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中国在伊拉克利益知多少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中国在伊拉克利益知多少   
飞云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072

经验值: 434


文章标题: 中国在伊拉克利益知多少 (277 reads)      时间: 2003-3-28 周五, 下午11:01

作者:飞云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中国在伊拉克利益知多少



正在进行的伊拉克战争牵动了全球经济的脉搏。尽管战前不确定性因素的消除在股市和油价方面都有了好的表现,但变数时刻存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位前首席经济学家日前指出,有关战争的舆论带来油价的大幅上扬导致全球经济增幅下降了0.5个百分点。就今年而言,经济活动总值将减少3750亿美元。



  虽然专家们在谈及战争对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影响时见仁见智,但对于中国在伊拉克的直接利益存在人们已达成基本共识:石油、欠款以及那些走在半路的工程将成为中国在这场战争的最为直接的牺牲品。





  中东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石油来源地。1996年12月,联合国“石油换食品”协议出台后,伊拉克石油出口受限的局面有所改善。中国从伊拉克的石油进口稳步增加,居于其石油出口的第三、四位,2002年达到50多万吨,占全年总进口量(7000万吨)的0.78%。与伊拉克息息相关的中东其他国家是中国主要的原油来源,据统计,中国石油的50%到60%从中东进口。美英等国对伊拉克发动的战争将使美国对伊拉克乃至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进一步加以控制。





  “石油换食品”协议签定后,经济廉价的特性使中国商品在经济紧张的伊拉克备受青睐,这里随处可见中国的VCD、服装和卡车。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在此承包了工程,有些工程规模甚至达到上亿美元。





  在这些公司中,海湾战争前提供劳务和承包工程、后转做农业机械设备贸易的中国建设工程总公司可以说同伊拉克渊源最深。作为第一家进入伊拉克市场和在海湾战争前业务规模最大的公司,它在海湾战争中的损失也最为惨重。1996年又是重返伊拉克的首家公司。





  除其以外,据有关资料显示,还有很多企业在伊拉克有项目。比如:中国海外工程总公司,在海湾战争前有工程承包;江苏省建筑工程总公司,在海湾战争前承包有4家医院,它们是提格里特医院、阿马拉医院、库特医院和拉马迪医院,涉及金额达300万美元左右;中国路桥集团,海湾战争前有伊拉克摩苏尔五桥等工程,设计金额达7700万美元;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海湾战争前有桥梁、劳务、公路项目,涉及金额高达10亿美元左右;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伊拉克摩苏尔水电站项目;中国冶金设备总公司,冶金工程项目;四川东方电机厂,尚未开始建设的电站项目,涉及金额10亿美元;上海电气集团,4台液压挖掘机20台推土机,涉及金额1700万美元;江苏国际经济合作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巴格达地下电缆工程;中国航空进出口总公司;中国铁路通讯信号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阿赫达卜和拉菲丹两个油田开采项目(尚未动工)石油管道建设;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石油贸易;森特高科技公司;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服装贸易;中国一汽集团公司,1999年到2002年除轿车外的3000多辆各种汽车,涉及金额1亿美元;哈尔滨轩辕集团,50台内燃机车,涉及金额7000万美元。中国医保进出口总公司,1997年开始药品出口;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电站建设项目,2亿多美元;中房集团总公司,隧道项目。





  当然,这并不是在伊拉克的中国公司的全部。据悉,从1996年底至今,中国公司在伊拉克签订了40多亿美元的合同,已经执行的有10亿美元左右。





  战争的爆发给这些项目带来坎坷的命运,其中有多少能够在将来顺利完工还是一个未知数。而且,战争结束后,美国垄断下的伊拉克市场,中国企业的重新进入将异常艰难。





  欠款是这些同命相连的中国公司心中永远的痛。中国是近年来仍与伊拉克保持贸易关系的国家之一,但由于联合国的经济制裁,伊拉克可供出口的物资有限,中国的所有顺差几乎都转化为债务。再加上中国方面的投资及政府贷款,伊拉克欠中国的外债不在少数。还款之日却遥遥无期。从1986年两国签订延期贸易协议至今,伊方已欠我方13.46亿美元,其中贸易欠款4.66亿美元,劳务承包欠款8.8亿美元。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为例,在海湾战争中它的工程欠款高达5亿多美元。在当时中国同伊拉克达成的项目延期付款框架协议下,该公司的索赔道路充满泥泞。尽管对因欠款无法按期偿还银行贷款的企业,中国采取“不加息、不罚息、不停贷”的优惠政策,但仍难以将企业从难以为继的困境中拯救出来。倘若伊拉克政权真的变更,伊拉克所欠中国债务很有可能会化为泡影

作者:飞云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飞云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918813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