是死是活?这是“医疗产业化”以后医院的规矩。产业化么,人家是要讲究赚钱的,这年月到哪他妈的找雷锋去?曾经有好几次,因为家里预付的帐单没钱了(有时候你根本想不到怎么会这么快没钱)立马给我老爷子停了药,于是我母亲打电话给我让我送钱过来,啥时候钱送过来啥时候才打针,于是乎要打到凌晨……



冷血医生第二天早晨查房,看看地上未干的血迹,只是皱了皱眉头,一句话没说就走了。斯大林说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现在则说“共产党员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而我看我们这位“白衣天使”才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一种不懂得任何怜悯、任何情感的特殊材料制成的冷血怪物。



四、谋财害命



从2001年3月到2002年3月,我们家老爷子在××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临床医院一共化疗了11个疗程,每次疗程多则一万六七千,少则七八千,一共花掉了十万块。虽然我和我姐工作都还算可以,但如此昂贵的治疗费用很快使得我们全家捉襟见肘。



治疗真的要花这么多钱吗?现在我已经知道了答案——根本不是!我们家老爷子自2002年转院到省人民医院以后,现在每个疗程花费基本上维持在3000元左右,而且每次费用变动都不大。那么,冤枉钱究竟是怎么花出去的?根据我的调查,发现有以下几个途径:



方法一,离谱的药价。



以我老爷子必须不断服用的抗病毒药物双黄连口服液为例,同是一个药厂、一个牌子的这种口服液在××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临床医院定价是27元一盒,在××人民医院定价是16元一盒,而在药店里卖7元一盒。要知道,现在的药店也不是学雷锋的,药店也要赚钱,可是在医院里的要价,竟然是同样赚钱的药店里价格的400%!别小看我们温文尔雅的“白衣天使”,他们定价的想象力连超现实主义诗人都会望洋兴叹;别小看我们貌似忠厚的“健康卫士”,他们的奸诈连市场上的奸商都自愧不如,别小看我们手握手术刀的“生命守护神”,他们手里握着的可是宰人的大刀啊!



这是偶然现象么吗?不是!我老爷子在这个医院所用的全部药方子,都比药店里的贵很多!只有这一家医院感这种黑心勾当吗?不是!前不久,成都几家药店掀起了药品降价风潮,这对于一些贫困的患者来说无疑是个福音。然而不久,成都一家大医院就召集由药商、各大医院药房、有关物价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要求药商和药厂不得再向低价药店供药,否则医院就停止进该药商或药厂的药品。由于80%的药品是通过医院送达患者手里的,药商得罪不起,因此只有全部答应。一次药品降价行动胎死腹中。我们不禁问道:作为“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医院为什么要把对患者有好处的药品降价扼杀呢?这是因为医院已经变成了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了。医院是药品流通中的一个特殊环节:一方面对于药厂,它是买方市场,药厂必须巴结医院;对于患者,它又是卖方市场,因为患者必须唯医生命是从。这样特殊的地位,导致了医院拥有无限权力,既可以低价买进,也可以高假卖出——这是不正当竞争,必须有法律限制其暴利。君不见,这几年医院越修越漂亮,“白衣天使”们的住宅档次节节升高,腰包也越来越鼓——他们是又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只可惜,他们的富裕是建立在穷人无助、残酷剥削患者的基础上的。这是非法致富,是另一种腐败,必须予以打击!那些拒绝收治贫穷病人、变着法坑骗患者钱财的医院,怎么好意思在大门上画上红十字爱心标志?依我看,最好直截了当地改成一个孔方兄加一把大刀好了。



那么,药店究竟有多高的利润?因为工作关系,我认识了一个制药集团的董事长,他们主要生产VC片剂和其他一些抗生素。跟他见面那天恰巧我的一个朋友生病,买了一盒抗生素吃。董事长见到这盒药以后问多少钱买的,我朋友回答说二十多块一盒。董事长笑了笑,说:你知道这药成本多少钱一盒?两块。我和我朋友登时目瞪口呆。董事长无奈地说道,现在药品流通环节实在太黑了,一方面我们药厂出厂价压的很低,药厂利润非常少,很多老的制药企业都破产了;另一方面患者购药价格奇高,很多患者吃不起药、看不起病。钱都被医院和批发企业赚走了。现在一般的药,成本价与售价(药店)之间至少有400%的利润空间,有的甚至是1000%的空间;而在医院里更高。



就这么着,我们被这些白盔白甲的大刀客宰掉了不知多少钱。



方法二,黑心的处方。



由于近年来曾有很多良心未泯的医药代表站出来揭过黑幕,医药代表的问题许多人已经有所耳闻了。然而,医药代表主攻对象——医生——这么多年来,没有一个主动站出来揭黑幕的。对,行贿的医药代表有脸上挂不住的,可是受贿的医生却没有一个脸上挂不住的,可见白盔白甲的大刀客们心理素质有多好。但是,仅从我老爷子在××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临床医院的经历来看,我们不难发现那只开出黑心处方的黑手。



老爷子在这个医院进行化疗时,每次化疗的用药,最贵的不是化疗药物,而是五花八门的辅助药,有护心的、护胃的、护肝的、护肾的……白衣天使们的解释也很理直气壮,化疗药物等于毒药,如果不用这些辅助药会对人身体有很大损害。我们做晚辈的最怕老爷子受罪,只好赶紧让人家开处方。但是当老爷子转院到省人民医院时,人家医生却说,这些所谓的辅助药,除了前两次化疗时要使用以免得对身体有刺激外,以后疗程则需要根据病人反应确定,一般身体好、反应小的就应该停药。根据我们家老爷子的反应情况,可以说第三个疗程以后完全没必要用药了,也就是说,以后9次化疗中的辅助药都他妈的是被坑了!



每次化疗结束后,老爷子都会出现高烧症状。其实,包括老爷子,每个化疗结束后的病人都会发高烧,这是身体对化疗本身的正常反应。现在我知道对付这种高烧,只用给病人肛门塞一种退烧药就可以了,两天以后保准退烧。可是当时我们哪知道这个?当白衣大刀客说这需要输抗生素、留院观察时,我们只能诚惶诚恐地照办。本来老爷子得这个病之前很少病,打廉价的青霉素就特管用,可是白衣大刀客又说青霉素已经不行了,得打一种叫“舒服申”的特效抗生素,每针150块,一天要两针。于是乎,每次化疗完了都要打6针“舒服申”,900块钱药钱加其他乱七八糟费用,一次就要1100多块,11个疗程,有10个疗程如此,其间,还要靠那种五毛钱的退烧药退烧。只是最后一个疗程老爷子坚决不肯打“舒服申”,化疗完立即出院回家,我们才发现其中的奥妙。现在由于用“舒服申”太多,老爷子打一般抗生素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完全没用了。



就这么着,我们又被白盔白甲的大刀客们坑走几万块钱。



方法三,真实的谎言。



当老爷子化疗到第8个疗程,浆细胞已经从最初的60%降到3%,到第10个疗程,浆细胞更降到1%左右。现在我们知道,当浆细胞降到3%以下就应当暂停化疗,改用注射干扰素,等浆细胞上升到10%以上再化疗。这样既可以节约治疗费用,也可以减少化疗次数,也就避免化疗给病人身体带来的损害。然而,我们的白衣大刀客们却根本不跟我们说实情,而是继续要老爷子不断化疗,目的只有一个,赚钱呗。



根据我的观察,白衣大刀客们对我们病房中的很多人都隐瞒实情。一位住我老爷子邻床的退休工人,因为在家杀鱼时不小心割破了手,没有当回事却引起了破伤风,又由破伤风转为急性白血病住进了医院。住院期间老工人一直高烧昏迷着没醒过来,无论用什么方案就是没法退烧。一般而言,急性白血病基本上治不好的,也活不了几天,在这种情况下有点良心的医生就应当建议如果家庭条件不太宽余的话最好意思一下停止治疗算了。那一家子人很亲的,根本摸不清医院套路的老伴就央求医生用最好的药。这正中白衣大刀客们下怀,人家巴不得给你用好药呢,那样回扣大大地有。于是乎什么贵药都用了,短短四十天时间里花掉了20来万,花掉了那家子最后一个子儿,停药了,最后回家等死去了。那家属临走时质问白衣刀客——为什么从来没跟我们讲过他的病治不好?白衣刀客回答倒也干脆:不是你们要我用最好的药吗?我尽力了,治不好我也没办法。就这么着,维持了老人家四十天没醒过来的生命,用掉老两口和子女的全部积蓄,这家子人恐怕连给老人家办后事的钱都没了。



方法四,多余的检查。



现在到医院看病,白衣刀客们首先要让你做一个又一个检查。本来检查作为诊断的依据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问题是,白衣刀客们为了多赚钱,让你做很多完全不必要的检查。有些检查是不过是多花几个钱而已,比如心电图;有些检查则是有害的,比如X光透视。



我们家老爷子自从住进××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临床医院,各种检查就成了家常便饭。反正我们患者和家属也不懂那些检查是必要的,那些是不必要的,人家让查就查呗。但是至少有两回他们让老爷子做了完全不必要而且有害的检查,一次是要老爷子做骨扫描,花了600多块。其实老爷子这个病医生也知道肯定是要侵蚀骨头的,浆细胞控制住了,骨头就好些;浆细胞升上去了,骨头就被侵蚀。可白衣刀客还是要老爷子去骨扫描,扫描了就完了,什么结论都没有,什么用也没有。还有一次是个实习学生,突然给老爷子开张单子要老爷子做胸透。其实老爷子住院前、住院后已经连续做了好几次胸透了,干吗冷不丁的还要胸透?老爷子不去,那学生失望地走了。我估么着,那学生估计是打算了解了解骨髓瘤病人的胸部状况,可惜老爷子没满足他的好奇心。



就这么着,通过五花八门的检查,我们又被白衣刀客们骗走不少钱。



方法五、迷人的帐单。



这世界上有很多未解之迷,而医院的帐单就是这未解之迷中的一个。每次从医院拿来帐单,我和我母亲都想研究埃及象形文字一样得仔细揣摩、研究一番,但是往往还是看不明白。也有例外,比如前面我曾提到的8个实习生的手套和8次骨穿费用问题,我们看出来了,与医院交涉后医院不得不退还了这些钱。然而还有很多我们无法弄明白的问题,比如明明没有开空调却要收空调费等,我们无法找到答案。不过有一条永远不变的定律,假如你能发现问题,那么这些迷人的帐单无一例外是“错误地”多收了患者的钱,而不会“错误地”少收了患者的钱。医院的“错误”也是这么可爱,永远只是有利于自己。假如我们的国有企业也会犯这种“美丽的错误”,国有企业没有一个会亏损的。当然,帐单上这些迷团所涉及的金额要远远小于前面几个因素的金额,和它们比起来,迷人的帐单只算是“温柔一刀”。



写到这里,我想起前两年湖南长沙出的一个事,一个得了白血病的研究生,本来攒了10万元准备做骨髓移植的,结果相信了长沙某医院某教授的一种白血病的新治疗方法,花了10多万元以后,病情反而加重,结果这个研究生在光天化日之下捅了这老教授四五十刀,后来这研究生被枪毙了(其实枪不枪毙无所谓,反正他也活不了几天了,因为他的钱用完了)。现在,我可以百分之百肯定地说,这位被害的“教授”绝对采取了上述办法骗光了这位研究生准备骨髓移植的钱,研究生对生活绝望了才对这个白衣刀客展开报复的。那个白衣刀客绝对地死有余辜,只可惜了那位风华正茂的研究生。



五、人妖之间



逐渐我们也看出来了,虽然白衣刀客臧教授据说是什么全国有名的血液内科专家,但人家的主要精力根本不在给患者看病上,人家很忙,忙着发表论文,忙着研究新的治疗手段(当然,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一般这种研究都有一个类似湖南研究生那样一个自己付费的倒霉蛋充当试验活体),忙着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忙着升官——就在老爷子住院的一年里,臧教授从血液内科副主任荣升为主任。虽说××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临床医院是全国都排得上号的大医院,里面专家教授济济一堂,但我们终于明白那些专家教授根本不是给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看病的。老爷子的化疗方案其实早就定了,无非是长春新碱、阿霉素、表阿霉素三种轮换着用,每次真正负点责的不过是走马灯似地更换的管床医生。



我们家老爷子由于这个病导致极度的骨质疏松,骨头很脆,因此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动作都做不了。按理说做医生的你得告诉我们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可是白衣大刀客从来没有主动说过一句。有一次我老妈追着他问,他竟然头也不回边走边说“烦死了,烦死了!”由于我们始终没能从这人口中问出来究竟该怎么注意防护,结果虽然我们百般小心,还是出了意外。2002年春节时候老爷子因为蹲下去修电炉子,蹲的时间太久,竟然导致脊椎骨骨折,长达半年时间里老爷子动弹不得,一动疼的嗷嗷直叫。脊椎骨折导致浆细胞急剧升高,这次住院花掉了我们一万七千块。



看着老爷子那遭罪的样子,再看看白衣刀客们那副吃人不吐骨头的嘴脸,我寻思着这个医院不能住下去了,于是向单位求援。单位领导也非常热心,找了省人民医院领导,老爷子转到了省人民医院。由于转院时领导打过招呼,所以省人民医院按“保命”原则来给老爷子治病。和××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临床医院比起来,省人民医院的大夫真是尽职多了,医嘱非常细致,也使得我们明白了在××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临床医院究竟花掉了多少冤枉钱,老爷子受了多少冤枉罪。



其实这世界还是有好人的,至少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几个大夫就不错。每次老爷子去化疗,他们都非常热情,细致地询问病情,并且根据病情会诊制订方案。老爷子由于化疗次数太多,对长春新碱、阿霉素、表阿霉素等化疗药产生了抗药性,几位医生专门开了一次会确定了一种“鸡尾酒”疗法,用后老爷子恢复的相当不错,骨折的腰也长好了;而且在化疗将浆细胞控制在3%以后就立刻改用干扰素,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检查和辅助药物,使得老爷子化疗次数比第一年减少了一半,治疗费则从第一年10万元降到第二年的2万多元。



六、悲惨世界



据2000年7月27日《经济参考报》载:从1993年到1998年5年间,我国居民发病率上升了7.3%,但就诊比率却下降18.8%,因为相当多的城市居民有病不看;根据同一份资料调查显示,在城市中有32.14%的患者因经济原因不敢去医院,63.13%的应该住院治疗的患者不敢住院,这些数字均比前几年有较大提高。按理说这些年经济发展了,居民的健康状况应该有所改善才对,为什么会出现发病率上升而就诊率、住院率下降的局面呢?这组数据表明了一个不争的残酷现实: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看不起病,生了病也是在无奈中等死。



那农村呢?那些一年收入仅有几千元的农民呢?他们得了病怎么办?我在医院见到的一家家抱头痛哭的人只是冰山的一角,还有千千万万个人间惨剧我没有看到。



按理说我们家老爷子有公费医疗,但是由于单位持续十几年处于半死不活状态,老爷子的医药费报销也就变成了一个承诺罢了。由于没钱,他们单位到现在医药费只报销到1994年的,好多老工人人都没了好几年了,医药费也没有报销。是啊,活着的都养活不了,那有功夫顾得上死了的人呢?虽说现在有医疗保险,但是他们单位就是交不起医保的“入门费”,于是乎只有拖一天算一天了。





*****************************************









进行曲伴我们攻克冬宫,又随我们进军柏林!

俄罗斯已经站起来了,大路上曲传向前方。

只要祖国发出号召,我们立刻投入那神圣的战争!



——《向斯拉夫女人告别》





欢迎光临《布尔什维克党人》论坛,地址:http://www.bbscity.com/soc/cccp/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934817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