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关于六四的经验教训,逐条简答楼下封从德的提问----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关于六四的经验教训,逐条简答楼下封从德的提问----   
安魂曲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2787

经验值: 0


文章标题: 关于六四的经验教训,逐条简答楼下封从德的提问---- (312 reads)      时间: 2003-5-01 周四, 下午6:49

作者:安魂曲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和安魂曲谈六四



出了趟差,生了场病(不是SARS),再回奸坛一看,随便、芦笛早已不知为何走了,只剩安魂曲还在说六四(前面各位讨论六四的内容我准备转载六四档案,这里通报一声;各位也可自行上贴,六四档案是开放上贴的)。



(安魂曲答:提六四、尤其在芦笛马悲鸣面前提六四目前并非良机,我不过为了提醒今日那些SARS激进派当年六四失败的教训)





安兄对六四的见地很精到,尤其是前几年分析人大的那篇,前已大力推荐过。不过,安兄前面说六四的经验教训已经总结清楚了,而就这几天安兄关于六四的说法来看,我觉得还有探讨的余地。这里列些提纲,不是为了争论,而是交流一下想法,也许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具建设性的结论(这个提纲可能增订):





●赵紫阳下台的真正原因(物价闯关替罪羊?党内倒赵?赵邓翻脸[赵对戈氏的摊牌]?八九民运激进的结果?);



(安魂曲答:赵紫阳确实早在六四前就存在下台的可能,但就事论事,并不想自断臂膀的邓小平确实在六四期间,曾有过让赵紫阳按他的安抚学生办法先处理,看看效果再说的想法---如果当时赵确能成功劝说学生回校复课,他的政治地位就可能巩固或至少不再更加动摇。从后来的历史看,他只要多一年机会,拿下军委主席这个要职,就可能拥有足够的实力)





●如果赵紫阳是因为八九民运激进下台,为何赵紫阳身边的温家宝现在却作了总理?



(安魂曲答:关于这个问题,海内外早就解释得很清楚:温家宝不管自己是否同情赵紫阳,他当时出现在“赵紫阳身边”、陪同赵紫阳去天安门广场一事也可以得到即使连顽固派也挑不出把柄的解释----这就是他当时中央办公厅主任的职务需要。当然,假如温家宝属于顽固保守派的话,他当时也完全可以拒绝履行这一职责,赵紫阳也拿他没法。)





●阎明复大家都以为是“改革派” ,为何却又是“李鹏的心腹” ?(天安门文件)



(安魂曲答:“天安门文件”现已证明炒作价值远大于史料意义----我本人在大陆公开获得的资料早就大大超出“天安门文件”中那些东拼西凑的东西了。阎明复当时我并不知道是“改革派”,从他后来下台并不能复职的情况看,他显然也不是“李鹏的人”。但实事求是,六四一开始,至少在我们学校,已经有一些同学很清楚赵紫阳李鹏两股势力的矛盾了,但他们忧心忡忡却无法主导运动。后来到五四赵紫阳讲话,其实大部分学生已经很清楚赵紫阳至少是同情学生的,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还是没有配合赵紫阳)



●如果八九应该“见好就收”,最佳时期到底如何确定?又如何操作?(注意我从来不反对作为原则和策略的“见好就收” ,但一直质疑设计者根据的事实和其可操作性)



(安魂曲答:按最佳时期是五四赵紫阳讲话后立即复课,到了后来少数(!)学生违反大多数学生和高自联意见执意绝食的时候,情况基本上已经无可挽回,剩下的不过是镇压到什么程度、民主力量还能保留多少的分别了)



●八九追求的首先是程序正义,即对话不能是中共随意剪接的“转播”或搀沙子的假对话,而是无法做手脚的“直播对话”,中共答应在先,毁约于后,绝不是现在许多人(包括一些当事人和“民运人士”!)说的那样(“政府已经让步”云云) 。相对于程序正义,内容(修正四二六社论的说法) 到在其次。



(安魂曲答:从政治和历史的高度现在回过头看你所坚持的“程序正义”问题,根本完全是因小失大的枝节问题----在当时情况下。“中共答应在先”已经是中共政权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政府让步”新气象了,只要能把这种政府的被迫让步固定下来不让它时候翻案、秋后算账,民间力量就已经获得了实质性收获,因为这种公然挑战政府却使得政府不得不坐下来和你谈的阶段性成果,已经对中国百姓形成了巨大的示范效应、打消了人民心中的恐惧,直接动摇了专制统治的根本、并给各高校学生运动的活跃打开了内部的空间----但当时部分学生却始终认识不到这一点,非要坚持“程序正义”。。。其实说白了:中共政权的存在本身就不符合“程序正义”,为什么非要在当时和这么一个政权去较汁呢?



这次防治SARS也是一样:要真较汁的话,胡温江都该引咎辞职才对。。。但我们应该注意到目前胡温的一些开放性措施,已经是中国政府14年来没有过的新气象了,我们目前最需要的是:把这种积极变化长期固定下来,而不要被顽固保守势力反攻倒算.



其实,类似你那种坚持“程序正义”的思路,才属于对中共政权整体报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六四时为什么北京市民虽然支持学生,却都希望学生不要无谓牺牲自己?因为老百姓最知道中共政权的本质啊!----就我而言,整体上我根本是看透了中共,也决不象“独知”那样笼统地寄望,但中共的历史却告诉我,中共整体的反动,不等于中共中就不存在开明进步的力量,所以我不会去和中共整体争取什么“程序正义”,但我却宁愿牺牲“程序正义”去支持中共中开明的那股力量去战胜保守派,最终动摇中共的专制统治



●八九“空校运动” 可能的效果(我们的认识有些错位,我看到你对我赞扬杨涛这个计划的批评)



实际上民间不能参政时的最好办法应该是不合作运动(如甘地的办法),“空校”当年可能起到这样的效果(我一直这么觉得),可惜当时没有得到认同和实施。



(安魂曲注:如前所述,后来到商量空校的时候,赵紫阳人马已经全军覆没、运动已经大势已去,唯一的区别是镇压到什么程度、民主力量保留到什么程度而已。现在看来无论空校还是满校,都确实比六四当晚那样“半空”的情况要好得多----因为“半空”造成军队既不得不镇压,又不会有太多顾忌的最佳态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尤其考虑到学生不可能铁板一块,全部空校这种实际情况,我才认为当时宣传“空校”是错误的----假如当时你们真能说服全体学生空校,那么六四的火种肯定比现在保存的要好。从政治策略上说:你们的错误就是:没全体空校的能力,却动员空校,最终空校不彻底,反分散了力量。好的主意不能实施,可能就是一个最大的坏主意。作为领袖,你不能因群众觉悟不够而届时措施本身没错。



至于“民间不能参政时的最好办法应该是不合作运动(如甘地的办法),“空校”当年可能起到这样的效果。。。”这句话,我觉得你还是太天真。中共当时保守派已经控制了政局,只需要各校给空校的学生发通知,强令他们必须回校,否则开除、处分就可以了,请问你们怎么长期坚持“不合作”?----对民间力量来说,分散一定意味着个人的恐惧无法对抗政权的压力,这种现象即使在六四期间也明显可以看到:那些六四前期满城游行声援学生的北京市民,为什么到了5月25号之后就纷纷乖乖地“正常上班”了?不就是因为中共利用工厂行政体系和居委会等基层机构,开始对个人施加压力了么??



其实,当时邓小平不下令开枪,六四最后也只会惨淡收场,原因就是因为中共强大的基层控制能力----我至今认为邓小平下决心杀人,一是嗜血、总想给不服管教的民间一个大的教训;二是误判,包括对人大常委可能公开挑战、对学生可能再有起色的误判。当然,从中共利益来说,六四杀人反而获得了延长其统治的最佳效果,这就是后话了,不一定邓小平当时就看得这么明白)



总之,我觉得寄望于中共尤其是所谓“改革派”,不如:



●民间自己营造公共空间:气功团体/公司/网站/论坛/地下报刊/组党/松散团体/同乡会。。。



(安魂曲评:首先中共上层不松动,随时可以端掉你说的这些“公共空间”---“气功团体”“地下报刊”“组党”。。。不都纷纷遭到残酷打击?



其次在目前SARS横行,中共高层可能出现激烈矛盾的情况下,远水解不了近渴----即使为了将来靠“公共空间”争取民主,前提条件也必须是首先争取中共高层相关管制的松动---假如SARS战役胡温获得成功,他们就可能认识到“公共空间”即自由舆论对政府管制可能反有益处,这样良性互动就开始了,你所谓“公共空间”也才可以全面营造。。。接下来,中共想走回头路也不可能)



●如果真的相信必须靠党内“改革派”,那就入党去、拼命窜升、变成有实力的党内“改革派”,有朝一日和平演变之,好像李登辉在国民党内的作用一样。安兄现已定格(?名振网坛) ,恐怕不能在此列了,可能也非安兄之志。





(安魂曲评:你这种说法,其实是对民间力量、民间舆论的一种空前自卑----似乎民间的反应,根本没有资格和中共高层展开任何“互动”似的。其实,在特定情况下,民间的“牌”未必真的就不值一提----如果照你的逻辑,我们又何必开展关注刘荻签名活动?你也可以说“如果真的相信中共可能听得进你们的声音,那就入党去。。。”嘛!



我觉得你好像有时过高估计民间力量,幻想“程序正义”可以马上争取到、“不合作运动”也可能长期开展。。。但转过头来,又忽然对民间力量可能影响高层内斗这一点完全没有任何信心。。。我觉得你这种逻辑真的很奇怪,因为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对方矛盾的存在,才是你最容易“以小博大”的地方---假如根本无法利用矛盾,请问你又凭啥有信心整体对抗对方?



至于“安兄”是否已经“定格”,我自己也不大清楚,我最近所作的一些策略调整,从根本上都是为了把自己从一个我发现弊多利少的早期“定格”中脱身出来,以免再受一些人手中“大局”这条狗的嗜咬----严肃点说:我发现和民运以及一部分真的“逢共必反”的民主派人士走得太近,最后我自己反而受种种牵制顾虑太多,自己的独立人格也在慢慢失去。



作者:安魂曲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安魂曲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08797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