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风骨与反骨(二)---- 杨伟名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风骨与反骨(二)---- 杨伟名
油菜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风骨与反骨(二)---- 杨伟名
(446 reads)
时间:
2001-12-27 周四, 上午10:16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文革中后期,陕西户县的农民画,非常有名。好像那里是个农民,就都会画两下。
然而,户县城关镇七一大队会计杨伟名的名字,却是近几年才被国人所知道的。
杨伟名,1923年生,57年加入中共。
正式学历:三年私塾。
1962年,杨三十九岁,其代表作[当前形势怀感](又名[一叶知秋])问世,文中主张
“单干”,“开放市场”,此种‘反动’观点,正撞到了毛泽东的“枪口”上。
毛是从中宣部的[宣教动态]上了解到杨文的大致内容的。8月6日,毛在北戴河中央
工作会议上说:一叶知秋,也可以知冬,更重要的是知春,知夏......任何一个阶级
都讲自己有希望,户县城关公社的同志也讲希望,他们讲希望单干......共产党员
在这些问题上不能无动于衷。
(真相:南方日报出版社1999年11月版131页)
陕西省委结论:这是一个明目张胆的,比较系统的要求资本主义复辟的反动纲领。
九月,省地县社四级干部工作组进入七一大队,杨伟名写出书面检查。
杨何许人也?
该同志幼年丧父,被拉过三年状丁。早在49年就已‘入党’,后来不知何原因又自
动脱党。1953年,妻子病故,留下三个待哺孩子。1957年,再度入党,后来担任大
队会计。
杨虽然只读了三年私塾,但和高玉宝一样,热爱读书,知识丰富。左邻谢志安从国
民小学一直读到师范,后来当了户县文化馆长,他说,他学的课本,杨都借去读过。
右舍鲁和是邮递员,上午从县邮局取邮件,下午才分发。杨每天中午到鲁家看报纸
杂志。
杨并非以其[一叶知秋]来一鸣惊人的。60年,杨写一文章[谈谈小麦播种量问题],
批评了浮夸风和瞎指挥。杨将文章送给县里和公社的领导。61年,杨写了[有关处理
目前物资供应困难的加以][关于自愿参加食堂的建议][应该以生产队为基础--对六
十条修正草案的修正意见]和[谈关于一类物资的开放问题]四篇文章,分别寄给陕西
省委办公厅和咸阳专署。
在文章中,杨说:“从理论上讲,我们的国家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
的。我们的建设整整飞跃了一个历史时期----资本主义时代,但所谓飞跃却不是绕
过,而是一种方式的转换,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时允许出现一个有
条件的,但相仿于资本主义范畴的自由竞争时期.......尽快建设具有现代工业,农
业,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经过一个‘自由竞争’的时期。”
借用少剑波的话就是:“老杨,英雄啊!”
杨的真知灼见还不只这些,他谈到贫富差距时说:“贫富差距应允许存在,只要不
出劳动致富的原则,富者听其“面白米全,酒肉丰隆”,穷者让其“缺米短面,瓜
菜代食”(天灾人祸除外),这样,富者可以再接再励,穷折自会“反躬自省”。
谈到经济问题时,杨说:“计划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宜小不宜大,即便是仅占
30%---40%,也绝对不会影响其对70%或60%的领导作用。”“我们应该把计划经济范
围收缩到应有的限度,同时相应扩大非计划经济的范围。”
杨的这几篇文章,受到陕西省委办公厅和咸阳专署的重视。但他的[一叶知秋]遭到
毛泽东批评后,杨的境况就越来越糟糕了。
压断骆驼脊背的最后一颗稻草,是‘刘景华事件’。
文革中,刘景华是西安冶金工业学远的大学生,从[刘澜涛专案调查组]的材料中,
知道了杨的[当前形势怀感]。1967年十月底,刘到杨家拜访杨,两人通宵未眠彻夜
长谈,双方很快视对方为知己。后来两人通过书信交流看法:“中共中央文件,开
头要印上‘毛主席已圈阅’,是毛主席大,还是中共中央大?”“一个党没有章法,
这个党怎样领导它的成员?还怎么能够成为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
由于受到杨的‘洗脑’,刘像湖南杨小凯广州王希哲等一样,‘一夜’之间,贴出
几十张大字报,表达对文化大革命的怀疑和不满。同样,‘半天’之际,刘被打成
‘现反’,红卫兵抄刘家时,发现了杨的信件。1968年五月,整个户县到处都是打
倒‘杨刘反革命集团’的大字报。造反派再度把杨的[当前形势怀感]这株[大毒草]抛
出来供大家批判。杨连续几天遭到残酷批斗,期间听说刘被判了死刑。
五月五日,杨遭到批斗疲惫不堪回家。以前还跟家人说说批斗会上的情况,这次什
么没说,晚饭也只吃了一碗,就入睡了。夜里,雨下个不停。第二天清晨,孩子们
发现,杨伟名和妻子刘淑贞双双洗净了身体,换上乾净衣服,服下剧毒农药,告别
了这个“悲惨世界”。
第二天,给两人送葬,红卫兵贴出了大字报:“杨伟名自绝于党,自绝于人民,罪
该万死!”
1979年,陕西户县县委组织部给杨平反,结论是:[当前形势怀感]有些观点是对的,
有些观点是错误的。1998年,户县编[县志],由于只有县团级能进,杨不符‘规定’。
但他的传世之作{当前形势怀感]附录于后。
正所谓:打虎上山杨子荣,一叶知秋杨伟名。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老菜啊,看看下面那些后生小子
--
老五
- (366 Byte) 2001-12-27 周四, 上午10:44
(218 reads)
五副主席多虑了
--
认真
- (190 Byte) 2001-12-27 周四, 下午8:47
(208 reads)
我觉得
--
油菜
- (86 Byte) 2001-12-27 周四, 上午11:14
(210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27432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