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文明的传承之道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文明的传承之道   
出尘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文明的传承之道 (326 reads)      时间: 2003-6-02 周一, 上午8:55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文明的传承之道



出尘









先谢过那兰对拙作的指教,不过如果说那兰同志未能把拙作串圆而没看懂的话,在此我先表示欠意,那怪我行文功底欠火候,以至怠慢读者,甚憾。



满人自古就不是“中国人”,何只满族,蒙藏维又有哪个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的,此我也在多篇拙作中重复多遍,也不再赘述。您说“大清是满族建立的国家历史法统,而不是汉族建立的国家历史法统。”这岂不正是重复我的观点,我早就说过此“中国”并非汉人之中国,而是多民族的中国。这块土地上,汉人可以建国,胡夷焉有不可。如果上古传说是真的,所谓“汉”先民那可就和贵蒙族以及后来的女真契丹入中原一样,是抢进来的外来政权而非本地土著,就黄河流域来说那原先可是蚩尤那一系的三苗九黎人的地盘。尼姑头谁都摸得。谁有本事谁来建国,谁有本事建国谁就是法统,理论得联系实际,没有实力光靠三讲是保不住家,卫不住国的,这放在论坛上也是观点,一点也不矛盾。





至于同化一说,其实何止是在词汇上大量吸收日语,当初我在质问马教的海外孤臣叶向农主任的谑文《为什么要反对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中就说过:



“据我所知,我们在学校里学的数、理、化,都不是咱们光辉璨烂的中华文明的土产货,这些好像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里的人发明出来的,算不算帝国主义的文化?不仅如此,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哪样不是帝国主义的东西?您上网的电脑,聊天的手机,关心军国大事的电视机,接二奶上下班的小房车,和情人翻云覆雨时打的小雨伞等等又有哪一样是从咱们的国学精粹里或者四大发明中引伸出来的?我们全盘接受了这些东西算不算是向帝国主义投降?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果咱们的中华文化是强势文化的话,那应该是它去侵略帝国主义的文化思想而不是去防止帝国主义来侵略咱们。我中华文化剩下什么?是孔孟之道还是琴棋书画还是在西洋遍地开花的中餐馆?甚至咱们用来临帖王羲之《兰亭序》的宣纸湖笔也是用帝国主义发明的机器生产的……像这样生绿锈的古董文化我们还用得着担心帝国主义来侵略咱们吗?”



当时敢这么放肆地谑讽别人,就是吃准他老兄没本事答出来,而非妄自菲薄。我从来就不认为中国是文化输出国(现在有几个人敢好意思这么说),虽然日本、韩国、越南等东亚国家被西方人列入儒文化圈,但中国文明也从来就不是单方面影响别人,与儒道并列的佛学来自印度,地狱轮回西方极乐这些古来中国人深信不疑的传说也全是外来文化,西安的大雁塔,卢沟桥上的石狮子……除四书五经外哪样不带着异国风情。一个有包容能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才韧性,世界几大古文明基本上只有中国不间断地传承自今,美索不达米人、苏美尔人、亚述人、古印度人……这些古民族全不知所踪,而现代的汉人虽然经过多次大混血,可依然还是唐尧虞舜之后。这些靠得是中国人能打?能杀?靠得是中国人运气好?都是片面,中国人再能打也打不过罗马步兵方阵,再能杀也杀不过可汗的铁骑,运气再好也好不过犹太人。以别的文明与民族为錾,一个文明一个民族灿烂的颠峰时期过后就将死气沉沉,再无激情再无生机,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最终被更优秀的后来者取代。而中国人不是最能打最能杀,运气也非最好,但所长者就是吸收,靠不断吸收外来文明为自己注入生机,匈奴、鲜卑、突厥、女真、日本、欧美……不论是被迫还是主动,哪样文化是中国人不能吸收并为己所用的?此方是中华文明的传承之道;征服别人时不赶尽杀绝,被别人征服时不玉石俱焚,此便是“汉”民族的生存之道。这便是韧性,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的文明即使在最辉煌的时代也未必比得过古巴比伦、古希腊、古埃及之三成,但唯有这条韧筋是他们没有的。



所以我在心底更认同我大清而非蒙元,因为大清似是在为死气沉沉的中华文明注入生机来的,他们三番五次,金戈铁马,义无反顾地扑了进来,便再没出去,这等壮烈也唯有当初的鲜卑可相比。而蒙古人则不同,苍狼白鹿,在大漠草原驰骋惯了的成吉思汗的子孙不受金瓦琉璃高山流水的羁縻,匆匆来匆匆去,在欧洲、在小亚细亚、在南亚次大陆都留下足迹,但却都是匆匆过客,包括在这地方,都像是个客人。



至于孙文的那套五族共和什么的就不用再提了,什么狗屁五族共和,从来没办到过,自民国起那些军阀压根就没把少数民族当人看,读史至此,我也很气愤。这位孙仁兄从头到尾除了捣乱就没干过啥好事。



末了,老兄一本正经地与我抠起字眼来,那段纯粹是插科打诨逗我笑嘛,什么“我大清”,出某行文可是逢清必是我大清,什么“我党”、“我军”、“我国”……呵,哪样是我的。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329662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