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旧文重贴】无可替代的母子之情 |
 |
马悲鸣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5898
经验值: 57789
|
|
|
作者:马悲鸣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旧文重贴】无可替代的母子之情
马悲鸣
人世间一切情感之中,母子之情乃是第一位的。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母子之情不是人类独具的,而是从动物界延伸过来的感情,因此是最基本的感情。一头母兽如果不知道疼爱自己的幼子,那么必将导致幼子的夭折。夭折的幼子自然无法完成它这一代的遗传任务而“绝户”。所以,基因里没有怜子天性的母亲,她那套基因就无法遗传下去。反过来说,凡是现在活着的人或者动物,他们一系列的母系长辈全都具有充分保证遗传的母爱。
人类所特有的,如朋友、兄弟姐妹和父子之间的感情,还有忠君爱国之情,都来自后天。比如当初没有国家君王时,何来忠君爱国?唯独母爱来自先天的激素分泌。来自激素分泌的爱还有男女之间的情爱。但情爱原则上说可以自由选择不同个体,否则人类就不会有那么多爱情故事和通奸罪行了。唯独母爱无法自由选择不同个体。不管生下来的是天才还是白痴,是爱丝美尔拉达还是卡西莫多[1],激素都决定了这位母亲只爱她自己生下来的那个婴儿。不管人畜,概莫能外。
世间一切人际关系都可以强行割断,唯独母子之情无法割断。仔细说来,儿子失去母亲尚不是最大悲哀;母亲失去儿子,才是最大悲哀。因为幼儿的理智和情感尚未发育完全时,失去母亲还有可能找到不错的替代养母。而母亲的理智与情感俱全,失去子女则无可替代。不身历其境者,无法体会到那种“你就是把天下的黄金都赔偿给我,也无法买回我儿子的命!”式的个中感受。一旦失去子女,什么策略,什么牺牲,什么崇高,统通是文人墨客的胡诌。没有比失去儿女更痛彻心脾的了。祥林嫂的失子之痛,难以名状。外人先还是给些同情,后来却避之唯恐不急。
六四镇压五周年之际。《新闻自由导报》上发表了一篇《六四受难者寻访录·序言》。作者丁子霖是六四死难者蒋捷连的母亲。在这篇序言里,丁子霖女士说:“世界上的道理千条万条,但我只相信一条;在我们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中,人的生命是最最宝贵的,其他失去了都可以弥补,唯有失去了生命不能弥补。因此,凡是把人的生命当赌注、当儿戏的所谓‘道理’,我都不能认同。”
是谁在拿别人的生命当赌注呢?六四被捕的姚勇战先生在甫离国门时就说。广场上的学生领袖们“不惜拿广大同学的生命作民主运动的赌注,把学生们的血肉之躯推向了坦克车底下。”
开枪之前说:“只有天安门广场被血洗,血流成河时,人民才能擦亮眼睛。”开枪之后说:“我就是要逼共产党开枪,这样才能唤醒人民对它的幻想。”这样的总指挥不是在拿别人的性命下赌注,又是什么!
丁子霖女士还讲:“但我要说:如果你是一个对历史负责的人,就至少要面对运动的后果敢于承担。我不能期望杀戮者忏悔自己的罪孽,但我有权要求运动的发起者,尤其是运动的领袖们对运动所带给民众的苦难负起道义责任。”
此话令我这个铁石心肠的冷眼旁观者也得低下头来。外人,包括笔者在内,不管说什么都是无关痛痒,除了挑上一担子同情之外,不可能再有别的了。
不知那些为了自己的英雄业绩,不惜拿别人的性命当儿戏,并至今不肯认帐的当局者,将如何面对这位失去儿子的母亲。
------------------------------------------------------
[1]雨果小说《巴黎圣母院》里的两个失去母爱的美女和丑人。
作者:马悲鸣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