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悲情都江堰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悲情都江堰
易大旗旧作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悲情都江堰
(573 reads)
时间:
2001-12-17 周一, 下午7:23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悲 情 都 江 堰 ◇◆◇
易大旗
天府之国,腹地──福地。每当天下扰攘、山河破碎之际,它似乎总是孤零零
的一个异数,为这个蓬头垢面、遍体鳞伤的民族保存着最后一点元气。直至本世纪
中叶,外寇入侵,狼烟大举,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危急关头。天府之国再次
显示了她的荫庇法力,“天欲坠,赖以柱其间”,中国人构成的血肉长城,横亘在
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挡住了日寇的最后一次冲锋。
四川,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盆地。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就是从天府之国泄出,汇集了灵秀山川的多股支
流,雄阔而奔放。四川境内的长江水流量,已占去长江总水流量的一半。
当川粮、川油、川猪源源不断地往外输出,人们不由得联想起天府之国的优质
水土及完备的水利灌溉系统。
鲧和禹父子,或是上古神话中虚构的人物,而两千年前的李冰父子,却是历史
上真实的英雄。他们设计和建筑的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一举降伏了滔天洪水,化
害为利,灌溉滋润了万顷良田──它比神话更为瑰丽。
世界上的文化奇迹之一,古罗马帝国的尼姆水槽饱历沧海桑田之变,仅余三百
米残骸。
古埃及人以超卓的智慧引导尼罗河税灌溉农田,曾建立了一个物阜民丰的大帝
国,如今那些奇巧而精确的导流水渠已被埋进大沙砾之中。
只有两千岁高龄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依然象一棵生机盎然的常青树。江渚上那
尊手捧宝瓶、脚踏洪波的李冰塑像,先后已有一百多个国家、地区的专家学者及国
家元首前来瞻仰朝拜。
都江堰──活着的历史。
⊙ 白发渔翁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1949年,都江堰水利枢纽的灌溉面积是288万亩农田;四十多年来几经
改造,至九十年代年,都江堰的灌溉面积已超过一千万亩农田。仅宽20米的“宝
瓶口”,就是天府之国的总输出口。
人们游览都江堰,在离堆公园的南桥上品尝四川特有的盖碗茶,总看得见泯江
来水簇拥着根根飘木,这都是砍伐自泯江上游山林里的参天古树。本地人自记事起
至两鬓秋霜,早已看惯了这一情景,似乎也平淡无奇。
然而,泯江上游的来水不知不觉地已从三十年代的174·1亿立方米,减少
到八十年代的142·4亿立方米。就算仅依这一递减率(平均每年减少0·62
亿立方米),再过半个世纪,都江堰流量只有现在的一半;倘情况更恶化,下个世
纪后半期,都江堰将和古罗马、古埃及的文化遗迹一样,二千年的矜荣终于萎缩为
一道小泥沟,变成仅共后人凭吊嗟叹的一段岁月流痕了。
都江堰的来水源自泯江,泯江来水源自上游山林的雨水和融雪。以林业专家的
科学折算,每5万亩森林的保蓄水量相当于一座100万立方米的水库。但是泯江
上游的森林覆盖率已从1949年的百分之三十二下降到百分之十四点死,以目前
的采伐速度,至本世纪末,泯江上游的森林将全部砍伐净尽!
近三十年,泯江上游的伐木面积是500万亩,相当于100座百万立方米水
库的保蓄量。有如此之多的防旱防涝、自我调节的“绿色水库”被毁,都江堰水流
量的锐减也就势在必然了。
⊙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从位于灌县的都江堰溯流而上,过去都是原始森林,四十年代曾是生物考查的
热点。抗战期间因全国的知识精英大半荟萃四川这大后方,故当地的水文、地质、
生物等科目,得到了较深入的考察。当时的考察队曾到达过接近泯江源头的松潘,
还几度被山贼所劫持。关于这一带的科学考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字资料,也揭
开了所谓“美女谷”的神秘传说之谜底。
传说中的美女谷,山林茂密,商旅过客在那歇脚,竟然看不到一个老太婆。六
十多岁的山寨婆婆满头乌发,满口白牙,望之不过四十,难得的是身条子好,脸色
又红又白,那里的姑娘少妇更是粉嫩粉嫩的,如山谷里的王妃杜鹃一般娉婷姣好。
那里的酒香茶甜,山泉连骡马饮了都长精神。这个美女谷,其实就是汶川到茂汶之
间的几处小山沟。以现在的科学观念去看,那里的原住民的生存环境属于最佳。因
为灌县及成都一带湿度大,日照少;而泯江源头一带的松潘、南坪干燥而日照强烈
,无论男女的双颊都会晒出两块“高原红晕”。只有居中的美女谷干湿适度,深林
茂密,原住民就一个个出落得水灵灵的。
然而,当1981年长江上游暴发特大洪水,将四川盆地注满了泥沙。国家再
次组织多种科目的考察队踏勘众多江河的源头。其中泯江这一路再也找不到传说中
的美女谷了。
考察队的车开进一道干热河谷,以前无去路,竟有七八十辆汽车被山谷滑坡的
泥石流堵塞在这里。两边的秃山只长着稀稀拉拉的白茅草,日头热毒,毫无遮拦地
倾泻下来,河谷中气温高达七八十度。而汽车收音机里正播放新闻:川东连降暴雨
,多处公路塌方……到晚上,寒气袭人,被堵塞在汽车里的乘客都冻得嘴唇乌青。
然而,考察队与谷中的土著民聊天,才晓得原来这就是当年的“美女谷”!
当地人说,现在的名称已变了,过路的司机、旅客把这里称为“火烧岩”、”
黄风谷”,因为刮起风来,沙尘蔽日,下起雨来,“一川碎石大如斗”……。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美女谷所在的茂汶现已成为干热河谷的中心地带,五十年代平均风速为2·1
米/秒;七十年代已增至4·0米/秒。刮大风的次数在五十年代每年两次;七十
年代增至每年344次──几乎每天都刮大风!到了八十年代,风已不分昼夜地刮
,因为据测定每年刮大风是400多次。
位于干热河谷边缘的黑水县,五十年代无旱灾,七十年代七次旱灾,全县一百
二十三个自然村,有二十九个村严重缺水。泯江源头的弓杠岭,五十年代常常大雪
封山,积雪厚达一米以上,如今冬季积雪仅为0·4米。
显见得,泯江上游森林面积的萎缩,已极大地影响了这一地区的小气候。
当1986年四川省野生动物考察队抵达泯江之源弓杠岭时,发现满山都是斧
锯之声。大规模的砍伐山林行为令人愕然不止。考察队在弓杠岭道班休息时,一位
林业工人居然拎着一只他亲手射伤的、奄奄一息的金鹰向考察队兜售。客人告诉他
:我们是来考察野生动物资源的。那工人不解道:这不就是找你们来买这只鹰吗?
四川更是“活国宝”大熊猫的栖息地。但大熊猫的数量从七十年代的二千余只
已下降到八十年代的不足一千只的危险边缘了。还有另一个数字,四川省医药公司
整个系统一年收不到两公斤麝香,是麝被赶尽杀绝了,还是麝香都被走私贩运了?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随着上游植被的萎缩,泯江水含沙量越来越大,河床迅速升高,加上长期以来
的河道的治理只顾加固加高江堤,很少花力气去淘挖疏浚河床,使得古堰乏力抵挡
洪峰,处境越加艰危。
1992年7月15日,洪峰流量2380立方米/秒──并非历史上的最高
值,却已让青城大桥桥头塌方;洪峰再往南,冲缺了王家船工地堤坝,把近千亩土
地泡进黄泥汤里,成都平原危在旦昔,以至当时的省委第一把手杨汝岱及成都市党
政官员全部顶着满天风雨亲临防洪火线,提出“保住一条线(铁路),守住一大片
(成都及川西平原)”,幸好暴雨停歇,洪峰遁去,富庶的川西平原及成都市才转
危为安。
泯江曾经在1964年暴发过6400立方米/秒的特大洪峰,比1992年
的洪水水位(2380)高得多,都江堰本身安然无恙,但卧龙地区却发生了骇人
的泥石流灾变。当年的7月22日,正在皮条河畔的核桃坪修路的117施工队傍
河靠坡搭了工棚扎营,但修路工和附近居民把山坡及山沟里的树木砍得干干净净,
使得裸露的地表饱吸了连日的暴雨,终于在一个夜雨潇潇的四更时分,巨大的泥石
流暴发了——泥浆夹着乱石,荡平草皮,撼塌危崖,连当地的一个标志“卧牛石”
也推下来……泥石流以雷霆万钧之势,铲掉了山坡,连同工棚里74名熟睡中的工
人,都葬身河底,连睁眼呼救的机会都没有!
然而,那一次“天谴”,并没让滥伐森林的人们觉醒。
⊙ 荒城临古渡,落叶满秋山
都江堰周遭地形的变化,都铭记着不同年代的狂躁、非理性的印记。
站在都江堰的索桥上,可以看到上游有一座灰沉沉的水泥墩,那就是五十年代
“大跃进”的纪念──胎死腹中的鱼嘴水电站。1958年,四川省在“多快好省
,力争上游”的喧天锣鼓声中,调集三千干部、一万民工大会战,在缺乏地质水文
调查的情况下,就展开了人海战术,轰轰烈烈地上马,工地上人龙穿梭,火把灯笼
加电灯,照得如同白昼,阵势是够壮阔了,可惜这个空中楼阁很快就成了南柯一梦
,上亿元人民币白白仍进了泯江,只留下了“三废”──废霸、废厂、废机器。都
江堰侧畔,何来一个“鱼嘴水电站”?二十世纪的中国人反远远不如二千年前的巨
匠李冰,真是夫复何言!
1971年至1972年底,举国掀起“农业学大寨”的热潮,二百万工农齐
踊跃,按大寨模式重整山河,把整个川西平原的沟渠从“长、宽、浅、弯、乱”改
造成“沟端、路直、树成行”,两年间倾进无数的血汗和财力,把悠久的历史所刻
画的自然地貌彻底革了命。但是,那十足“大寨化”的几何图形未几就被暴怒的洪
水所否决,将之一鼓荡平!
至九十年代,都江堰市又冒出怪诞的新闻。该市守着都江堰,人均拥有水量是
全国城市拥有水量的12倍。但是,都江堰自来水厂在九十年代频频告急:一号机
井断流,三号机井灌沙,二号机井水位下降。至于市内大单位的40多口井都先后
报废,地下水正以每年1·5米的速度下降,自来水厂面临停产关门的窘境。
上述种种情形无一不在继续恶化,倘若李冰再世,又怎能力拯都江堰于陆沉?
当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60万平方公里,草原沙化退化达总面积五分之一时
,我们又怎能指望都江堰不蜕变成一个久远的传说?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605556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