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 “美國沒有能打贏反恐戰爭的證明”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 “美國沒有能打贏反恐戰爭的證明”   
实话实说!!!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ZT) “美國沒有能打贏反恐戰爭的證明” (139 reads)      时间: 2003-1-29 周三, 上午12:48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美國沒有能打贏反恐戰爭的證明”



湯本



2003年1月5日,美國專欄作家詹姆斯.品可爾頓(James P. Pinkerton)在《洛杉磯時報》呼籲美國民衆要意識到“恐怖戰爭和反恐戰爭是一場自己家門前院的前綫戰爭”,他指出,“恐怖戰爭是超限戰,沒有平民概念,只有軟目標概念。”,“我們雖然聽到(政府)承諾將打贏這場戰爭,但超限戰幷非針對正規軍,而是平民,我們還未證實我們能打贏這場戰爭。”



超現戰的概念開始公開出現在美國的媒體,說明政治良知和輿論良知對事實的體認,但要成爲大衆的共識,談何容易。美國知識界的反省,也充滿危機,很容易被扣上“反猶太”的帽子,一直堅持批評猶太政治集團錯誤做法的改革党的主席布肯南(Patric Bucanon)就曾經被媒體抹黑成“爲德國納粹塗脂抹粉”等不實的攻擊。再如,美國經濟學家托瑪斯.斯塔弗爾以大量事實和數據在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說明美國對以色列巨額支持,他的研究獲得美國退休的高級軍官以及資深外交官提供資料和數字,但他們却不敢披露自己的名字,擔憂被扣上“反猶太”的帽子。



同時,反恐戰爭巨大開銷給美國政府帶來巨大負擔。2003年1月15日,白宮預算主任宣布,美國2003年財政預算赤字將增大,達到國民毛收入(GDP)的百分之三。如新建美國國土安全部,啓動資金就是380億美元,所需大量資金還在後面,預算赤字是不可避免的。但客觀的講,這樣的赤字狀態相比80年代里根政府達到國民毛收入(GDP)的百分之六,還只是小巫見大巫,不至于影響選舉民意。更何况,任何美國在國外的的軍事反恐戰爭以及在國內的反恐戰爭,都需要大量高科技軍事設備武器,大量訂單飛向軍工産業。一個無情的美國政治事實是,讓軍工産業滿意的總統競選連任,勝算的把握要大于讓軍工産業不滿意的總統競選人。



阿富汗的反恐戰爭也處于艱難狀態,隨著阿富汗副總統、旅游及交通部長被刺殺,總統和國防部長也曾險遭暗殺。阿政府領導人安全的危機,尚未解除。而卡扎爾政府實際上只控制了首都喀布爾,軍閥爲了各自利益的衝突,塔利班游擊隊的襲擊,使得2002年11月17日《時代周刊》認爲(阿富汗反恐戰爭已失去掌控out of control)。由于阿富汗與巴基斯坦有1,500公里長的邊界,美軍在去年12月開始越過巴基斯坦,進行轟炸,美軍也對認爲有“恐怖分子”藏匿的村莊進行軍事攻擊,激起巴基斯坦的一些民衆的反美情緒。



爲了打贏恐怖分子,美國中情局(CIA)正式恢復暗殺手段,但是,根據《洛杉磯時報》2002年12月報導,全球有四十多個國家都有凱達組織。但凱達組織有很多民衆保護,由賓.拉登多次公開演講,是爲了反對以色列的殘忍侵占,受到阿拉伯國家、伊斯蘭回教國家民衆的廣泛同情和支持,甚至在美國,也有“群衆基礎”,要找到他們的踪迹,暗殺成功,具有極高的難度。這四十多個國家的凱達組織大部分還在活動。因此,恐怖戰爭的自發性及人民性,必須引發美國政治良知和政策智囊進行嚴峻思考:我們在明處,他們在暗處;我們是常規戰爭,他們是不擇手段的超限戰;我們是付錢的職業軍人以及職業特工的專業行爲;他們是非專業的但是自願的人民行爲。



恐怖戰爭使美國人心恐慌,美國普通老百姓普遍感到生命的可貴,2002年嬰兒出生率達到新高。



而且,美國對外政策的一些失誤以及發動反恐戰爭的强硬手段,又導致美國國際形象的危機狀態。2002年12月4日,美國霹惠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發表了一項全球性的民意調查報告。該中心幷將這項研究耗資4百萬美元的研究報告遞交白宮。



這項調查在美國、加拿大、英國、俄羅斯、墨西哥、南韓、南非、土耳其、約旦、巴基斯坦、中國等35個國家進行,共完成38,000份問答卷,民意調查中共使用46種語言,17種方言。這項調查主要側重研究美國在世界的形象,瞭解美國新近反恐戰爭、新伊拉克戰爭以及美國政治、科技、文化對世界各國的影響力。雖然35個國家中多數國家對美國發動反恐戰爭的良好願望表示支持,但在以往有記錄的27個國家中,有20個國家對美國的好感在减少。該中心主任安德魯.克胡特(Andrew Kohut)指出:“相對來說,極少的美國人明白:美國在世界的形象已經到了多麽危機的時候。”



筆者以爲,美國的國際形象之所以處于危機狀態,幷不是被調查國家民衆不支持反恐戰爭,而是因爲布殊總統只是注重“硬手治恐怖戰爭的標”,未能大力“軟手治恐怖戰爭的本”。



2003年1月16日,布殊總統在賓州就醫療訴訟導致美國醫療系統危機發表演講,仍然强調要把恐怖主義分子的頭目抓住,繩之以法。這句話,從“911”之後,布殊總統反復强調多次,已經有一年多了,但至今尚未抓住主要的頭目和領導人。可以預估,布殊總統的反恐戰爭的强勢態度還會持續到2004年的大選。正如最近前總統克林頓所指出的:“今天的美國,一個强硬的犯錯的總統,要比一個軟弱然而正確的總統,更能受到美國人民的支持。”看來,今天的美國,即便最富有政治良知的華盛頓或者林肯復活,面對猶太族裔掌控和影響下的美國人民的民意,也不得不采取符合民粹主義的做法。在某些時候,人民也會犯錯誤,再偉大的政治家也不得不隨波逐流。而何况,由于猶太政治勢力、保守勢力及鷹派的力量仍然處于高漲之勢,喬治.布殊總統在反恐戰爭初始,所采用的原本符合美國的國情的“硬手治標,軟手治本”的雙向戰略,如今變成了美國大力“硬手治標”,以色列的大力“硬手治本”的單一戰略,這不僅將使得“硬手治標”步履維艱,也使得“硬手治本”引起反彈。硬手治本是不會有結果的,以色列首先應該無條件的停止對巴勒斯坦人血腥鎮壓和軍事侵占。



原本主張“軟手治本”的喬治.布殊總統似乎無法落實自己在2002年的“四.四”講話的建議。此講話重點强調“建巴勒斯坦國,以色列立即停止侵占的軍事行動,20萬以色列軍民撤除占領區”。而這解决中東問題最重要的三項美國新政策,却因此項政策起草人之一、總統最得力顧問之一凱琳。休斯女士在去年夏天的辭職,却因爲鷹派勢力的高漲,而被束之高閣。



回顧60-70年代的十年越戰歷史,越戰初期,越是主張越南戰爭的,越是能够當選上總統,而在越戰後期,越是主張儘快結束越南戰爭的競選人,越是容易當上總統。歷史可能發生再度循環,在反恐戰爭初期,越是主張反恐戰爭的總統競選人,越是能够當選上總統,而在反恐戰爭後期,越是主張早日結束反恐戰爭的總統競選人,越是容易當上總統。



今天,美國政界和人民仍然面臨恐怖戰爭(超限戰)的挑戰和威脅,白宮和美國决策界應該及早認識幷達成多數民衆的認識:僅僅靠强硬手法,反恐戰爭是不可能勝利的,只有真正解决恐怖戰爭的根源,停止對以色列的不道德的極端偏頗的軍、政、經的巨額支持,真正落實“四.四講話”,撫平巴勒斯坦民衆積壓五十年的仇恨怨懟,公正而和平解决中東問題,美國才可能有安寧之日。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760987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