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我读邹谠论八九文,并略说八九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我读邹谠论八九文,并略说八九   
大汉子






加入时间: 2004/03/12
文章: 2453

经验值: 5


文章标题: 我读邹谠论八九文,并略说八九 (230 reads)      时间: 2003-4-05 周六, 上午8:51

作者:大汉子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早就读过邹先生论20世纪中国政治的那本论文集(香港牛津出版社出版),论八九文正是其中的一篇。的确,正如许多人曾经指出的,这篇文章若不可说是有关八九的诸多研究文献中最好的一篇,起码也是最好的文章之一。其最为鲜明的一个特点,是参照20世纪中国政治的基本运作模式,对八九民运的全部政治进程作出了相当精辟的概括和分析,进而从国家与社会两者之间关系的角度,指出了导致此类悲剧在20世纪中国重复发生的一般根源。

不过我总觉得,邹先生毕竟是局外人。一方面,他对八九前中国政治局势的了解极其有限;另一方面,他又不可能不带有西方式政治-社会观念的先入之见,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中国激进知识分子的言说的影响。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的眼光。这主要表现在:他认为,避免当时那场悲剧的唯一且可行的途径,就是学生接受知识分子们的劝告,与党内改革派达成妥协。我以为,这种观点未免失之主观和肤浅。因为按照他的这种说法,第一,似乎学生与执政党及其政府之间的冲突,已然成为决定当时整个事变进程和最后结局的关键;第二,他显然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当时那些对广场上的激进学生可能具有某种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几乎全都是学生们的“激进精神的导师”。

我与邹先生的一个根本分歧在于:我认为,89年那场运动及其结局,虽然有其社会的原因,但决定那场事变进程和最后结局的主要根源,则是中共内部的矛盾。不过笔者懒得花那份功夫详细论述自己的这种观点,这里只想略述以下几个要点:

1)自88年下半年起,“倒赵”已开始酝酿,到那年年底,倒赵之势已然基本形成。

2)许多人都在呼唤中国的戈尔巴乔夫和叶里钦,其实胡耀邦就是中国式的戈尔巴乔夫,而赵紫阳则是中国式的叶里钦。他们的相继失败表明,在中国的政治生态下,戈和叶那种改革的方式和道路根本行不通。换言之,即使没有八九风潮,赵也必定会垮台;八九运动只不过加速了他垮台的过程。

3)89民运的全部进程,其实主要是此前党内矛盾的继续和发展,它之所以会发展到那么大的规模,采取那种方式,导致那么悲惨的结局,乃是党内两种势力和一直得到西方的鼓励和支持的前卫知识界与激进学生共同参与,相互影响所造成的结果,基本是中国改革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个环节或“宿命”!

4)八九悲剧的一个基本教训是:学生先管好与学生有关的事,再也不要搞社会政治运动!

作者:大汉子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大汉子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08633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