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回应“塞上客栈”几位网友有关俞茉之争的讨论(看好戏、Novell和RE请进)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回应“塞上客栈”几位网友有关俞茉之争的讨论(看好戏、Novell和RE请进)   
茉莉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回应“塞上客栈”几位网友有关俞茉之争的讨论(看好戏、Novell和RE请进) (379 reads)      时间: 2003-5-28 周三, 下午11:27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回应“塞上客栈”几位网友有关俞茉之争的讨论(看好戏、Novell和RE请进)



尽管茉莉在其他一些报刊和网站发表文章,但一般只守住奸坛,可谓“用情专一”。其他国外论坛不是不去,而是不适应。国内论坛却是上不了帖子,有朋友帮茉莉上了帖子也被有关方面警告。加上呆在奸坛时间久了,自然感情也深了,现在快要变成“网虫”了。



今天偶然看到鸡头肉老板在本坛的一个连接,茉莉便顺着他的指引去“塞上客栈”潜水了一趟。不去不知道,那里居然有好几个老网友在讨论茉莉和俞力工之争。



我不知道该怎样在那边上贴,何况俞茉之争发源于奸坛,所以在这里一一回应塞上的各位:



一,致看好戏主席:



茉莉称你为“知音”,想必不是太过份。你的帖子看得我眼睛湿润。



你说:“网上骂茉莉和骂俞力工的不计其数,他们却对对方的想法特别敏感。”你分析的道理,让我这个当事人也顿开茅塞。古希腊哲人说:认识你自己。我想认识自己应该是人类最高智慧,可惜茉莉智慧不够,经常要借他人的分析来认识自己。



奸坛不少人追着茉莉修理的,我很少有答理的时候,这不是因为我特别宽容(实际上我的大脾气在亲友中很著名),而是因为,我知道自己选择了“为人权而写作”的道路,这本来就是一条充满荆棘和任人谩骂的路。然而,一个俞力工,却让我如此不依不饶,实在因为我有很深的童年烙印。



正如你说的:“茉莉和俞力工之间的这种矛盾是非常典型的国民党去台与滞留大陆人员之间的矛盾。”你举例说明:“几乎百分之九十的去台人员都和滞留大陆的亲戚闹翻,而且去台人员常常教导出了国的滞留大陆的亲属应该回国好好为祖国服务。”实在是指出了这个矛盾的普遍性和深刻性。



我小时候和父母一起驱逐回老家农村,看到几个家族的堂兄终日惶恐不安,因为他们有直接亲属去了台湾,他们有被打成“黑杀队”镇压的危险。多年以后,那位去台人员回乡探亲,已经是一位功成名就、衣锦荣归的教授了。但我的堂兄中却有一人因为他的归来而自杀---喝农药而死,因为此人觉得台湾回来的教授看不起他。



这当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这也说明:人也许可以在最艰难的情况下忍耐,比如说我那位喝农药而死的堂兄曾盼望教授有回归的一天,但人很难忍受他人不肯“物伤其类”的冷酷。



还有比较著名的评论家董鼎山和董乐山兄弟。两兄弟都是有才华的人,但命运和人生态度截然不同。董鼎山早年去了美国当了教授,后来成为中国政府“友好”的对象;董乐山留在大陆被打成右派,后来虽然平反,心里仍然有很深的创伤。去年我在《开放》杂志上看到董鼎山的一篇回忆去世的弟弟的文章,他很难过,说董乐山至死都不肯原谅他,因为他说中共的好话(大意如此)。



所以,看主席,这个矛盾还不仅仅在去台人员和留大陆人士之间。不少网友已经说明清楚了原因:这和中共亏待、镇压自己的国民,却厚待、拉外籍华人的政策有关。望看主席对此发表更深刻的见解。



至于看主席谈到茉莉的“极端”,有点令我吃惊,因为我自认是不太极端的人。比如:在美伊战争问题上,我一直很客观地说这是“灰色地带”,我们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拒绝激烈反战或拥战;在异议分子阵营里,我是不主张暴力,坚持和平抗争的;对待台湾西藏问题,我的态度一直是“不问统独只问人权”。记得马悲鸣有次说我“支持藏独”,我要他在我所有有关西藏的文章中找到一句支持藏独的内容,他后来做了鸵鸟。即使是批判高行健,我也要比指高行健作品是“垃圾”,要退稿的朋友来得温和。



而看主席谈茉莉“极端”,举了两个例子:一是批判高行健,二是和《中国时代》的争执。请容茉莉在此为自己辩解:



1, 批判高行健是一个学术问题,我所依据的,是诺贝尔的遗嘱和瑞典文学院百年来对遗嘱的解释和各种文件。如果高行健得世界上其他任何文学奖,我不会有意见,因为,其他文学奖没有确认“理想倾向”和“人文主义标准”的原则。茉莉学文学出身,不会不知道,文学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围,但诺贝尔文学奖却是一个很小的范围。高行健的作品绝对是文学的一种,却不属于诺贝尔想要奖励的文学。



就像是天主教反对堕胎,如果你把这一条取消,那么它是否还叫天主教就有疑问了,因为天主教尊崇圣母马丽亚,未婚母亲马丽亚要是堕胎,哪里还有耶稣?再比喻人权组织“无国界医生”,如果你要他们改变做法,只在本国治病救人,那么他们就不应该叫无国界医生了。



这即是说,有的事物,你要讲宽容、变通原则,就会危及那个事物本身的存在。瑞典文学院院士只不过是诺贝尔遗嘱的继承者,他们就像一个律师,接受死者的遗嘱:要把遗产奖给最好的后人。但这些养尊处优的律师有自己的爱好,他们和死者的后人中一个玩文学的花花公子趣味相投,于是就想:管他呢,诺贝尔死去一百年了,既然我们手中有权,就由我们决定了。



所以,茉莉要捍卫的,是诺贝尔本人遗愿,也是文学的人文主义方向。茉莉深为忧虑的:是诺贝尔文学奖违背遗嘱,从而变得不是诺贝尔奖了。诺贝尔文学奖有50年保密的制度,因此,我们这一辈子无法了解:茉莉的意见在瑞典文学院引起什么样的讨论。只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认真讨论过,瑞典人也有同意茉莉意见的。



还有一点要告知看主席,在众多对茉莉评高不满的中国人中,没有一个写出像样的文章驳倒茉莉观点。茉莉经常为此叫战,请求那些反感我的人撰文修理我,但是很遗憾,即使是高行健的那一大批文学评论家朋友,都只能做鸵鸟。所以,一个他人无法反驳的看法,会是“极端”的吗?



2, 关于和“中国时代”的争执,这里简单交代一下。赵无眠也是湖南人,因为其他朋友联络,他和我通信聊天,谈起西藏问题。当时茉莉只是私下抬杠好玩,没想到赵无眠不经过我的许可,就把我们的对话发表到“中国时代”上去。当时中国时代正处在要关门的危急时候,编辑也是病急乱投医,想要吸引看热闹的读者,就不经同意公布了内部争执。后来茉莉去信质问他们的新闻道德,他们就不再发表我的去信了。所以,在这场争执中,茉莉是被出售的“老乡”。



你说“茉莉可爱”,这我不太赞同,茉莉有许多令人讨厌的毛病;但你说“茉莉很真实,是能做朋友的人”,我认你为知音。茉莉也许不是好妻子,但绝对是能做朋友非人。



二,致Novell和RE :



Novel:看你的帖子,我想起一句话:“贾府上的焦大不爱林妹妹”。



你说,你的朋友都不喜欢茉莉的文章,我觉得这很正常。当林妹妹在高雅地吟诗作赋时,她也不喜欢焦大在那一边骂人,大杀了他们雅致的风景。让现在那些很成功、活得很潇洒的人看茉莉文章,无异是让他们受活罪---他们凭什么要去理睬那些坐牢受苦的人?



茉莉的文章,其假设的读者,是作威作福的专制者,我要让他们知道:有人在盯着他们,有人在纪录他们的罪行。也许茉莉的文章毫无用处,对那些恶人根本不起作用,但至少让那些在狱中被欺凌的人,感到人间的一丝安慰:还有人记得他们的苦难。我自己曾经处于绝境之中,我知道,任何一点点安慰都非常必要。



你以为:茉莉不敢把文章发到国内去吗?多少次尝试,我的帖子给朋友带来多少麻烦?此外,通过大参考和其他途径,我的文章实际上已经传到国内,只是传播范围不够广泛而已。



你要我调整文风,我只能说,我的文风就是我自己,我不能丧失自己。你要我向杨支柱学习,我想杨支柱如果可能的话,他更愿意像茉莉这样直言无忌。利用海外自由,大胆说出国内朋友不便说的话,这正是我的任务。



你也许以为,在海外大胆说话就不必担风险,所以你反感我的斗争方式。在这里,我不必例举太多我的亲友为我受牵连,只说一个情况:我丈夫的哥哥的养子的太太,因为我丢了在公安部门的工作。我不但没有见过这位姑娘,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



只要你稍微注意一下,就可发现,在为刘荻签名的名单中,国内签名者署真名的更多。海外华人的恐惧,有时甚于国内人。难道你就认为我茉莉没有遭受报复的烦恼和恐惧吗?



你说我们“和共产党斗争的效果也微乎其微”,是的,我们只是发出声音,由于这是一个趋利的时代,我们无权者的声音可能不被人聆听。但是,如果连这点微弱的声音也没有,你不觉得这个世界更可悲吗?



Novel老弟,这些话你姑妄听之。我相信每个人只属于自己那一群人,你们这一代幸运的年轻人,就把我们当做该被时代抛弃的人吧。



希望你在反感我们的时候,也反感一下造就我们这些“斗士”的黑暗。



--------



RE:我和你有同感,“以后该为俞先生的文章中的各种例证的相信程度不免大打折扣”。



茉莉一般不轻启战火,要打网仗,也要对手是一个正经人才打。之所以这次卯上了俞力工,除了我自己的“国民党崽子”情结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我认俞力工是一个真诚执着的左派理想主义者,一个有学问的人。



这次俞先生《护祖坟》一文中的历史错误如此之多,让我也掉了眼镜。不过,这次争执,我还是收获不小,认识了一些我以前想不通的问题。



谢谢你理解茉莉:“个人尽个人的力量,有个人的方法”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647108 seconds ] :: [ 29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