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吴逸夫:答马悲鸣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吴逸夫:答马悲鸣   
山贼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ZT:吴逸夫:答马悲鸣 (619 reads)      时间: 2003-5-17 周六, 下午6:57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吴逸夫:答马悲鸣



吴逸夫



一.关于你和民运的纠纷



先生的回答我见了!多谢!



关于你和郑义的个人恩怨,我也不得详知,无由评论是非。但是我觉得先生将你们的分歧上纲到生死攸关的高度,恐怕是有些反映过度。



记得当年旁听民联的倒王(炳章)会议,对内斗的激烈和不择手段直看得目瞪口呆,忽然觉得仿佛置身于共产党的路线斗争,从此也就对民运"敬鬼神而远之"了。并由此想到中国的问题决不仅仅是共产党的问题,不是"娜拉如何出走"的简单问题,而是"娜拉出走以后怎幺办"的问题。



但我不批民运,因其跟专制势力相比,实在微弱,为保持政治生态平衡见。我采取林语堂的"我爱革命,但不爱革命家"的态度。



民运从倒王开始,后来又闹过一阵抓特务,虽则和当年中共的路线斗争有相似之处,但却有一条根本的差别,那就是毕竟时代不同了,毕竟在美国这个有法度的国家,还不至于采取象当年周恩来灭顾顺章满门那样杀内奸、叛徒之类的手段。他们也知道在美国作了违法事是要被驱逐出境的,当然是不愿意以那种方式"凯旋回国"的了。即使发掘出货真价实的中共特务,又能把他怎幺样?



因此即使民运得势,也不会再有杀政治对头的事情。这就是我认为先生反映过度的理由。况且先生也很清楚,如今的民运离得势、掌权有多远。



不止民运,就是如今的共产党,虽然仍然专制,仍然有政治迫害,但毕竟不是毛泽东时代的草菅人命,随意杀戮政敌乃至看不顺眼的顺民的专制了。苏共自赫鲁晓夫时代起,自杀贝利亚之后,从此不再杀戮政敌。人命关天,这是伟大的转变,因此我始终认为赫鲁晓夫是大大的伟人。中共在赫鲁晓夫改革之后1/4个世纪,从邓小平时代起,如果排除六四这一失控事件之外,也完成了这个转变。而六四的失控原因之一,也是中共对民运因恐惧心理而采取的反应过度。



二.关于鲁迅:费尔泼赖应该立行



我读史书时,总遵循一条原则:好人或坏人都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好或坏。盖中国人正如鲁迅所说有"胜者王,败者寇"的势利眼,从"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四处逃散"到"对胜者无限歌颂,对败者投石下井"。因此,我当然也主张对鲁迅一分为二。



鲁迅的主要问题,是对友军、盟友过于苛刻,对于费尔泼赖的全部否定。他主张对梁实秋的"痛打落水狗"就是一例。其实梁实秋为一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也谈不上谁谁谁的乏走狗。我观鲁迅和那些自由知识分子(包括胡适、林语堂等等)的论战,一个大体的印象就是鲁迅反应过度。论战的对方,对鲁迅大致还保持着相当的尊重,但鲁迅的谩骂是一点也不留情面的。他对四条汉子和其它左翼文人的批判还比较在理,但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批判确实是从根本上大大地帮了共产党的忙。我觉得毛泽东对鲁迅的吹捧,主要是这一点,而不在他"对中国社会世态人心了解最深,看得最透彻"。这一点毛泽东还是知恩图报的。毛泽东的成功,除鲁迅影响下的左翼知识分子的支持外,另一方面是得益于日本皇军帮助大大的。因此毛泽东也感谢日本,一笔取消了抗战牺牲数百万同胞赢得的战争赔偿。



当然毛泽东除利用鲁迅对自由知识分子的批判外,也的确欣赏鲁迅鲁迅的因看透了中国的人性而生的透凉的悲观,他在这一点同鲁迅有同鸣。但他的内心又进一步由对中国人性的悲观走到了对一切人性的藐视、黑暗而冷酷。因此我觉得过于悲观总不是好事。



即使对于郭沫若,鲁迅当年的批判也是过火的。我们不能因为郭中年后堕落为毛泽东的乏走狗而就肯定鲁迅当年的批判。



我们今天把鲁迅拉下神坛时,最重要的是要恢复中国本来就缺,又被鲁迅不合适宜地否定的费尔泼赖精神,即既能作好的胜者(尊重敌人人格),有能作好的败者(老实认输、向对手虚心学习、不搞"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那一套阴辣手段)的"礼争"精神。



鲁迅虽然失之无礼争精神,他也没有忘记在提防背后冷枪的同时,向正面的敌人不断地发出投枪、匕首。



三.关于非乌托邦的乌托邦



我想到阿拉斯加办华人社区的设想,正如你所预言,"恐怕难搞"。许多"爱国华侨"高喊热爱社会主义中国去绝对不愿移民中国。可见中国人是很缺乏认真精神的。恐怕根本就没有人愿意动真格的去试一下建设民主试验区。难搞之难,在于连搞的机会都没有!大概只是一个空想罢了



但是我还是愿意死马当活马医,盖我对人性还不是彻底的悲观主义者。



我也有知青插队的经验,还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我对少数民族文化和历史思考的结果,使我成为一个政治、文化上的多元主义者。其实我并不坚信民主体制,我觉得其它形式的专制也可以搞搞,只要搞得好,老百姓满意,什幺都可以百无禁忌地去搞。问题是要给各种政治体制、生活方式以充分实验和公平竞争的机会。我们需要的是一套公平而有效的竞争机制、奖罚机制,而不是具体的社会蓝图设计。正如我们需要交通规则而不必过问开车者开往何处办何事一样。中国的共产主义试验了半个世纪,许多老百姓不满意,应该给我们去搞搞其它主义的机会,这里面当然也包括其它形式的共产主义。



你说恐怕难搞,是因为中国人没有民主的雅量。那幺,我们是否有无限忍受专制的雅量呢?好象也没有。那幺,中国人总有接受某种体制的雅量罢,那幺,就去搞搞那种中国人能够雅量接受的体制嘛。不必只搞民主幺,不必在一棵树上吊死幺,不要只投资一种股票幺。



中国人难搞民主,说明我们不善于作主人。但中国人对专制也不满,说明我们还不是天生只配作奴隶。介于两者之间,就是作客人了。这就是我们都留在异国他乡作客人的原因吧?这也就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都愿意往租界挤,朝香港跑的原因吧。"宁为异乡客,不作故国奴",一句话道出了中国人愿意享现成福,而不愿意自己动手管理自己的投机心理。那幺,未来的民主社区,是否可以雇佣洋人作管理人员和公仆呢?



近日看《走向共和》,觉得清末的改革开放还是有一定成就的,例如租界,当然有弊病,但总体上还是功大于过,为中国现代化最有效的推动力之一,应当予以平反。租界的一个特点,是由洋人来管理。这也是一种可以考虑的体制选择。



不知先生认为中国人有接受和实行何种体制的雅量?望不吝指教。



吴逸夫顿首



附录:

马悲鸣:我不想再上鲁迅式的当!──答吴逸夫。





(5/17/2003 2:Cool





来源:新世纪 www.ncn.org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05445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