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也说两句“刚性”、“弹性”、“可塑性”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也说两句“刚性”、“弹性”、“可塑性”   
魏碑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也说两句“刚性”、“弹性”、“可塑性” (489 reads)      时间: 2003-6-25 周三, 上午1:01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茉莉好文,“弹性”的比喻和质疑尤其精彩。但我也以为,如何

理解李、朱和如何分析中国国情是两回事。



老古的看法大概过于简单,我觉得老李基本还算个务实人物,

不至于简单到连刚、弹2性中间可能都看不到,他只是在中国未来

的和平演变还是动荡革命之间人为画了道线,力争前者而耽心后者。

说前者只是“体制内改革”,说后者一定万劫不复,都过于

简单、夸张。



说到用金属的物理特性来比喻,我以为用金属的“可塑性”比喻

中共在迫于外界和自身生存的压力下妥协、转向更为合适,如当年

的断然实行改革开放、场经济就属此类。但时至今日,中共恐怕

更需要的是“铁杵磨针”般的一点一滴的渐进改革,而不是大跃进

般的跨越;需要寸土必争、一个事件一个领域的持续和平抗争,

而不是大规模的反抗运动。前期理应加热、煅型,后期最好耐心、

锲而不舍地打磨,如此这棵大针才能日趋锋利(达成社会良性循环),

最终磨成。不然,好钢坯子也可能中途崩断,前功尽弃,两败俱伤,

何况中国这块千年的顽铁?!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2.013694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