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哪敢再称中日韩三足鼎立——13年六大围棋赛事综述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哪敢再称中日韩三足鼎立——13年六大围棋赛事综述   
资料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129

经验值: 5282


文章标题: 哪敢再称中日韩三足鼎立——13年六大围棋赛事综述 (1590 reads)      时间: 2001-12-21 周五, 上午12:11

作者:资料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哪敢再称中日韩三足鼎立

——13年六大围棋赛事综述



http://sports.sina.com.cn 2001年12月19日13:18 中体在线



从发明者到追赶人



说起围棋,人们都知道这是中国人发明的一种智力游戏,这一游戏因为带有很强的竞技性和艺术性而被东方人喜爱和推崇。围棋从中国传到近邻日本的数百年后,日本将围棋艺术推进了一大步,取消了“座子”制,这一改进让人们在布局就展开自由思维的翅膀,而重要的是,这一改进也标志着日本对围棋理论的贡献。在日本对围棋进行了改进后,中国一直

到清朝末年还在下“座子”式的围棋,无疑,中国远远落后于日本了。这对于围棋的发明者中国是很痛苦的,这一痛苦的经历折磨了几代中国棋界人士,好在经过努力奋斗,中国终于在1985年举行的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上一举战胜了日本,也是从这一胜利开始,中国的水平快速提高,虽然还处于追赶日本的状况,但因为在1985年以后的几届擂台赛上连胜,可以说世界棋坛已经进入了中日的对抗时代。



日本的短暂辉煌



中国棋手在擂台赛上打败了日本,日本已经不能小看中国棋手了,但这并不是说中国已经有了可以同日本平起平坐的实力,因为,客观的说,当时日本人还是更重视国内高奖金的比赛。



中国棋手的水平到了可以与日本棋手一争高低的地步了,而这时,中国的经济也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围棋的竞技性也要求中、日围棋高手分出个胜负,世界级的比赛应运而生了。



1987年,中国台北的应昌期准备筹办一个“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奖金之高前所未有。作为当时的围棋老大,日本人不愿率先主办世界比赛的名声让别人得到,于是,由日本人出资举办的“富士通杯”世界职业围棋赛,后发先至,抢先于1988年举办了第一届的赛事。从此,轰轰烈烈的世界围棋争霸战开始了。主要由日本、中国、韩国参战的世界级比赛,日本棋手在开始的几届“富士通杯”中表现极好,连续五届夺走了冠军,确实体现了“老大”的实力。日本人在围棋世界上走到了辉煌的顶点,但,这一辉煌是短暂的,一个更具“围棋头脑”的对手——韩国崛起了。



富士通——日韩争锋



本来为了中日围棋手一争高下而举办的“应氏杯”比赛让“富士通杯”比赛抢去了世界第一的名头,这个由日本出资举办的比赛冠军为10万美元,而比赛也果然没有肥水流到外人田。“富士通杯”的第一届共有5个国家的16名参加,其中日本有小林光一、加藤正夫、武宫正树、赵治勋、林海峰、白石裕、今村俊也7人,中国则是聂卫平、马晓春、曹大元、俞斌,韩国是曹薰铉、徐奉洙、张都轸。另外两个名额给了欧洲和美国。富士通比赛采用一局单淘汰制,赛前人们看好的是当时日本第一人小林光一。如果说日本人有对手的话,那么第一个就是中国的聂卫平,因为聂卫平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的辉煌让人感觉聂卫平也是世界冠军最有力的争夺者。第二个让日本人感到威胁的人物就该数到韩国的曹薰铉了。



1988年4月2日,首届“富士通杯”的第一轮比赛在日本东京打响,比赛前几轮的进程正如人们所预计的,日本小林光一淘汰了曹薰铉,林海峰淘汰了韩国的徐奉洙。只是半决赛的结果有点出人预料了,两位被当时认为最有希望拿冠军的小林光一和聂卫平被武宫正树、林海峰淘汰出局了。武宫正树曾经多次被小林光一打败,几乎是见了小林光一要打哆嗦的人,小林光一的出局让人感到意外。而中国聂卫平的失利同样让人感到意外,因为林海峰虽然厉害并且在日本曾经辉煌一时,但毕竟属于“过气”棋手,而不幸的是,这位棋手的绰号叫“二枚腰”,意思就是很难将他打倒,聂卫平没能打倒他。



这一届的冠军是武宫正树,亚军是林海峰。虽然结果有点出人意料,但日本人还是满足的,毕竟冠军没有跑到外人的口袋中。这种情况持续了五届,日本棋手可谓对得起赞助商。但在1993年的第6届比赛中,韩国棋手包揽冠亚军,刘昌赫战胜了同胞曹薰铉获得冠军,终于打破了日本人对这一比赛冠军的垄断,从此,韩国在中日韩三国争霸中开始扮演强者的角色。到2001年举办的第14届“富士通杯”比赛,日本和韩国获得的冠军数已不相上下,所以这一比赛应该说是日韩在争锋,而中国处于望尘莫及的地步,马晓春仅在1995年战胜小林光一获得了一次冠军。



应氏杯韩国四大天王轮流坐庄



虽然被“富士通杯”抢去了一些风头,但1988年举办的第1届“应氏杯”还是以四年一届、冠军奖金40万美元和贴8点的新算法以及决赛采取五番胜负吸引了棋手的目光。共16名棋手参加第1届比赛,唯一的韩国棋手曹薰铉在第2轮比赛中以1又6分之5点战胜了日本小林光一。韩国棋手的这一胜利理所当然地引起了轰动,当时的媒体评价:从棋的质量上看曹薰铉下得很好,也许是我们对这位汉城棋手了解得还不多而不知道他的厉害。



胜了小林光一后,曹薰铉继续向世人展现了他的实力,在决赛中,他在1比2落后的情况下连胜两场,最终以3比2战胜了中国棋圣聂卫平。曹薰铉的胜利不仅使自己获得了40万美元的奖金,重要的是掀起了韩国的围棋热潮,中日两强争霸的格局变成了中日韩三足鼎立。



早就提出办比赛就是希望中国棋手得冠军的应昌期,在第2届比赛还没进行就因为江铸久而同中国围棋协会产生了严重分歧,中国棋手最终没有参加本届比赛,而韩国棋手在这四年中飞快地成长并强大了起来,与曹薰铉在国内就是老对手的韩国棋手徐奉洙争服了日本大竹英雄,捧得了第2届冠军奖杯。在1996年和2000年的第3、第4届比赛中,刘昌赫、李昌镐分别击败日本依田纪基、中国常昊继续将“应氏杯”收为韩国棋手所有。巧合的是,四届“应氏杯”,韩国的四大天王竟然是轮流坐庄。这恐怕是应昌期老先生在创办这一比赛之初所始料不及的,“应氏杯”成了送给韩国人最好的礼物。



三星杯LG杯韩国棋手作秀



1996年,李昌镐拿下了第9届“富士通杯”冠军,刘昌赫也将第3届“应氏杯”的冠军收在自己的名下。这一席卷之势在韩国国内的影响绝对不亚于曹薰铉早在1988年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也就是在这一年,由韩国人出资举办的“三星火灾杯”和LG杯世界围棋棋王赛先后登上了舞台。



“三星火灾杯”比赛的冠军奖金同“应氏杯”一样也高达40万美金,但“三星火灾杯”是一年一届。这一比赛设有预赛,所有棋手都可以参加预赛,从预赛打进本赛。第1届的本赛很让韩国人兴奋,16强中韩国棋手占了绝大部分,中国棋手仅刘小光幸存,而日本也好不了多少,仅剩小林光一和依田纪基。这届比赛唯一让韩国人“表演”不够充分的是,刘昌赫在决赛中以1比2负于依田纪基。而从第2届开始到去年的第5届都是韩国人自己将冠军揽在手里。在这个舞台上,韩国人作秀般进行了充分的表演。



与“三星火灾杯”同年创办的LG杯世界棋王赛的经历与三星杯很相近,已进行完的5届比赛只“分”给日本和中国各一次冠军,还未比完的第6届比赛,韩国人又当仁不让包揽了四强,冠军早早落入囊中。



春兰杯--希望与无望



看着日本和韩国纷纷出资举办世界比赛,中国也不能无动于衷。1998年12月,第1届“春兰杯”比赛亮相北京,在这届比赛中,常昊在四强赛中负于曹薰铉,中国棋手与决赛“绝缘”,冠军又落在了韩国人的手上。



第2届比赛对中国来说是很振奋人的,马晓春在第2轮战胜了李昌镐、小将彭荃淘汰了刘昌赫;第3轮小将孔杰又将上届冠军曹薰铉淘汰出局。但还是在最后,中国马晓春没能留住“春兰杯”。第3届比赛的决赛是在韩国人刘昌赫与日本人王立诚之间展开的,已举办的3届赛事,韩国人两次问鼎,日本人一次夺魁,惟独没有中国的事。



“春兰杯”的举办当然是希望中国人拿冠军,春兰集团与中国围棋协会的协定也是签了三年,据悉,从第4届开始,双方的合同也将采取一年一签的办法,对中国棋手抱有希望的春兰集团经过三年的比赛,似乎感到了无望。



大赛托起李昌镐



回顾这些世界级的大赛,有一个细节应该引起注意,那就是,当今世界第一人李昌镐就是在这些比赛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1989年,13岁的李昌镐第一次参加“富士通杯”,结果在第1轮就被中国台北棋手王铭琬淘汰出局,这时的李昌镐当然还是很嫩的。第2年的第3届富士通,李昌镐首轮淘汰了中国台北棋手彭景华,在第2轮中将前两届冠军武宫正树斩于马下,显示了少年英雄本色。在第3轮比赛中,李昌镐没能度过小林光一的关口,被淘汰出局。1991年第4届比赛,李昌镐作为种子棋手直接进入第2轮,刚刚上场的李昌镐被马晓春阻住了前进的道路。第5届比赛,李昌镐第1轮就负于中国车泽武,让中国棋界着实兴奋了一下,连日本读卖新闻也用很大的标题来报道“无冕之王”李昌镐的失利。



从这下失败的记录中可以看到李昌镐也并非一冒头就天下无敌,在后来的比赛中李昌镐三次负于周鹤洋也是一个证明。但也正是这下比赛,勤奋努力让李昌镐一步步走上了世界第一人的位置。反观中国年轻棋手,也有偶尔在世界大赛中冒头的机会,但绝没有像李昌镐那样能不断进步的,这一点是不能全用“李昌镐是天才”来当借口的。



中国仓库羞涩



20世纪80年代,当中国还处于追赶围棋老大日本的时候,一种积极向上的气势让所有的中国人都能感受到棋盘上每胜一场的震撼,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这种积极向上的气势慢慢被蓬蓬勃勃的韩国取而代之了。曹薰铉第一届“应氏杯”夺魁,顿时成了韩国的民族英雄,他在韩国掀起的围棋热潮远比聂卫平在中日擂台赛上给中国带来的热潮持久。



屈指算算,中国棋手在如此多届数的比赛中,仅仅有三次世界冠军的成绩,马晓春的两个世界冠军,其中一个还是在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的“东洋证券杯”上所得。再有俞斌的第4届LG杯。中国棋界还一个遗憾是第4届“富士通杯”决赛钱宇平的因病退出,这次的退出不仅使中国失去了一位优秀的棋手,还让中国可能增添一项冠军的希望落了空。



在围棋竞争中,中国的仓库很羞涩。



中国棋界包括媒体,都期待中国出个李昌镐,好使我们能不再“羞涩”,然而进一步反思却可以发现,中国现在已没有了像中日围棋擂台上时胜利所能带来的“震撼”,只有不断输了棋的无奈。



从历届比赛的成绩不难看出,正是这些比赛造就了韩国围棋的成就。不难发现,新千年一开始,韩国的优势似乎更为显著,从2000年到现在,所有世界级比赛的冠军都是韩国人的,更有一些比赛被韩国人包揽了四强。



世界围棋,韩国所得最多,受益最大。 (周影)



历届富士通杯前四名



第一届 1988年 武宫正树 林海峰 聂卫平 小林光一

第二届 1989年 武宫正树 林海峰 曹薰铉 徐奉洙

第三届 1990年 林海峰 聂卫平 小林光一 曹薰铉

第四届 1991年 赵治勋 钱宇平 王立诚 小林光一

第五届 1992年 大竹英雄 王立诚 刘小光 马晓春

第六届 1993年 刘昌赫 曹薰铉 加藤正夫 淡路修三

第七届 1994年 曹薰铉 刘昌赫

第八届 1995年 马晓春 小林光一 刘昌赫 赵治勋

第九届 1996年 李昌镐 马晓春 小林光一 刘小光

第十届 1997年 小林光一 王立诚 马晓春 周鹤洋

第十一届 1998年 李昌镐 常昊 刘昌赫 彦坂直人

第十二届 1999年 刘昌赫 马晓春 小林觉 赵治勋

第十三届 2000年 曹薰铉 常昊 睦镇硕 小林觉

第十四届 2001年 曹薰铉 崔明勋 林海峰 周俊勋





应氏杯冠亚军



第一届 1988年8月-1989年9月 曹薰铉 聂卫平

第二届 1992年7月 徐奉洙 大竹英雄

第三届 1996年4月-10月 刘昌赫 依田纪基

第四届 2000年4月-2001年3月 李昌镐 常昊





三星火灾杯冠亚军



第一届 1996年 依田纪基 刘昌赫

第二届 1997年 李昌镐 小林觉

第三届 1998年 李昌镐 马晓春

第四届 1999年 李昌镐 赵善津

第五届 2000年 刘昌赫 山田规三生

第六届 2001年 曹薰铉 常昊





LG杯冠亚军



第一届 1996年 李昌镐 刘昌赫

第二届 1997年 王立诚 刘昌赫

第三届 1998年 李昌镐 马晓春

第四届 1999年 俞斌 刘昌赫

第五届 2000年 李昌镐 李世石

第六届 2001年 决赛尚未进行,但四强都是韩国人,冠军已入韩国人囊中。





春兰杯冠亚军



第一届 1998年 曹薰铉 李昌镐

第二届 1999年 王立诚 马晓春

第三届 1998年 刘昌赫 王立诚





东洋证券杯前四名



1992年 第三届 李昌镐 林海峰 曹薰铉、赵治勋(并列)

1993年 第四届 李昌镐 赵治勋 聂卫平、曹薰铉(并列)

1994年 第五届 曹薰铉 依田纪基 聂卫平、刘昌赫(并列)

1995年 第六届 马晓春 聂卫平 曹薰铉、山城宏(并列)

1996年 第七届 李昌镐 马晓春 曹薰铉、赵治勋(并列)

1997年 第八届 曹薰铉 小林觉 李昌镐、金荣桓(并列)

1998年 第九届 李昌镐 刘昌赫 俞斌、柳时熏(并列)





(东洋证券杯赛前两届为韩国国内赛事,从第三届起成为世界大赛,1998年后该赛事停办)



赛制及奖金



比赛 时间间隔 决赛贴目形式 决赛番棋 冠军奖金

富士通 一年一届 黑棋贴5目半 一局制 1500万日元

应氏杯 四年一届 黑棋帖8点(相当于7目半) 五番棋 40万美元

三星杯 一年一届 黑棋贴6目半 三番棋 40万美元

LG杯 一年一届 黑棋贴6目半 三番棋 200万人民币

春兰杯 一年一届 黑棋贴5目半 三番棋 120万人民币





背景资料



六大个人赛事数据统计



世界6大围棋个人赛事共产生了39个冠军。其中,富士通杯产生了14个冠军,应氏杯产生了4个冠军,三星火灾杯产生了6个冠军,LG杯产生了5个冠军,春兰杯产生了3个冠军,东洋证券杯7个冠军。这39个冠军分别为中日韩三国瓜分,其中中国获得了3个、日本获得了9个、韩国获得了27个。



在所有6大赛事中,中国共进入决赛16次,取得了3胜13负的成绩。在16次决赛中,与日本棋手决赛2次,成绩为1胜1负,与韩国棋手决赛13次,成绩为1胜12负,中国棋手决赛1次。从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与日本的对抗打成了平手,与韩国则完全处于劣势。



2001年5大赛事的冠军均为韩国人夺得,2001年第六届LG杯决赛尚未进行,但四强都是韩国棋手,冠军已入韩国人囊中。



个人冠军数排名:

1、李昌镐韩国13次

2、曹薰铉韩国8次

3、刘昌赫韩国5次

4、王立诚日本2次

5、武宫正树日本2次

6、马晓春中国2次

7、俞斌中国1次

8、林海峰日本1次

9、大竹英雄日本1次

10、赵治勋日本1次

11、小林光一日本1次

12、依田纪基日本1次

13、徐奉洙韩国1次



作者:资料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资料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918297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