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引喻失义:不可救药的民族顽症(二)──“疗愚篇”之四 - by芦笛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引喻失义:不可救药的民族顽症(二)──“疗愚篇”之四 - by芦笛
LLY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引喻失义:不可救药的民族顽症(二)──“疗愚篇”之四 - by芦笛
(206 reads)
时间:
2003-5-27 周二, 上午7:23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引喻失义:不可救药的民族顽症(二)
──“疗愚篇”之四
芦笛
可怜樊弓教授的出众智力,决定了他只会发射这种“友好炮火”,用“市井学术论证”,把炮弹一发发轰到友军头上去。不信请看:
“先生第三谬招,便是指责论敌为‘老芦如果出来骂我党和伟大领袖’‘只会出来喝彩’因而对先生骂‘民主斗士’的批评便自然不公正。因而不攻自破。高!实在是高!樊某不是闲人,打字又慢。老芦如果骂我党和伟大领袖,我虽不见得非得‘只会出来喝彩’,恐怕的确是不会劳神批评。樊某的确是让先生抓个正着。可惜先生此招在网上有用,实际上并不证明什么。先生如不欲收起此招,请至少保持的一贯性。下次被警察抓超速,别忘出招:‘前面那人飞车,你只会坐在车里喝彩,我就快了一点,你就罚我破产,什么狗屁民主自由公平’先生自知灵不灵。再说,先生有何根据说‘民主斗士’都‘只会出来喝彩’?先生批评过中国人不懂逻辑,不证而论,这算不算一例?马悲鸣写文章骂民运人士对枪毙成克杰“无不喝彩”。樊某就请马君指一个给众人瞧瞧。老马至今指不出一个,还死不认错。先生不至于也要来这一招吧?”
那飞车之比真是精彩之极。任何一个心智健全的非教授,恐怕都只会把教授的意思理解为:“中共不能犯法,民运则完全可以,应该像那警察一样,只给后者开罚单。”如果教授不是这个意思,敬请当众澄清。
至于那对“民主斗士只会出来喝彩”的批驳,正好证明了教授就是我说的不懂逻辑的那种中国人。可怜他理解力障碍到了这种地步,竟然会把“只会出来喝彩”理解为“无不喝彩”!
更精彩的还在后头:
“什么是民主制度?民主制度重制度而轻视政治家的道德。这个制度就是要迫使几个醋气熏天的魔鬼追求一个水性杨花朝三暮四的名叫选民的丑女子。且这个丑女子每四到八年必抛弃一夫。魔鬼们只好要么装天使,要么打光棍。这个丑女子不在乎假装出来的天使还是真天使,反正对她都一样。
专制思维就是,我们要挑一个圣人,然后这个丑女子必从一而终。这女子要么拍圣人马屁,要么挨揍。”
堂堂美国大学教授对“民主”的理解就是如此,实在是骇人听闻!原来,人民选举某个政党和政治家,不是因为他们的政策代表了自己的利益,而是因为傻到爱上了魔鬼装成的天使!原来,民主选举乃是一场欺骗大赛,民主政治家成功的秘诀不在于提出迎合选民心意的竞选诺言,而是高超的欺骗技巧。既然候选人都是骗子,都是魔鬼,当然谁赢谁输也就毫无区别──“反正对她都一样。”
一个亲“民运”高手,在对西方民主制度缺乏认识的国内同胞面前如此诬蔑民主制度,败坏民主制度的声誉(按,《芦笛先生五招》最初发表在国内能看到的《说东道西》论坛上),反倒成了许多人心目中成了民主事业的捍卫者,您说这中国人的愚昧还有治没治?
那“专制思维”更是令人叫绝。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智力错乱,让人不能不怀疑樊教授是否真是国产货。从秦始皇到毛泽东,所有的大流氓都是靠自己的拳头(也就是所谓“天命”)打出江山来的,几曾有过什么“我们要挑一个圣人”的好事?教授怎么会连这孩子都知道的事都不晓得?难道没听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但他如果不是国货,那又是哪国货?显然不会是美国货。该国中哪怕就是文盲,想来也不会说出那种“丑女子爱上真魔鬼”的胡话来。
这里唯一的说得过去的解释,是教授是中共政治局委员,还出现了幻觉,把读者也当成了他那“我们”中的一个。这可能性确乎存在──网上谁知道谁的真实面目是什么?一个不懂数学、胸无点墨、满脑浆糊的政治局委员冒充美国数学教授上网写“文章”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的确,这可能性越看越plausible。唯一需要补充的,是教授可能是毛时代那种满 脑袋高粱花子的陈永贵式的政治局委员。如今的政治局委员决没有他那种多快好省说胡话的能力。
这些引喻失义的触目惊心的例证,证明了在政论写作中乱用比喻会弄出何等惊天动地的智力大笑话来。从纯智育的角度来说,教授这些昏乱比喻,其智力水平还远远不及毛泽东氏的那些“扫地”、“种牛痘”。
然而可悲的是,天下之大,除了老芦,竟然无一人出来指出毛氏那些胡乱比喻的荒唐,也竟然无人看出樊氏比喻之昏悖。相反,教授那篇宝文贴出来,立刻便博得了个满堂彩,居然有好几个网友跟贴赞曰:“又是一个芦笛!”教授陶醉在喝彩声中,自谦道:“樊某虽非人材,但决不是笨蛋。”(说明:凭记忆引用,大意而已。如有失实,预先道歉,并请教授提供原话。)让我看了直纳闷一个人何以会缺乏自知之明到这种地步。
写此文其实不是想证明教授确实是笨蛋──那样做未免太无聊了,他笨不笨关我什么事?主要还是想探索樊弓现象的出现原因,引起全民警觉,避免我们的子孙后代再出这种高手。
在我看来,中国“知识分子”之所以嗜痂成癖、至今离了比方就写不了政论的根本原因,是这个民族的智力发育还处在春秋战国时代,在西方相当于耶稣传教时的民智水平。我说过,幼稚民族因为还不善于抽象思维,所以比喻、寓言一类东西就有巨大的说服力与感召力。
这看来就是教授如此热爱使用比喻,而读者又对这种荒谬比喻趋之若骛的认识论原因。的确,一个稍具起码的抽象思维能力的人,根本就用不着引入比喻来不必要地混淆自己的思路,更一眼就能看出别人使用这种原始论证方式的毛病。
比喻最大的内在的缺陷,是它离开了所研究的事物本身,引入一个外表类似但极度简化甚至实质完全不同的“模型”,通过证明那个“模型”来证明作者想说的道理。这本身就是个失真的过程。只有愚人或诡辩家才会使用这种为原始人酷爱的思辩方式,也只有白痴才会为这种思辩方式折服。
任何在西方生活过的人都知道,无论是在政治家的演说里,还是在国会的辩论中,根本就听不到人家使用比喻。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说明咱们和人家的平均民智水平相差起码一千年。
可悲的是,樊弓教授就是只会使用这种原始思维方式。本系列前文介绍的他的那个“暴力革命劣等数学模型”和“道德问题的推车模型”,其实根本不是什么数学模型,无非是一种比喻而已。
建立数学模型的目的在于定量研究事物,但教授使用那个劣等一元二次方程的目的并不是定量研究暴力革命,而是用它来作比方,说明“暴力革命的方式千差万别,根本就不是同一的”。受过严格思维训练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那完全是一种比喻,只不过所用的比喻对象不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改为一个劣等数学例子而已。那“道德问题的推车模型”就更不用说了。
樊教授的文章我看的不多(Lucky for him),三四篇而已。不过就我看过的而言,他确实是离开了比喻就无法说“理” ,说明此人的智育水平还在春秋战国时代。高手尚且如此,何况一般“知识分子”?由此可见,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中小学中开展“疗愚工程”,使未来中国人脱愚致智,再不要出樊教授这种丢人现眼的高手,已经是刻不容缓的重大历史任务。
(说明,此文所举樊教授言论,统统出自《芦笛先生五招》)
【完】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918569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