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摘录张海涛:“美利坚第一、第二、第三帝国”对外征战史 [ZT]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摘录张海涛:“美利坚第一、第二、第三帝国”对外征战史 [ZT]   
随便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24019

经验值: 64


文章标题: 摘录张海涛:“美利坚第一、第二、第三帝国”对外征战史 [ZT] (204 reads)      时间: 2003-4-05 周六, 上午7:00

作者:随便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美国在这个世纪的对外征战史,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900年到1945年,为第一阶段。这是以共和党人威廉·麦金莱为首的政府、共和

党人西奥多·罗斯福为首的政府、共和党人威廉·塔夫脱为首的政府、民主党人

伍德罗·威尔逊为首的政府、共和党人沃伦·哈定为首的政府、共和党人卡尔文

·柯立芝为首的政府、共和党人赫伯特·胡佛为首的政府和民主党人富兰克林·

罗斯福为首的政府相继执政的时期。这就是《纽约时报》所说的“美利坚第一帝

国”的时期。在这个历时46年的阶段,美国对外征战的范围已扩展到世界各地,

但重点是在它的“后院”──拉丁美洲。它从事的主要对外征战如下;



1900年,出动包括海军陆战队在内的5000兵力,参加“八国联军”,占领我国北

京,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斗争;

1903年,出动海军陆战队入侵洪都拉斯;

1903年,出动海军陆战队入侵多米尼加共和国;

1903─1904年,出动海军陆战队,占领黎巴嫩首都贝鲁特;

1903─1904年,出动海军陆战队入侵巴拿马;

1904年,再次出动海军陆战队,入侵多米尼加共和国;

1904─1905年,出动军队占领朝鲜汉城;

1907年,再次出动海军陆战队,入侵洪都拉斯;

l910(另一说为1912)年,出动海军陆战队,入侵尼加拉瓜,镇压人民革命;

1910─1911年,再次出动海军陆战队,入侵洪都拉斯;

1912年,出兵占领伊斯坦布尔(土耳其);

1912年,出动海军陆战队,入侵古巴(从1903年起,古巴的关塔那摩即成为美国军

事基地,以迄如今);

1913(另一说为1914)年,出动海军陆战队入侵墨西哥,镇压人民斗争;

l914年,出动海军陆战队,入侵海地5镇压人民起义;

1914年,出动海军舰队,进攻多米尼加共和国的革命武装;

1914年,出动海军陆战队,占领法国巴黎,

1915-1934年,再次出兵海地,在此期间,海地被置于美国军队的管制之下;

1916-1924年,再次出动海军陆战队、占领多米尼加共和国;

1917年,出兵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1919年,先后9次出兵,入侵墨西哥;

1918-1920年,出兵13000余人,参加对十月革命后新生的俄罗斯苏维埃政权的14

国武装干涉;

1919年,再次出兵洪都拉斯,镇压人民起义;

1920年,再次出兵入侵古巴,镇压人民起义;

1920─1922年,出动海军陆战队,占领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战);

1924─1925年,再次出动海军陆战队,入侵洪都拉斯,镇压人民起义;

1926一1933年,出动5000兵力入侵尼加拉瓜,镇压尼加拉瓜民族英雄塞萨尔·奥

古斯托·桑地诺领导的反美斗争;

1941年,出兵占领冰岛;[6]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远东慕尼黑阴谋失败以后,宣布参加对日作战,

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6到1976年,为第二阶段。这是以民主党人哈里·杜鲁门为首的政府、共和党

人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为首的政府、民主党人约翰·肯尼迪为首的政府、民主党

人林登·约翰逊为首的政府、共和党人理查德·尼克松为首的政府和共和党人杰

拉尔德·福特为首的政府执政的时期。从这个阶段开始,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

美国取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和反共堡垒。这基本上就是《纽约时报

》所说的“美利坚第二帝国”的时期。它对外征战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然而其重

点已转到亚洲。在这个历时31年的阶段,美国从事的主要对外征战如下:



1947一1949年,建立美国、希腊海防空军联合作战司令部,镇压希腊人民革命;



1950年3月,出兵南朝鲜(同年6月27日,美军正式入侵朝鲜,麦克阿瑟9月15日率

部从仁川登陆);

1954一1955年,出动5艘航空母舰入侵我国大陈岛;

1957年,出动海军陆战队人侵印度尼西亚;

1958年,出动海军陆战队,进逼委内瑞拉;

1958年,再次出动海军陆战队,入侵印度尼西亚;

1958年,出动海军陆战队14000人,占领黎巴嫩首都贝鲁特;

1959─1960年,在古巴沿海部署海军防战队,反对古巴人民革命;

1961年,派出海军和喷气式战斗机,在多米尼加近海巡逻,威胁人民起义;

1961年,派出雇佣军在吉隆滩登陆,入侵古巴;

1961─1973年,举行大规模侵越战争;

1962年,在加勒比危机期间,在临近古巴的海面上部署了180艘海军舰艇和携带核

炸弹的B一52战略轰炸机;

1963年,在海地近海水域部署海军陆战队,威胁海地人民起义;

1965-1966年,出动20000名军队入侵多米尼加共和国,镇压人民起义;

1967年,在阿拉伯,以色列六·五战争期间,派遣美国海军第6舰队,进入叙利亚

领海海域;

1970年,出动1500名海军陆战队,进逼黎巴嫩。[7]



1977年到1988年,为第叁阶段。这是以民主党人吉米·卡特为首的政府和共和党

人罗纳德·里根为首的政府执政的时期。在这12年期间,由于在60年代末期到70

年代初期连续3年发生过全国性反对侵越战争的大规模群众运动;也由于在越南战

场接连受挫而在统治集团内部产生了主和、主战两派,垄断资产阶级发生公开分

裂,美国社会因而患上了“越南综合症”。正是因此,美国统治集团在此期间进

入了对外征战“休限期”。即使是在里根政府时期举起“重振国威”的旗号,并

且大规模扩军备战,但是在对外征战方面也只能在格林纳达岛上和利比亚沿海小

打小闹,不敢大动干戈。但从卡特政府1977年上台执政时起,就举起“人权”旗

号、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战略的活动加剧了。



1989年到1999年,为第四阶段。这是共和党人乔治·布什为首的政府和民主党人

威廉·克林顿为首的政府执政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初期,在美国统治集团利用戈

尔巴乔夫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全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作用之下,东欧易帜,

苏联瓦解,世界社会主义制度体系遭到严重挫折,美苏对峙的局面消失,“美利

坚帝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霸权主义者;它的“和平演变”战略重点转向社会主

义中国。这就是《纽约时报》所说的美国开始进入“第叁帝国”的时期。在这个

阶段,美国从事对外征战的气焰重新上升。它所从事的主要对外征战如下:



美国东部时间1989年12月20日凌晨1时,在布什总统下达的命令之下,在参谋长联

席会议主席科林·鲍威尔将军和美军驻巴拿马运河区的南方司令部司令马克斯韦

尔·瑟曼将军的联合指挥下,以“正义事业”为代号,美国出动南方司令部所属

部队和从美国本土空运的陆军第7步兵师、空降师、海军陆战队,并首次出动8架

F-117A隐形战斗机,向一个只有220万人口的小国──巴拿马发动突然袭击,并予

以占领。[8]在此次战役中,根据布什总统的命令,美军将巴拿马政府首脑、国防

军司令诺列加将军抓到美国,交美国法院审讯、判刑,投入监狱。美利坚合众国

最高法院还为此作出裁决说,美国政府有权在国外绑架外国人,对那个国家的抗

议可以不予理睬,直接在美国提出起诉。[9]诺列加将军为人品德不佳。但布什总

统之所以要大举入侵巴拿马,将诺列加捉拿到美国审判,主要是因为巴拿马运河

区战略地位重要,而这位诺列加将军又与美国对立,不愿继续服从美国的指挥棒

。大举出兵入侵一个小国,将它的领导人抓到美国审判,完全剥夺这个国家的主

权,如此赤裸裸的霸权主义行径,在“美利坚帝国”史上尚屑首次,在世界近、

现代史上也是空前的。



1990年8月─l991年2月,布什总统以“沙漠盾牌”、“沙漠风暴”为代号,发动

了一场大规模的海湾战争。这是一场打着“解放科威特”的旗号、表面上看来是

一场正义战而实际上是一场为从军事上重新控制海湾战略要地及其石油资源的、

地地道道的非正义战争。拙着《叁说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危机》已经对这

场战争的性质作了若干具体分析,[10]此处就不复述了。按照《纽约时报》关于

从1898年美西战争以来美国的发展经历了叁个“帝国”阶段的观点,按照该报关

于这叁个阶段的分期,“美利坚第叁帝国”的基础主要是由布什政府打的这一场

海湾战争奠定的。



1991年2月22日,即在海湾战争的“沙漠风暴”阶段即将结束时,合众国际社在一

条从华盛顿发出的电讯里就说过:“布什总统将以‘战争总统’的称号而名垂青

史”。《洛杉矶时报》在评论布什总统时也说:“在准备使用武力作为国家政策

的一种标准工具方面,他超过了本世纪以来的任何一位(美国)总统。”[11]



然而布什总统并不是只有对外使用武力这一手。



早在1990年4月18日,即在海湾战争的“沙漠盾牌”阶段开始的3个多月以前,布

什总统在回答《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记者的提问时,就曾经宣称:“我希望成为

一个帮助巩固全世界正在出现的民主变革的总统。”在回答关于“共产主义队伍

正在溃散、我们的新作用是什么”的问题时,布什总统说:“我们的新作用是继

续在全世界提出人权和民主的标准”。[12]



这就说明,他是文武两手同时并用;这也说明,“美利坚第叁帝国”运用“橄榄

枝”与“箭”同时并举的战略,主要是从布什政府时期开始的。



现在说克林顿政府时期。



本章上一节已经提到,在原南斯拉夫联邦境内历时5年的内战,其火种由布什政府

开始播下,然而它主要是由克林顿政府点燃的。本章上一节提到,以克林顿政府

为首的北约曾先后多次大规模轰炸波黑和克罗地亚境内的塞族控制区,其中包括

1994年2月-9月轰炸波黑塞族部队,1994年11月轰炸克罗地亚塞族阵地,1995年5

月再次轰炸波黑塞族阵地,1995年8月再次轰炸克罗地亚塞族部队,1995年8月─

9月再次对波黑境内的塞族阵地实行空袭。



1996、1997、1998年,对伊拉克先后3次以“沙漠打击”、“沙漠惊雷”、“沙漠

之狐”为代号,实行空中轰炸或军事威胁,至今仍未停止。



1998年8月20日,克林顿总统下令对阿富汗和苏丹实行空袭,名曰打击“恐怖组织

基地”。事后证明,至少是对苏丹的轰炸是炸错了。情况没有搞清楚,就轻率下

令对一个主权国家实行轰炸,充分暴露了美国统治集团的霸权主义面目。难道一

个主权国家,一个联合国成员国,是美国想轰炸就可以轰炸的吗?是谁授予了克林

顿政府这种权力?难道这还不是“美利坚第叁帝国”的对外侵略野心的恶性膨胀

吗?



如本章上一节所述,以克林顿政府为首的北约从1999年3月24日起对南联盟实行了

历时79天的狂轰滥炸。



除上述内容以外,还有必要提一下美国中央情报局长期在国外从事的颠覆活动,

也就是隐蔽战线上的对外战争。此事不拟细说,只提一提举世周知的几件事。这

就是中央情报局, 1953年在伊朗颠覆摩萨台政府,1973年在智利颠覆阿连德政

府,1966─1996年在危地马拉幕后策划了历时31年的大屠杀(这历时31年的后一个

事件特别残酷,在危地马拉被称为血腥年代,一共屠杀了20余万人。[13]就这几

件事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中央情报局对南联盟所从事的秘密分裂、颠覆活动,不过是其中最新的一例。



“美利坚第一、第二、第叁帝国”的这一段对外征战史(包括暗中颠覆外国合法政

府史),除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一次以外,其余全部是侵略战争,非正义战争。

作者:随便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随便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418255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