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台灣二二八事件&平反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台灣二二八事件&平反   
不锈钢嘴巴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ZT:台灣二二八事件&平反 (153 reads)      时间: 2003-6-05 周四, 上午4:17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According to Ma Beiming's logic, 陳儀, just like Li Peng, did nothing wrong.

He just took lawful action to depress riot and keep soceity in order. But what the history tells us later?







國府軍隊接收台灣



 1945年 8月15日在二次大戰末期,日本向聯軍無條投降

後,蔣介石便派遣國府軍約五千人,於1945年10月17日登

陸基隆港。台灣民眾以歡欣鼓舞的心情迎接遠道而來的國

府軍隊,然熱情的台灣民眾所迎接的卻是一支衣衫襤褸、

軍容不整的貧弱部隊。儘管對這支部隊大感失望,但仍滿

心期待,因此陳儀在10月24飛抵松山機場時,受到台灣民

眾盛大的歡迎。陳儀隨後於10月25在台北市公會堂(即今

中山堂)舉行受降典禮。



民生凋敝,經濟崩潰



  1945年10月國府接收台灣之後,陳儀為了進一步地掌

握整個台灣的經濟資源,以便從中獲取暴利,因此,對於

攸關民生經濟有相當重要關鍵的機構──專賣局和貿易局

更是緊抓不放。同時,為了支援蔣介石在中國內陸的剿共

行動,更是不顧台灣百姓的死活,不但大力地搜刮台灣民

眾所賴以生存的豐富米糧,更是打著專賣局及貿易局的旗

幟,無所不用其極地掠奪台灣其他各類重要的經濟資源。



  台灣民眾從此生活在物資不足、通貨不斷膨脹的恐慌

之中,民生凋敝乃至經濟崩潰早已成為台灣民眾心中最大

的塊壘,發生在1947年 2月27日傍晚的查緝私煙事件,會

造成官民衝突,擴及全台,實肇因於陳儀施政失敗,導致

民眾不滿,而群起抗議,要求改革。         



查緝私煙,濫殺無辜



  1947年 2 月27日傍晚,專賣局台北分局緝私員傅學通

等六人在台北市太平町(今延平北路)一帶查緝私煙,一

名賣煙的中年寡婦林江邁在來不及躲避時,於天馬茶房前

遭到取締,林婦所販賣的香煙及身上所有的錢財均被沒收

。林婦苦苦哀求,但傅學通等人均無動於衷,甚至以槍托

敲打林婦頭部,導致林婦流血而暈倒在地。這幾個查緝員

的惡劣行逕,引起圍觀群眾的激憤,喊打之聲四起,傅學

通等人見情勢不妙於是棄車逃逸,群眾緊追不捨。  

 

  傅學通逃往永樂町二町目(今迪化街),眼見逃不過

群眾的追打,於是拔槍射擊,打中民眾陳文溪,送醫之後

死亡。無辜民眾被亂槍射中,更加催化了情緒激動的群眾

,於是燒毀查緝車,並包圍警察局和憲兵隊,要求交出肇

禍的相關人員予以正法,然而均得不到當局的正面回覆,

於是群眾沿街打鑼,宣告此一事件發生的始末。

    

  稍後,晚間九點多時,另有一批群眾來到新生報社,

要求報社對27日晚間發生查緝員濫殺無辜民眾的事件,如

實刊登。當時新生報的總編輯是吳金鍊,他因接獲長官公

署宣傳委員會的通知,不得刊登報導此一事件,於是拒絕

群眾的要求。群眾不滿吳金鍊的態度,於是揚言要放火燒

掉新生報社,吳金鍊只好找來社長李萬居出面解決,李萬

居礙於情勢只好答應刊登。於是,新生報在第二天,以短

短百字報導了整個事件的經過。           



長官公署前廣場,軍隊掃射民眾



  28日,憤慨的民心仍未能平息,不但敲鑼打鼓,通告

台北市民罷工、罷課,並且開始組成遊行隊伍,準備再進

一步提出強烈的抗議與不滿。

            

  遊行隊伍途經太平町一丁目派出所(延平派出所)前

,遭該所警員制止,民眾氣憤之餘,搗毀警局後,轉赴專

賣局台北分局,將局內的各項專賣物資及器物焚毀。隨後

示威群眾再轉往專賣局總局,提出即時交出兇犯當眾槍決

、從優撫卹被害者的遺族、即時停止查緝私煙、局長出面

謝罪等四項要求。  

               

  交涉不果的群眾乃轉往長官公署抗議,孰料,陳儀早

已在長官公署內怖置兵力,不知情的群眾仍繼續前進長官

公署,終致遭到機槍無情的掃射,當場約有3、4人死亡,

傷者無數,情勢愈發的緊張。陳儀以機槍對付手無寸鐵的

民眾,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更加劇了民眾對陳儀政權

的怨恨,加上長久以來所受到的剝削及不公平待遇,台北

市民極度不滿的心情更在此時完完全全的爆發出來,有些

人看到外省人就打,外省民眾一時四處驚逃。最後示威群

眾來到新公園內,決定向全台灣民眾廣播整個事件的經過

以及陳儀的暴行。至此,事態一發不可收拾,全市騷然,

商店關門,工廠停工,學生罷課,市民萬餘人已捲入洪流

。陳儀見狀乃於下午 3時宣佈戒嚴令,動員武裝軍警開槍

逐離群眾,想藉由武裝鎮壓,平息已被燃起怒火的群眾。



  當晚 7點30分,柯遠芬、黃朝琴、謝娥等人,想透過

廣播替陳儀開脫及辯護。這番作法,不但收不到效果,反

而激起民眾的憤慨之心。 

             

   3月 1日,全台灣的民眾透過廣播,得知了發生在台

北天馬茶房,因查緝私煙所引發的一連串事件。全台各地

紛紛響應台北群眾的號召。一年四個月前,當初被台灣人

民所殷切期待及盛大歡迎的國府軍隊,如今成為鎮壓台灣

人民的劊子手,國府軍隊何其忍心,而台灣子民又是情何

以堪的要去面對如此殘忍的對待!   



透過廣播,全台人民知道了發生在 2月27日晚間,緝

私人員的懲凶經過,各地也都紛紛起來響應。當「二二八

事件處理委員會」在台北與陳儀展開協調談判之際,其他

各縣市長期以來受到壓迫的民眾,有的採取談判方式,有

的採取抗爭方式與官方週旋,要求改革。但旋被國府軍隊

鎮壓,3月8日軍隊登陸基隆之後,台灣各地民眾更受到無

情的屠殺。   



1947年 3月 8日,國府軍隊登陸基隆。 9日,宣佈戒

嚴。10日起,陳儀下令解散「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及

一切「非法團體」,查封「民報」、「人民導報」、「大

明報」,「中外日報」等民間報紙,各地菁英和民眾,紛

紛被捕遇害。 

                  

   3月13日,台北市戒嚴司令部公佈「戒嚴期間民眾行

動應注意事項」。陳儀並呈蔣介石主席<辦理人犯姓名調

查表>,共計二十人:王添燈、徐征、李仁貴、徐春卿、

陳炘、林茂生、宋斐如、艾璐生、阮朝日、吳金鍊、廖進

平、黃朝生、林連宗、王名朝、施江南、李瑞漢、李瑞峰

、張光祖、堀內金城、植崎寅三郎。 

        

   3月17日,國防部長白崇禧來台,發布「既往不究」

之通令,但國府軍隊仍繼續追捕。26日,陳儀又發布<為

實施清鄉告全省民眾書>,指出「清鄉的目的在確保治安

,清鄉主要的對象是武器和惡人」。但軍憲人員藉清鄉之

名,清查戶口、追繳武器、連保切結,在各地濫捕濫殺,

民眾仍未脫離險境,受害情況繼續擴大。

       

   4月18日,陳儀發布「二二八事變首謀叛亂在逃主犯

名冊」,下令軍警加緊通緝歸案。主犯共30名:蔣渭川、

謝雪紅、張晴川、黃朝生、王添燈、白成枝、呂伯雄、李

仁貴、鄧進益、廖進平、陳屋、郭國基、潘渠源、林日高

、林樑材、王萬得、潘欽信、蘇新、徐春卿、王名貴、陳

旺成、林連宗、駱水源、陳篡地、陳瑞安、張忠誠、張武

曲、顏欽賢、廖文毅、廖文奎。這些人犯中有許多人早在

3 月10日之後就被捕槍殺,陳儀這兩次呈報最高當局只是

趕盡殺絕,向上交待的障眼法而已。 

        

   5月15日,首任省主席魏道明抵台。16日,解除戒嚴

。表面上清鄉告一段落,實際上拘捕仍在繼續。二二八事

件及其後延續的清鄉、白色恐怖深烙人心,成為台灣人最

大的夢魘。        



王育霖夫人說過:「活人都保不住了,還顧到死人的

書信、衣物。如果早知道有平反的一天,我一定留下來,

做為見證。」這一句話最能代表二二八受難者家的心聲。

在黯淡、恐懼的歲月中,誰敢奢望五十年後,二二八能夠

重見天日。  

                  

  1987年 2月13日,海內外台灣人各界團體聯合組成「

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由陳永興擔任會長,李勝雄任副

會長,鄭南榕任秘書長,對外發表「二二八和平日宣言」

,呼籲公布真相,平反冤屈。隨即赴全台各地演講,在風

雨中,在軍警環伺下,四十年的悲情一夕之間感染全場,

如潰堤的怒濤洶湧而,出激起社會迴響。二二禁忘,就在

一連串的演講、座談、追思祭拜、遊行等活動中被突破。



  1988年,基督教長老教會和民主進步黨加入陣容。19

89年 1月,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台灣人權促進會和長老

教會等教十個海內團體共同發起「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

。 8月,全台首座二二八紀念碑在無黨籍執政的嘉義市落

成。10月,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在民進黨省議員的強大壓力

下,展開二二八口述歷史採訪。

           

 1990年 2月,立法院首次為二二八事件受難者起立默哀

一分鐘。新版高中歷史教科書第三冊首度列入二二八事件

。宗教界、學生、社運團體紛紛加入,引起社會巨大回應

,成為壯闊無比的運動。  

            

  進入1991年,二二八受難者家屬漸漸從灰暗中勇敢站

出來,控訴國民黨慘無人道的屠殺行為。 1月,民間成立

「二二八事件研究小組」;稍後,行政院也成立「二二八

事件研究小組」,展開調查。12月,民間舉辦首次「二二

八學術研討會」。1992年 2月,行政院公佈「二二八事件

研究報告」,欲藉學術研究,平息眾怒。 

      

  1991年之後,台灣各地紛紛成立二二八受者家屬關懷

協會,連繫、鼓勵、關懷受難者家屬。1992年之後,全台

各地也建立二二八紀念碑。1995年 2月28日,行政院負責

督建,位於台北新公園的二二八紀念碑落成,李登輝總統

向受難者家屬公開道歉。 4月,立法院公佈二二八事件處

理補償條例,開始接受家屬申請,發放賠償金。1996年 2

月28日,台北市長陳水扁將台北公園改為二二八和平公園

。1997年 2月28日,台北市二二八紀念館開館。行政院在

二二八紀念碑前鑄入紀念碑文,因碑文內容對二二八元凶

和歷史定位不夠明確,隨即被民眾打毀丟棄。1997年 2月

20~22日台灣歷史學會、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台北市

政府主辦二二八事件國際學術研討會。

        

  二二八事件是台灣人民要求改革,卻遭受統治者無情

鎮壓屠殺。台灣人民遭此浩劫,從此噤若寒蟬,不敢發聲

。經最近十年多的,二二八的陰霾才逐漸散去,二二八的

歷史重就受到重視,台灣人民的自尊也慢慢恢復。但二二

八的歷史定位和台灣人的主體觀點仍未建立,二二八的平

反還未完成。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95342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