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瞒报疫情粤甚于京又如何?广东官员非典时期处理媒体的表现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瞒报疫情粤甚于京又如何?广东官员非典时期处理媒体的表现   
大刀爹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瞒报疫情粤甚于京又如何?广东官员非典时期处理媒体的表现 (1085 reads)      时间: 2003-4-24 周四, 上午8:48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广东有关方面在非典时期处理媒体的表现







4月20日,在“非典”肆虐近5个月后,中共中央痛下“杀手”,免去张文康卫生部党组书记、孟学农北京市委副书记的职务,同时强力推出一系列非常措施,包括每天公布疫情、取消“五一”长假等。此举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普遍认为这是中国政府负责任的表现,外电更给予了正面的评价。可以说这是“非典

”事件以来中国政府首次赢得了世界舆论。而在国内,人们在为中央的正确决策鼓掌之时,不免要问:在最先爆发疫情、形势最严峻的广东省,会不会有人要付出同样的政治代价呢?



那么,广东有关方面在“非典”时期的表现是怎样的呢?



“疫情不可怕,可怕的是媒体”,据说这是广东某位领导的惊人之言,言下之意不难读懂:控制媒体更甚于控制疫情。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有关部门对媒体、对舆论的制约、干预“力度”就可想而知了。



众所周知,关于“非典”的报道,最早可追溯到去年11月新快报对河源“怪病”的报道。今年2月初,“非典”闹得沸沸扬扬,春节刚过,一些敏感的媒体正在深 入了解时下发生的事情,8日,有关部门下发通知,称目前发现的病例已经得到控 制,要求各媒体从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不得采访报道此事。据一位资深编辑称,从这天起,有关部门针对“非典”的通知就没有停止过,最多的一天达到叁道。



然而,该部门的禁令只堵住了媒体的嘴,却堵不住社会的口耳相传,由于没有正面的负责任的声音出现,社会上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恐慌性抢购。在媒体的强烈反映下,有关部门作出了“让步”,安排刊发通稿,但通稿内容语焉不详,没能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2月11日,广东省、广州市分别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向 大众发布信息,承认全省已发现305例“非典”病人并有5人死亡。政府的反应还是晚了点,民间的恐慌情绪未得到平息,抢购风从板蓝根、白醋到大米、食盐,一浪甚于一浪。面对这一情况,有关部门又发出所有媒体一律不得报道市民抢购大米食盐的禁令,一再强调严格按照通稿进行报道,并不得使用“疫情”这个字眼。



但是18日广州日报不顾禁令在头版刊登〈24小时平息抢购米盐事件〉,挑战了该有关部门的禁令。据有关人士透露,此事背后另有隐情,原来广州市领导也不满该有关部门乱发禁令,亲自授命广州日报刊发此稿以正视听。有意思的是,这个“挑衅”行为非但没有闯祸,反而得到省领导的首肯和表扬。有关部门于是来了

个自我修正,要求别的媒体向广州日报学习。对此,有关人士称,这多少反映了该部门在应对非典危机时思路的混乱。 广东各媒体包括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新快报、信息时报等,在披露疫情的同时,不约而同地刊发评论文章和社会各界的声音,反思面对“非典”疫情政府应急机制的不足,呼唤公众知情权。可是没几天,这些声音又被有关部门一纸红头文件压制下去了。



2月下旬,广东疫情引起海内外密切关注。18日新华社发稿宣布“非典”的病原基本确定为衣原体(央视也播发了这一消息),全国各地报刊广泛刊发了这条通稿,香港的媒体更以〈衣原体:“非典”祸首〉为题在突出位置刊登。然而,来自一线的广东专家却持不同看法,认为不能简单地认定衣原体就是唯一的病原,并称不能按衣原体的结论来制定治疗方案,“否则可能造成可怕后果”。这一声音在广东本地的媒体上得到了反映,次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新快报等媒体都刊发了与新华社通稿不一致的稿件。当然,这一举动立即遭到有关部门的严厉批评,不点名地称有的报纸一边转载新华社消息,一边又借广东专家之口否定这一结论。对于“非典”病原的结论之争,最新一期〈财经〉杂志有详细的报道。时隔两月,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权威结论印证了广东专家的看法(同时也证明上述被批评媒体的报道是正确的、负责任的):“元凶”为冠状病毒。这个时候不知有关部门的官员会否脸红?



3月初,全国两会召开。3月6日,南方都市报的报道引发了轩然大波。该报特派记者在两会现场采访了卫生部一位高层官员,该官员称广东的“非典”尚未得到控制,国家正寻求国际合作对付“非典”,另一篇报道则采访了钟南山院士。当天一大早,有关部门便把报道内容传给在京开会的广东某领导,该领导十分震怒。根据领导指示,有关部门紧急召见南方日报及南方都市报负责人,勒令南方都市报立即撤回采访两会的记者,要求该报从组织上进行整改和严肃处理。据悉,南方都市报的报道在叁个方面“获罪”:一是通过卫生部官员之口透露出了广东疫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的事实,“扰乱人心”;二是报道了钟南山院士否定有关专家提出的衣原体病毒为“非典”病原体的说法,并呼吁国际合作,“想把事搞大”;叁是违反省委宣传部在两会期间不得涉及“非典”的禁令,“无大局观念”。此外,卫生部官员关于增加公众知情权的说法也戳中了某些人的痛处。



其实,早在两会召开前夕,有关部门已经叁令五申,特别强调如果有代表、委员在讨论中涉及“非典”,各媒体一律不得擅自报道。有人说南方都市报犯了大忌,当然是要吃苦头的。境外媒体抓住了这一事件,认为这是广东方面压制舆论、剥夺公众知情权的一个典型案例。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事情的发展证明南方都市报的报道是有前瞻性的,它在国内媒体中首次涉及的寻求国际援助的问题,已经得到证明:在世界卫生组织大力介入之下,中国与多国专家加强合作,关于非典”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了“非典”的病源体为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这为最终找到治疗办法打下了基础。 南方都市报闯了大祸,其他本地媒体噤若寒蝉,接下来的时间里,“非典”的字眼几乎从广东人的视野中消失了,以至于很多人都乐观地以为疫情已经过去了。但事实又是如何呢?比邻的香港已经陷入空前的恐怖中,“非典”正以“超音速”的速度(外电用语)蔓延到世界多个地区,而国际社会诟病中国官方信息不公开、不与国际社会沟通协作的声音也日益加大,世界卫生组织直截了当地把广东和香港列为疫区。



直到3月26日,中国终于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了广东至2月28日共发现非典病人792例、死亡31人的数字。两天后,中国正式加入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网络。随后卫生部公布,至3月底病例已经升至1190例、死亡人数达到46人,而疫情已从广东延至北京、山西、湖南、广西、四川等地。4月初,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赴粤考察。



到了这个时候,广东有关部门又是如何应对的呢?就在世界卫生组织官员抵达当天,各媒体就接到通知,不得擅自派记者前往采访,相关报道由该部门统一安排。媒体还被授予机宜:凡世卫官员的话对我有利者尽可以做到标题里,不利者则不要报道。 随着世界卫生组织的介入,中国政府越来越表现出负责任的态度,

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对疫情的报道越来越及时、客观。令人不解的是,就在中央宣布免去张文康、孟学农职务的前一天,广东有关部门仍下发通知,称据省领导指示,凡是省外有关“非典”疫情的新闻均不得见报。知情者称,这份通知矛头所指乃当天羊城晚报报道了天津的疫情。这份通知让当天值班的各报编辑无所适

从:新华社发了许多各地包括北京的疫情消息,中央电视台也以近10分钟的篇幅报道各地的情况,不报吧,这可是国家认可的最权威的报道,报吧,又怕招致批评处分。事实上,要求不得采用新华社相关稿件的禁令已经不止一次。连最资深的媒体工作者也不得不感叹:也许只有在广东,才有人敢“封杀”新华社和中央

电视台的稿件了!



连日来,广东的媒体工作者又频频接到有关部门一道道“圣旨”,其内容往往让人摸不着头脑,有的干脆就是对其以前发过的禁令的否定,比如原来不准报的医护人员的事迹如今又要求大力宣传。更有甚者,该部门还要求新闻单位只能刊登由其发布的疫情通报,卫生部门说了不算!



尽管该有关部门在这几个月的非常时期里作出了种种逆潮流而动之举,压制媒体的正常舆论监督,严重剥夺公众知情权,在全民抗击“非典”恶魔的斗争中充当了不光彩的角色。但是令人不解的是,该部门主管新闻的官员张XX却在这期间得到升迁,一跃成为南方日报副总编并出任国内知名媒体《南方周末》的掌门人,

一时舆论哗然。不仅在广东新闻界引起强烈不满,《民报》、《联合早报》、《南华早报》等境外媒体纷纷发表社评,认为此举将严重打击广东传媒业,使其在内新闻界的领先的、开放的形象受到损害,对广东政客当道的现象也表达了忧虑。



如今中央以“对人民负责,向世界公开”(〈文汇报〉语)的姿态当机立断采取了非常的危机处理措施,国际社会一片叫好声,世界卫生组织也称“欢迎中国新作风”。这股新风对广东有何深远影响呢?香港有媒体打出了〈广东官员寝食难安〉的标题。据可靠消息,中央领导在广东考察期间严厉批评广东方面处理“非

典”危机不力。



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假如在发现疫情之后广东方面不是封锁消息,而是增加透明度,积极向外发布信息和寻求援助,充分地信任媒体,那么,形势就不会像现在这样难以控制、难以收拾了……中国有句古话,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可是,人们不得不问,我们是不是已经贻误了良机?我们是不是已经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时刻表?



那么,这个责任该谁来承担?



(后续跟贴)





看到这里这么多攻击我们广东省委宣传部的,我们很气愤。我们在控制非典舆论方面是做了大量工作的。 可以说,新闻处长张东明同志贯彻意图是坚决的,是到位的。我们有铁的事实和依据。不信请看以下我们所下发的通知。这也是张东明同志这次升任南方报业集团副总编和南方周末主编的主要成绩。





2月8日:最近我省个别地方的个别家庭和个别医院,发现了不明原因的呼吸道感染的病例。目前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省内各级新闻单位一律不得采访报道。





2月10日:省内各级新闻单位一律不得采访报道在我省个别地方发现的不明原因呼 吸道感染的病例一事,各新闻单位要严格保密,不得泄密,不得扩散。





2月11日:省卫生厅将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领导和专家将通报我省非典的情况, 请各报纸在二版刊登(不要上头版)。





2月11日:新闻通稿《我省非典得到有效控制》,请各单位严格按照通稿原文刊播,不得链接其他内容,更不得炒作。





2月12日:关于不报道我省部分地区群众抢买食盐、粮油等情况的紧急通知。





2月12日:关于重申有关非典宣传报道要求的紧急通知,要深入宣传这种疾病可防可治可控制,群众应安心工作,正常生活;报道要严格控制数量、版面和篇幅,不得炒作。关于非典病情、病例,要严格按我部商省有关部门下发的新闻通稿进行。除统一安排外,各单位不要再派记者到医院采访。不要使用“疫情”和“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等提法。





2月12日:对抢购食盐、粮油现象,所有新闻单位一律不许报。





2月13日:不许报道抢购一事。





2月14日:省委省政府下午召开了全省维护社会稳定电视电话会议,不许作任何报道。





2月14日:个别报纸在报道非典时内容、版面安排、标题制作有问题,如报道钟南山说没有特效药等。报纸要淡化处理,病情病例及有关数字只发我部商省有关部门统发的通稿。报纸只安排在下半版,不安排大标题、大图片、大篇幅。



2月17日:要特别注意绝不能将讨论引导到政府在这次事件中所谓反应迟缓和群众要有知情权等上面去。





2月17日:中宣部新闻通知,南方都市报质疑达菲报道严重失实。报道某人某企业蓄意散布虚假信息从中牟利要谨慎。





2月18日:南方都市报“特别报道”“质疑达菲”严重违反新闻纪律。





2月19日:国家疾病防控中心指出病原是衣原体,广州专家否定这一结论。这样的报道不当。





2月19日:香港发生2例禽流感,不报道,不转载,不炒作,不评论。





2月23日:从即日起,所有非典的报道决定权限在我部,未经我部同意,一律不得报道。





3月2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向各媒体发了《护士长日记》,各媒体一律不刊发。





3月6日:一律不得转载和刊登南方都市报3月6日A10版关于非典的报道。钟阳胜同志2月19日晚召开会议,已明令禁止绝不许报道,要报道由我部决定如何报道。3月3日,钟阳胜强调:两会期间,如果有代表委员讨论非典,一律不报。





3月6日:所有新闻单位报料热线接到非典电话都要一天一上报。





3月14日:对香港发生的非典一事,一律不报。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074867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