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芦笛:“不证而论”与伪论证(二)──“疗愚篇”之三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芦笛:“不证而论”与伪论证(二)──“疗愚篇”之三   
czy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芦笛:“不证而论”与伪论证(二)──“疗愚篇”之三 (159 reads)      时间: 2003-5-25 周日, 下午6:45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不证而论”与伪论证(二)



──“疗愚篇”之三



芦笛



樊弓教授的智力贫困,我看主要是后天造成的,那就是中国理科学者们的一种职业轻狂(professional arrogance)窒息了他先天可能存在的潜能。



众所周知,无庸置疑,我党本是个无知农民痞子党。痞子们最大的特点,是骨子里媚外,外表上仇外。因为数理化是从外国进来的,因此也就套上了一重神秘的光环。80年代以前,社会上普遍流行着重理轻文的风气。



在此风影响下,第一流人材基本都去学理科,许多学文科的人并非对本行有什么兴趣或专长,而是因为没有能力掌握数理化,为了升学不得不去学文科。于是便造成了一种荒谬情景:理科学生的文学素养常比文科学生的高。当年我上中学时便已实验文理分科,文学才子们却基本集中在我们理科班,文科班被我们轻蔑地称为“闻屎(文史)班”。



这种“社会加权”人为造成了人材分布不均,使文科成了劣材充斥的地方,由此又导致理科学生“挟理自重”,以为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并非学问,不需要专门训练,只要识字便能玩票。它的最终结果,便是文科学人是本行的白痴,而理科学人是跨行的白痴。等到中文网发明后,立刻就成了两类白痴充份表演的舞台。



看官或许要觉得我这话说得太刻薄过份,其实就是那么回事。文科学人典型的智力错乱症状我已经在话剧《安替卡米教授和他的女高足》中描写过,《海纳百川》的读者们应该知道那是基于真实生活的艺术概括。



不幸的是,玩票理科学者也好不到哪儿去。他们意识不到自己所受的本行训练或许严谨,却是非常僵死的。一不小心,自己的大脑就要给改造成一个只会直线思维、只长了“隧道眼”的解题机。应付专业那套固然游刃有余,但决不能误以为自己真会什么逻辑思维,更不能将专业的那套当成宇宙间的通解,否则就要变成网上最大的笑话。



遗憾的是这就是发生在樊弓教授身上的个人悲剧。众所周知,无庸置疑,数学和经济学关系堪称紧密。樊教授在网上出名,靠的就是冒充经济学家。可我虽然没兴趣拜读他的成名作《戏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谬误》(Lucky for him),但对这位“经济学家”到底懂多少经济学深感怀疑,原因便是看过他下面这段伪论证:



“欧洲失业率高不是因为资本主义,而是因为在资本主义制 度下搞社会主义的结果。越是完善的资本主义,失业率将越发接近‘全民就业’水平。道理很简单:失业率一旦升高,劳动力价格则下降,于是价格引导劳动力的需求提高,再导致就业率回升。当失业率升高而劳动力的需求不增往往是政府干预劳工市场,导致市场扭曲的结果。”



教授写作有个特点:举凡他说“道理很简单”时,惊天动地的笑话就要出来了,那就跟老毛出场前先得奏《东方红》似的,屡试不爽。的确,一个“经济学家”闹出这种笑话来,实在是难以思议。他竟然以为市场需求是由商品价格决定的!Deflation、 商品跌价不是消费疲软的表现,反倒可以刺激需求!连最起码的经济学ABC都不懂,还敢在网上奢谈经济学,教授这份无知无畏的胆气,堪称天下无双。



我在《说道》论坛上混时,有人曾怀疑“芦笛”其实是个写作班子,因为他五花八门什么话题都能谈一气。但立刻就有细心的读者(灰色空间)指出,我从来不谈经济学和体育,说明他不懂这两行,可见是一个人而不是一群人。那位读者观察很准确,因为不喜欢,我确实不懂经济学。但就连我这么一个绝对外行,居然也超过了在经济学上投入大量血本的樊教授,可见正确的思维方法是何等重要。



可悲的是教授却看不到自己的专业对大脑的摧残,把复杂的社会现象当成了可以用劣等数学解决的最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动不动就弄个“数学模型”出来身为天下笑。



这里最著名的笑话,是他用“4有两个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的平方根”的“数学模型”,作为批驳我对暴力革命有关论述的全文立论基础。据说,如果只看到2是4的平方根,看不到-2是4的平方根,那就“当然是错的”。根据这一劣等数学模型,使用“同理可证”的“数理逻辑”,他在给出了由克格勃策划的罗马尼亚政变那种所谓“暴力革命”的反例后,居然就能得出下面的结论来:



“革命的方式千差万别,远远不是唯一的。芦笛只知道(?)毛氏革命,不证而论地以为(?)是唯一的。如此‘推导’出的种种‘伪’论断,就不大需要花时间了。”



看了这段昏话,我不能不请教他:根据您那劣等数学模型,就算我只说出了一个平方根,那也是对了一半,只是不完全而已。您凭什么说我推导出来的是“种种伪论断”?



我忘记提醒他的是,他那数学知识实在太差劲,以致居然用个最劣等的一元二次方程来作为“暴力革命的数学模型”。那方程只有两个解,凭什么得出“革命的方式千差万别,远远不是唯一的”的结论来?



的确,教授的数学知识到底有多少,实在让人怀疑。例如他说:



“职业数学家拿到一个问题,自然而然地就要问两个问题:



(1)有没有解? (2)如果有解,这个解是否唯一?”



这种“职业数学家”,在我这个非数学家看来也太容易做了些。当年上高中时,小芦便已知道,高次方程有多个解,N次方程就有N个解,而不定积分有无穷个解。教授建立“暴力革命数学模型”时,怎么就只有本事想到初中的最下滥知识上去?不过就算想到了又便如何?暴力革命到底跟解数学方程有什么鬼相干哪?一个人怎么会作这种病态联想?咱们的教育究竟是出了什么毛病,这种奇才究竟是怎样炼出来的?



不过这也算不了什么,请看教授的用数理思维解决社会问题的另一辉煌表现:



我说过:



“民主是一种政体,也就是统治机构的某种组织和运作方式。它并不是一般人误以为的‘人民当家作主’”



樊教授驳曰:



“ 对不起。民主制度是一种政体,也是一种决策方式,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游戏规则,等等。而且,樊弓就是那种被独立知识分子所蔑视的‘一般人’。樊某虽为教授,除了嘴皮子油滑之外,对民主的认识不及七旬老工人张三一言。俺偏偏就是认为,在一定限度内,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俺还要证明一番。”



接着他就推出了那惊天动地的证明:



“证:(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绝对性)民主制度下,人民定期通过选票授权国家元首执政;授权他们的代表立法;并通过陪审团制度决定政府对被告的起诉是否成立;而且‘人民’的任何一分子都可以在心血来潮时通过人民的选票成为执政者一员。所以,这些领域内,民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证毕。”



这种“证明”,只能证明专业训练使某些理科学人的大脑成了花岗岩。它让我想起一件轶事来:某技术员曾对我说,他能证明上帝不存在,然后对着天空高喊:“上帝,我藐视你。如果你存在,就扔下雷霆来打死我!”咱俩等了几分钟,自然是平安无事,于是他得意洋洋地跟我说:“See? I proved it.”



对这种伪论证的驳斥我就不想再重复了,免得太跌份,我想也不需要──大陆来的读者,恐怕早就在我党的宣传中看腻了这种“证明”。



樊弓现象的社会意义,在我看来,还是它揭示了中国教育制度的弊病。共党执政后,学苏联搞理工文史分校,禁止学生跨系选课,于是便以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制造了无数智力畸形,以致文科学者不会思维,理科学者没有文化。最严重的问题还是不在中学开设逻辑课,在大学开设科学方法论。樊教授那种“通才”,不过是共党对教育系统作的大规模破坏的一个典型牺牲品而已。



樊教授的错乱思维,说到底,无非是“专业机械训练加职业轻狂”所致。



专业机械训练造成了大脑僵化,让他考虑问题时使用数学的直线思维,将无比复杂的社会现象简单化,标准化,用“隧道眼”去将某个单一因素“抽象”出来,而不知道将对象放在大背景下作综合考察。上述“劳动力价格跌落刺激需求”的笑话就是最典型的表现。



职业轻狂则使教授具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虚骄。他以为自己真的懂数学思维,以为人世一切问题就像一个劣等一元二次方程那样简单,这才敢去论证“人民当家作主”那种头绪无比纷繁,连大部头的专著都未必说得清楚的复杂问题,还要使用“证毕”的字样来凸显他的非凡勇气。



樊教授大概不知道,数学在其他领域中的运用,其实是极为有限的。社会科学不必说,就连自然科学,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应用,也只限于物理学。自牛顿首先成功地运用数学原理解决力学问题后,以后的学者为他的成功迷醉,一直想在其他自然科学中效法他的榜样,但近三个世纪过去了,这种努力并没有多大成功。至今化学、生物学、医学都无法“数学化”。



由此可见,数学只能用于解决比较简单的自然现象,对复杂现象诸如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根本就不可能搞出什么数学模型来。我敢断言:无论人类知识进化到地步,也决不可能建立一个暴力革命的数学模型来,生命模型就更不用说了。说到底,许多社会现象根本就是不可知、不可控的。经济学的建立,无非是“慰情聊胜无”而已,反映了人类对不可把握的现象的绝望努力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疗愚的根本处方,还是老子那句话:“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典型患者如樊教授者,倘能知道自己的无知和愚昧之处何在,那就是痊愈的开始。



【完】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1393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