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李敖与美国枪杀学生(一)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李敖与美国枪杀学生(一)
QS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李敖与美国枪杀学生(一)
(914 reads)
时间:
2003-5-28 周三, 下午11:17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一、美国也开出坦克,枪杀学生
一九八九年六月二十日,天安门广场上的血迹尚未干透,东土官府的大屠
杀以及随后的大搜捕,正受到世界上包括美国在内的多国人民和政府强烈
谴责。这时候,台湾一位自称为“第一流历史学家”的李敖先生,匆忙发
表一篇题为《美国枪杀学生记录》的文字,大揭美国血腥镇压学生内幕,
声称美国没有资格批评东土官府的屠杀。文中,李敖先生这样描述一九七
O年发生在美国肯特大学的枪杀学生案:
当尼克森在那年四月三十日下令进军柬埔寨之后,
激起了肯特大学学生们的满腔怒火,从五月一日
到三日,连续举行了多次抗议示威的集会。他们
首先喊出了首先喊出了“打倒尼克森!”的响亮
口号,他们在街头点起火来,把一部美国宪法丢
进火里烧了,表示再也不受美国的所谓“民主”、
“自由”的欺骗和愚弄了。他们还放了一把大火,
烧掉了为美国扩张政策服务的“预备军官训练队”
的办公大楼,大楼里面的军用物品被烧得之剩下
一片瓦砾。
美国政府派了大批全副武装的军警前去镇压,甚
至动用直升飞机向学生投掷催泪弹。激怒的学生
同军警进行了长达三小时的战斗,结果把军警赶
出校园。
美国政府当然不肯罢休。在五月四日上午,当学
生不顾禁止集会的命令、敲响校钟,数千名学生
立刻从四面八方奔向操场、参加抗议集会的时候,
美国政府出动了坦克、出动第一零七装甲骑兵团、
第一四五步兵团、出动了大批国民警卫队和警察,
前去镇压。面对头代钢盔、受拿枪刀的军警,学
生们毫不畏惧,没有人相信政府会开枪,他们指
着军警高声叫骂
突然间,军警动手了。他们首先扔出了大量的催
泪弹,趁着弥漫的硝烟,列着队形冲向学生。学
生用石头土块还击,有的还把尚未爆炸的催泪弹
拣起来,扔回去。在学生们的反抗下,指挥者指
使军警列成队形,端起步枪,排枪齐放,当场打
死男女学生四名,打伤十名,然后又用刺刀戳伤
学生多人。接着,又进行了大搜捕,九百名军警
占领了学校。死难者的鲜血染红了肯特大学校园。
一个目击者愤慨地说:“这是有组织的谋杀。”
二、“他们有什么资格批评我们!”
如此渲染一番之后,李敖先生话头一转,将话题扯到天安门血案上,扯到
当时美国人对东土官府血腥屠杀学生的谴责上。李先生认为这些谴责纯属
“苛责”:
如今自己枪声专美于前,却滑稽苛责中国人于后,
美国人的厚脸皮,可真够瞧得呢。
第二天,李敖先生得知那位调集军队并下令镇压学生的邓小平大人,也发
表了跟他见解相似的讲话,更是禁不住的得意和兴奋。他又发一文,详细
摘引了邓小平的话:
“而在六十年代及七十年代,在美国各地也发生
许多学生游行及骚乱,他们除了动员警察及军队
外,还有其他救命丹吗?还不是逮捕了人民,也
流了血。他们是镇压学生及人民,而我们是镇压
反革命暴乱分子。他们有什么资格批评我们!”
对这段话,李敖不仅深表欣赏和赞同,而且更加以发挥,进一步表示,跟
美国比,邓小平领导下的东土官府,做得其实并不算过分。并且再次强调
他前文所述美国“也开出坦克”这一细节:
一旦天安门式的情况摆不平,由正常情况转入非
常情况,原形就会更毕露。这种原形毕露的时候,
中国美国其实都是一样的。所以美国在非常情况
下也开出坦克,也枪杀学生,与中国并无不同;
且在人口比例上与人权保障的教养上,美国人开
出坦克,枪杀学生,其罪尤在中国人之上。
这些文字,李敖先生想来自认为是足以代表其思想和水平的佳作妙品,所
以十年之后的一九九九年,当他精选旧作,编辑《李敖祸台五十年庆祝十
书》的时候,又将他们通通都收录了进去,打算藏之名山,传之后世。
我就是从这套《五十年庆祝十书》中,读到上述文字的。李敖先生在这里
所表现出来的政治偏向,太显而易见了,我不想作任何评论。我觉得,象
李先生这样目空一切,自封为“第一流历史学家”,却喜欢戴着政治有色
眼睛书写历史,始终进不了严肃学术圈子的人,笔下所言究竟有几分真实,
倒不难想象。
我感兴趣的是另外一件事:当年美国社会在出现类似天安门式的非常情况
时,其“原形毕露”的样子究竟是怎么个样子的?上至总统、联邦司法部、
FBI,中至州长、市长、市议会,下至学校当局、老师、学生、执勤官兵,
外至社会主流媒体、舆论等等,社会各方面在事件前、事件中、事件后的
反应究竟是怎样的?他们与中国大陆当年的反应,究竟有什么不同?
我的结论与李敖恰恰相反,中美两国对于类似事件的反应,不是“并无不
同”,而是大有不同,相差不止十万八千里。假如我们想避免天安门式的
悲剧重演,可以向美国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邓小平、李敖之说,井蛙
观天而已。
为了看清此点,且让我把前面李敖先生那四段区区六百余字的史实叙述拿
出来,一段一段对比着真实历史,慢慢清点一下这笔流水帐,附带也欣赏
一下这位自封“一流历史学家”的一流叙史功夫。
三、“自由”“民主”的欺骗和愚弄?
李敖的第一段,叙述学生对尼克松四月三十日宣布进军柬埔寨的反应,其
中有这样一个“火烧宪法”的戏剧性情节:
[学生们] 在街头点起火来,把一部美国宪法丢
进火里烧了,表示再也不受美国的所谓‘民主’、
‘自由’的欺骗和愚弄了。
此节在我所查证的有关资料中均不载。当时倒是有一个为宪法举行葬礼的
集会,五月一日中午十二时在肯特大学校园内举行。集会由一群历史系研
究生组织,大约有500名教员和学生参加。他们认为尼克松的决定,无视
宪法对总统权力的限制,无视宣战权属于国会的规定,未经国会同意即擅
自对另一个主权国家开战,实际上等于谋杀了美国宪法。作为象征,与会
者决定将一部宪法下葬,并哀悼宪法的死亡。他们提议,下周一(即五月
四日)正午,再举行一次集会,抗议美国参与越战并入侵柬埔寨。整个过
程进行得平和有序,既未上街,更不存在李敖所述街头放火的情节。
而且,集会的基调是要求维护美国宪法的至高权威,要求维护美国自由民
主制度的基础不受行政当局肆意侵害。看起来,与会者似乎没有李敖先生
那么高的觉悟,并未把他们对尼克松总统的不满,上升为对美国整个制度
的怀疑和否定;更没有将尼克松总统个人对选民的欺骗和愚弄,看作是美
国自由民主制度本身对他们的欺骗和愚弄。
安葬宪法公告
要理解这些老师学生的反应,有必要先了解当时的大背景。
两年前尼克松在总统竞选中,向选民信誓旦旦,承诺结束越南战争。然而
他上台不久的1969年,却出动庞大的B-52机群,对柬埔寨动东部的“胡志
明小道”狂轰烂炸,实际上将战争扩大到了柬埔寨境内。此举被许多人看
作是对选民的欺骗和愚弄,立刻引发了席卷全国各地的抗议浪潮。参议院
也嚷嚷着只有国会才有宣战权,并通过一项议案,要求美国军队在7月份
之前停止对柬埔寨的轰炸行动。而尼克松却自恃有广大持保守立场人士的
支持,对此不予理会,仍旧自行其事。美国社会陷入了深刻的分裂之中。
四、“非法割据”白宫广场
抗议最为激烈的一群,自然非大学生莫属。1969年5月9日至10日,十万多
学生直捣首都华盛顿。就象30年后中国学生“割据”天安门广场一样,美
国大学生们也“割据”了白宫前的广场,日夜据守在那里。市区公共汽车
一辆挨一辆并排起来,组成屏障,将这片地方变成了一个武装兵营。
尼克松总统的最初反应也象东土领导人一样傲慢,对抗议者不屑一顾,并
且私下里称他们为“游民”。然而作为民选首脑,他毕竟不能表现得太无
动于衷。周五晚上,他摆出和解姿态,亲自来到林肯纪念堂,同睡在那里
的学生谈话。
“我对此事的感觉同你们一样深切,”他对他们
说。为了能谈到一块儿,他大谈美国的足球活动,
并问其中一个学生----一个加利福尼亚人----他
是否喜欢冲浪运动。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的
译名记者小姐写道:“两个美国会晤了,但马上
便在一种互不理解的状态中彼此越离越远了。”
总统出面以后,白宫前的“非法割据”,不久就和平结束。而大学校园里
的罢课浪潮却持续不断,数百所高校教室空无一人,形成了美国历史上前
所未有的一次自发性全国学生总罢课。
第二年,学生们的不满尚未平息,尼克松总统又宣布派遣地面部队进入柬
埔寨。大学里的激烈反应,自在意料之中。但向来平静且没有闹事传统的
肯特大学,竟会由此闹出人命惨案,却是谁也没想到的。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从保钓到保邓保共
--
胡汉四
- (534 Byte) 2003-5-29 周四, 上午3:46
(262 reads)
改错
--
QS
- (490 Byte) 2003-5-28 周三, 下午11:39
(287 reads)
尼克松's bombing killed many civilians
--
weckyy
- (204 Byte) 2003-5-28 周三, 下午11:27
(221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2.517741 seconds ] :: [ 29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