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沁园春·雪》乃抄袭之作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沁园春·雪》乃抄袭之作
维纳斯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ZT《沁园春·雪》乃抄袭之作
(310 reads)
时间:
2003-1-27 周一, 下午11:16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沁园春·雪》乃抄袭之作
·湘 蜀·
1945年,毛泽东到重庆和蒋介石谈判。碰上柳亚子,柳问他要诗。毛就以1936年二月写的《沁园春·雪》相赠。当时在重庆的知识分子为了在蒋介石面前耍嗲,故意仰毛抑蒋,把这个词炒得很热。结果,居然想不到的是,这首诗词后来被作为毛泽东的代表作,以及压轴之作来对待。更多的所谓名家,先进文人不作研究,附会牵强,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结果把毛泽东本人推到了一个很尴尬的地位。毛泽东当时实际上是想和柳亚子辈开个玩笑,因为他从来就看不起那种“乏走狗”式的文人。柳亚子本人,后来也以此为向毛泽东耍嗲的本钱,伸手问老毛要他的老家富春江的房地产。结果被老毛一顿挖苦,要他去昆明湖呆着钓鱼去。
本文这里所要说明的是:
第一,这首词不是毛泽东的代表作或所谓的镇山之作
第二,这首词可能是随便抄来玩的,或是别人代写的,水平较一般毛泽东的词要低很多
第三,即使老毛抄袭,但并不否认他仍是一个杰出的诗人
下面我们开始分析。说实话,本词的上半阙是口水话。而且不压韵。像“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样的话,连用两个“里”字,非常蹩足,而且意思绝对重叠。不像老毛的平常风格。我们在上半阙不值得费时间。下半阙很雄得起。特别他讲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惧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这几句就是所谓的精华。国民党的报纸说,老毛要想当皇帝。共产党说毛主席是雄才大略。在文化大革命中,没有其它的书读的时候,中国的小孩子都把这首词读得倒背如流了。从那个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毛泽东只讲到元朝以前就打住了呢?记得当时有人也问过这个问题。但有北京的大知识分子讲,后面的明朝和清朝太小了。我就信以为真了。但当长大后,我知道,明朝是更有传奇的朝代。北京的景山就是明朝建的,有一颗什么树,就是朱老幺吊死的地方,我本人还在树下照了相作纪念的。明太祖朱元璋和军师刘伯温的故事更生动传奇。老朱从一个放牛娃变为黄帝,打败13路起义军。并且把第一个统治中华民族的外族王朝赶出去。当然比宋朝更伟大。讲到清朝,尤其伟大。它虽是外族,但主动被我们同化。而且,在清皇帝的领导下,中华帝国的版图变为从未有过的巨大。这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是最大的。而且它的祖师爷努尔哈赤,智勇双全,驰骋风云。再讲康熙,雍正和乾隆等帝,书香翰墨再加武艺超群,既有帝王之风,又不乏儿女痴情。其潇洒程度,就是令我们现代人也望尘莫及。中国后来的落伍,其实怎么也与他们无关,都怪我们汉人自己的知识分子没有脊梁,连第二个谭嗣同都没有出过。他们是既能射大雕又能卖风骚的人物。那么到底为什么毛泽东没有把他们写进他的词里呢?这不是使这首伟大的词有所欠缺吗?我为此进行了较深刻的研究。凭我精深的中共党史知识,我知道,毛泽东在30年代后期基本上是没有时间的。首先,红军刚到延安,被国民党包围。再者,党内的绝对地位也不稳定。他需要花最大的精力和时间和党内外的敌人斗争。他既没有功夫,更重要的是,他不可能在那个时候突发当帝王的诗兴。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毛泽东在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上被确认为中共中央红军的实际军事领导人。但要记住两个重要的事实:一,中央红军实际上才不到两万人,比要想夺权的张国涛领导的四方面军少几倍的人。老毛仍有余悸。二,中共的中央最高领导权还不在老毛的手上。再加一个余悸。从发表过的《毛泽东诗词》来看,他在35年写了四首诗词,代表作是35年二月写的《亿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此词是在遵义会议以后,而且是第二度越过川黔交界的娄山关所作。从词中可以体会到毛泽东当时是触景生情,心叙沉重。“从头越”就是指要在我的领导下认真来它一次的意思。我一定要卧薪尝胆,谨慎为之,韬光养晦,不要翻船。从军事历史的角度来讲,遵义会议后的四渡赤水,再下遵义,东渡乌江,兵临贵阳,调动昆明,直到北进川西,拜拜国涛,整个战略是泥鳅战术,这也就如他本人所讲的,成功地跳出了国民党的重重包围。讲实话,这是历史上少见的36计,走为上的典范。打这种战术的人,是非常实际的,一般十年内不会有想当皇帝的痴心,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些诗词专家看不懂这点。毛泽东当时是任重道远,不敢怠慢和骄傲的。1935年十月,红军到达陕北,毛泽东写了《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和《清平乐·六盘山》。这几首词都写得不错,但丝毫看不到毛泽东认为可以有希望当皇帝的迹象。有关这一点我后面还要阐述。看官请注意:从35年十月到1949年四月,毛泽东只有一首词发表,这就是我们见到的《沁园春·雪》。我们不是说在这个期间,他没有写过诗词,而是讲,诗词是反映诗人的意境的产物。人说“国家不幸诗人幸”,讲的是那写与斗争局势无关的局外诗人。毛泽东不是。他是要想发展,还没有发展,要想打赢,还没有打赢的诗人。他很忙,没有雅兴。因为在1935年十二月召开的瓦窑堡会议上,毛泽东宣布了很多大事要办。要和党内的投降主义斗,和急躁主义斗,和蒋介石斗,和张国涛斗,要建立广大的统一战线,和日本人打持久战等等。他可能还是有时间写诗,但他怎么有时间,有精力,有雅兴去写一首“想当皇帝”的诗去表示自己。这就是为什么他在十几年间没有一首可以供发表的诗的缘故。另一个事实是,在中共领导人和他的警卫,以及他的女人里面,没有任何一个人回忆过老毛曾经在延安,在1936年写过这样一首诗。这些证据告诉我们,仅有的可能就是,这首词是别人代写的或是抄的。我的调查和研究最后揭示,它是抄袭的。而且不是在1936年抄的,应该是在1945年临去重庆谈判之前抄的。是抄一个名叫孙髯翁的。
在我们大西南的云南省首都昆明附近,有一个滇池,非常漂亮。在滇池上有一个大观楼,建于清朝。在那个楼上,有一幅对联,长为180字,号称海内第一联,为清朝布衣寒士孙髯翁所作。它的下联一部分是这样写的:
数千年往事涌上心头,
把酒临虚,
叹滚滚英雄何在?
想:汉习楼船,唐镖铁拄,宋挥玉斧,元垮革囊。
丰功伟烈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
卷不尽幕雨朝云。
便断碣残碑,
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
几杵疏钟,半江鱼火,两行秋燕,一枕清霜。
老孙的对联也在元朝就打住了。理由如下:因为他是清朝人,不能写本朝。而明朝是被清朝消灭的,好多汉人还在口头上讨论要恢复它,清政府当然是不容许的。所以孙翁有顾虑,他也不能提明朝。如果老毛不写民国也没有什么关系的,但是,非常重要的是,老毛可以写清朝,还可以写明朝,他没有任何理由和老孙有一样的顾虑。如果老毛不是抄老孙的,他就可以而且应该写上明与清,因为作为皇帝来说,中国历史上只有唐太宗可以和康熙比。
1945年要去重庆了,用什么去向那里的知识分子表示我毛泽东也是文化中人呢,时间紧张,就干脆找几个人临时抄一下算了。就算那边的几个以耍嗲为生的文人发现,也无所谓。中国革命的胜利不在乎他们。
另外一个重要的根据是,老毛两次到成都开会,一下飞机就到武侯祠和杜甫草堂。他对古诗词很感兴趣。有一天还专门要人调来了孙髯翁的长联偷偷欣赏,但却至死不到昆明。一般来说,任何中央大官到了成都,都要再飞一下到昆明。周恩来不说了,到处乱跑。我们的老郭,就到大观楼去了多次,乱写了若干首打油诗。
毛泽东不去大观楼,就是怕人们去发联想。因为他的《沁园春·雪》的确是抄的。为此,他真的一辈子都不去昆明!真的没有去过!You can not believe that!
一般来说,诗词嘛,都是大家抄来抄去的。但是这种抄,如属在圈内合法的话,应是限于字和单词。比如,老毛的词里爱用一个“卷”字,像“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等等。这个字,有几个才女爱用。比如,史湘云的“岂是秀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薛宝钗的“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等。你能说老毛是抄谁的嘛?因为只是一个字,就不算抄了。但是,如果是整个意思都抄,就算是抄袭了。
再当然,抄袭整个意思,充其量算文风不正,也到底不算什么。然而,抄了孙翁的东西,还一辈子不去和他的坟墓见一面。到了门口都不去瞻仰一下,就太不对了。但还是那句老话,即使算不对,毛泽东仍然是一个杰出的诗人。他的出发点无非是要戏弄那帮想做奴隶还没有做稳的文人。说来也巧,他还真办成这件事了。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如此质量的东西也会有人写,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
芦笛
- (646 Byte) 2003-1-28 周二, 上午1:04
(175 reads)
中国词坛上的一场《沁园春·雪》词政治较量
--
维纳斯
- (3524 Byte) 2003-1-27 周一, 下午11:58
(178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65947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