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转贴 外蒙古:那块中国人魂思梦绕的故土3 |
 |
葡萄皮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018
经验值: 31560
|
|
|
作者:葡萄皮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送交者: 平谷 于 May 30, 2001 15:26:04:[新观察/xgc2000.com]
毛泽东被迫承认外蒙,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中国共产党主掌中国政局后,由于当时与苏联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在蒙古问题上,意识形态束缚了中国领导人的手脚。斯大林蛮横强硬的立场,使新中国的领导人在国家统一与社会主义大家庭之间左右为难。而新中国百废待兴,又需要苏联的大量援助。毛泽东第一次出访苏联,本打算与斯大林讨论黑龙江以北、巴尔喀什湖以东的土地和外蒙古问题,却受尽了斯大林的冷落。最终在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时,也被迫承认了“蒙古人民共和国”。如果当时的中国领袖不是那么急功近利,而能高瞻远睹,从长计议,而能与俄国和美国保持“平衡战略”,就不至于吞下斯大林的那颗恶果,那中国的版图和中蒙历史就可能完全是另外一幅样子。
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后,毛泽东开始与苏联交涉,试图解决包括蒙古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通过谈判,苏联归还了旅大军港,归还了东北铁路的管理权。但是当周恩来提出蒙古问题时,遭到了赫鲁晓夫的断然拒绝。中国大陆再次失去了收回蒙古主权的机会。中国的这次行动,很快传到了蒙古人的耳朵里。他们立即行动,在苏联的监督下与中国交换地图,划定边界。随后,中国和蒙古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中苏关系破裂以后,蒙古也亦步亦趋跟随着苏联的指挥棒叫骂中国。至九十年代,蒙古已与一百三十多个国家建交。蒙古形如“苏联第十六个加盟共和国”,在默默过去的几十年中,中蒙关系几乎完全等同于中苏关系。自从六十年代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在中蒙边境上屯下重兵,对中国形成巨大威胁。到了1986年,邓小平与苏联谈判关系正常化时,提出了中苏关系的“三大障碍”,其中之一就是苏联在蒙古边界的驻军。在倡导新思维的戈尔巴乔夫领导下,苏联宣布开始从蒙古撤军,1992年苏联红军全部撤出蒙古。
今日蒙古:走出俄国“大牧场”,放眼中原
然而星转斗移,时过境迁。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1921年前,蒙古处于原始的贫穷和落后的状态,畜牧业是唯一的经济命脉,50%的牲畜业掌握在主要农牧主和寺院主手中。独立后,蒙古随着苏联的指挥,进行了一系列“无情的政治斗争”和“国有化运动”。七十年来,蒙古作为苏联和东欧的“互经会”成员,政治上受到苏联的层层控制,经济上也受到老大哥毫不留情地掠夺和压制,使蒙古的民族工业发展缓慢,整个蒙古大草原变成了苏联的原料供应地、资本输出和商品倾销市场,广袤的蒙古草原,变成了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大牧场”。
自1948年起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至今,已经历了8个五年计划,经济仍然一穷二白。1989年,东欧和苏联政治形势急剧变化,苏、东纷纷解体,苏联也不复存在。俄罗斯自顾不暇,哪里还顾得上外蒙古。外蒙古处于经济凋零、孤立无援的状态,苏联式单一的“计划经济”模式使蒙古国民经济日益恶化。1990年,新组成的蒙古政府学习中国邓小平的改革,提出了对内实行“国家调节的市场经济”,对外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积极开辟证券市场、外汇交易市场以及建立股份银行等。365km.com/history/6401.htm
1991年5月,蒙古象其他东欧国家一样,开始实施“国有财产私有化”。当年基本完成商业网点和小型工厂的私有化,大中型工厂企业和私有化也将在近两年内完成。政府决定:凡91年5月31日前出生的公民,每人可无偿获得一份价值约1万图格里克的一次性投资证券,凭此券可购买工厂企业的财产。此后几年,蒙古的国有资产私有化程度已达的65%,但因为丧失了苏联东欧等传统的市场,国民经济连续出现负增长。近年来,蒙古终于把眼兴投向了南方,这个日益兴盛的、曾经的祖国---中国。
现在全球五百多万蒙古族人:二百万在蒙古,三百四十多万在中国,今日内蒙古不仅比外蒙古富庶,人口、产业和社会各方面都超过了外蒙。看到中国的富裕稳定和强大,孤苦伶仃的蒙古又回过头来,希望得到中国的帮助。
九十年代初,杨尚昆率团访问外蒙古,开始提供大量物质援助,使陷于崩溃边缘的蒙古经济得到恢复,日益贫困的人民生活得到改善。1999年,江泽民江泽民更破天荒地访问外蒙,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去蒙古的中国最高领导人。江给以蒙古很大经济援助,并加强了双方关系和经贸合作。今天,蒙古在经济上逐渐依赖大陆。外蒙没有出海口,蒙古的进出口贸易也靠中国的铁路和港口。没有中国帮助,外蒙古可能无法生存。
但是,毕竟被俄国控制了七十多年之久,今天的蒙古已经严重俄化。城市里遍布俄式建筑、俄国汽车,大多数工业都是俄国设备。很久以前,蒙古已经“费除了蒙古文字”,改用斯拉夫文拼写。九十年代蒙古恢复蒙文时,年轻人竟然不认识自己的民族语言,现在蒙古只好使用蒙文和斯拉夫文双语。人们的穿着和饮食习惯也几乎俄化了,穿欧式服装,食用俄式面包、牛肉和咖啡。今天的乌兰巴托,只有在古董店里出售的文物、器具,几乎都是出自中国,无论古代的,近代
的,还是现代的。如清朝皇帝的画像,铸有袁世凯、孙中山和蒋介石头像的钱币等。这些无不显示出外蒙古与内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源远流长的历史。365km.com/history/6401.htm
大呼拉尔:“中国威胁”与外蒙古并入中国
曾经是中华民族一份子的蒙古离开中国并不久远,难道要永远地分离吗?所幸的是,大陆与蒙古的关系在迅速发展。蒙古对中国的态度也在演变之中。目前,中国已是蒙古最大的贸易伙伴,蒙古市场的普通消费品基本都是中国制造。九十年代来,中国政府每年还向蒙古政府提供经济援助。2000年,蒙古遭受历史性雪灾,中国向外蒙一次就提供数百万元无偿援助,并向蒙古无偿提供了建筑材料,还援建大量住房项目。
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和日本广泛地深入到蒙古的政治、文化、经贸各方面。目前,日本是蒙古的最大经援国。在乌兰巴托市区崛起的新型建筑和商店多由美日投资。最近,俄国总统普金访问蒙古,签署“俄蒙战略合作伙伴条约”,要与蒙古全面加强政治、经贸、军事关系。接着美军太平洋司令布来尔也来了,在首都郊区天空就可以看到美军的空降兵在滑降。在某些方面,美国和俄国正在争当“蒙古保护国”。蒙古也乐的搞“多角度外交”。
虽然中蒙政府关系正在加强,但蒙古很多官员和民众依然对中国缺乏友善。如今的蒙古,仍然有仇视、排斥中国和中国人的景况。有些俄罗斯传统的议员,整天摇唇鼓舌散布“中国威胁论”,2000年,一名议员在报纸上撰文,说中国1997收回香港,1999收回澳门,2003前后收回台湾,对付蒙古的日子不会超过2010年,言之凿凿,弄得朝野一片恐慌。后来,蒙古政府还派出特使专门要求北京“澄清”。
由于受俄化影响至深,蒙古一些民众也对中国人充满偏见。中国人在乌兰巴托大街上被抢劫,或殴打的事时有发生,但对俄罗斯或者西方人另看一眼。这跟近代史上,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地位有关。蒙古人对中国人看法僵硬的原因,除了多年的隔阂与成见,造成人民间缺乏真正的了解外,在中蒙边贸刚开放之初,中国的个别不法商人,往往商业欺骗比较看重信用的蒙古人。而某些中国“假冒伪劣”商品,在蒙古也起到中国人名片的作用,令人对这种商品的制造者产生恶感。加上一些蒙古政客挑拨,百姓易受煽动。个别蒙古人也染了某些“俄罗斯传统”,无所事事,拎着伏特加瓶,酗酒生事,专找中国人的茬;而在蒙古经商的中国人本身不团结,往往交钱揖盗息事宁人,无形中助长他们欺负中国人的气焰。要使两地人民真诚相待,还需要时间。365km.com/history/6401.htm
近年来,蒙古经济形势恶化,多年的单一经济模式、缺乏人才以及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使蒙古经济无法起飞。外蒙人经商、探亲访友来到中蒙边界中国一侧的二连浩特,总是惊呼中国城市怎么建得这样漂亮,人们那么有钱。他们一步步向内地,发现呼和浩特、北京、上海、香港,一个更比一个壮观时,从心底发出马背上的人才有那种大开眼界的赞叹。
2000年12月3日,外电曾经有过这样一则报道:
蒙古国家大呼拉尔(蒙古国会)日前讨论了一项提议,提出把蒙古并入中国,成为中国的一部分,以及蒙古和中国建立联邦国家。
戈壁省的委员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研讨会议上首先提出上述计划。蒙古国家大呼拉尔会议2000年12月3日专门就建立蒙中联盟及蒙古国并入中国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在讨论中戈壁省的委员提出把蒙古并入中国,建成类似香港和澳门一样的中国特别行政区,使蒙古最终回归中国,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蒙古国家大呼拉尔早在1995年就有议员提议蒙古加入中国,但是,由于受到阻力,提案却一直未能得到讨论。近年来,蒙政府由于经济困难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国内地的蒙古族富裕的生活对牧民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中华民族往何处去:两岸关系与外蒙古问题
今天,目前,台湾问题又成为中国的当务之急。蒙古独立的斑斑血泪未干,两岸分裂又将来临,在台独日烈的特殊时刻,中国人更应了解这段被人遗忘的历史。蒙古的独立过程和结局作为一面历史镜子,为今天的两岸关系和前途,提供一些特别的经验和教训。
目前两岸问题如果不能解决,拖得时间越久,台湾就会象蒙古一样与大陆越生疏。这期间如果中国的政治改革和经济增长出现停滞或倒退,那么台湾问题将永无解决之日,甚至有一天会象蒙古独立一样做为即成事实,中国在极其被动的情况下被迫承认。
如果中国大陆再象晚清和民国那样腐败无能,软弱和混乱,又有谁愿意跟他呆在一起,或者再度统一呢?如果国家的吸引力和民族向心力逐渐丧失,今天的台湾问题难免象当初的蒙古问题一样,演化成中国的另一次解体。365km.com/history/6401.htm
归根到底,今天的中国面临的挑战跟晚清和民国时一样,不仅是蒙古或台湾少数人闹独立的问题,更根本性的是中国整体前途和发展问题。先进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稳定、富裕和强大的国家,才是民族团结和统一的根本保障。混乱落后的国度、贫困落败、抱残守缺民族,才是国家分裂的根本原因,和统一的最大障碍。
目前,中华民族的最佳选择是能否在两岸间找到一个统一的模式,从现在一个分治的中国,以“一国两制”、联邦制或联合政府的方式,实现海峡两岸的最终统一。也许那时,因联合政府的一方没有承认外蒙古的独立,可在法理上找到统一的依据。再通过与外蒙逐步的经济、社会一体化,以及和平协商和友好合作,或许将来还有迎来蒙古回归的最后机会。
笔者在此提醒中国人:如果不想台湾问题演化成另一个外蒙古,如果不想中华民族再次土崩瓦解,那么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每一个华人,就必须把改革、建设祖国大陆做为自己肩上的负担,把中国的振兴和富强变成每个中国人的历史责任,这是中华民族最终和平统一的唯一希望。365km.com/history/6401.htm
1921年人民革命前蒙古的政治经济状况
送交者: 苍狼 于 April 26, 2001 10:27:36:[新观察/xgc2000.com]
1921年人民革命前蒙古的政治经济状况
(本文是代表蒙古政府立场的社论,是为纪念人民革命八十周年由蒙广播发的)
蒙古在二十世纪发生了决定历史命运的三场革命:一个是1911年的民族解放革命;一个是1921年的民族民主革命;一个是1990年的民主革命。
十三世纪是蒙古的世纪,蒙古人在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带领下,占领了半个地球。可是后来,在蒙古黄金家族中,争权夺利斗争变得激烈,一代不如一代,国家被削弱。在先后失去占领地区后,蒙古逐渐形成以喀尔喀人为主的世界最偏僻的地区。十七世纪末,由于满清人的挑拨离间,蒙古封建主之间矛盾加剧,最终使蒙古沦为满清统治下。
在蒙古领土上的满清统治达二百年,满清实行把蒙古隔离于人类进步的政策,到了二十世纪初期,蒙古已经成了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偏僻边缘。在这种情况下,二十世纪初,蒙古知识分子开始了反抗满清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于1911年12月推翻了满清统治,宣告成立了博格多汗的君主制国家。
蒙古人民虽然在1911年的民族解放运动中推翻了满清统治,但没能取得自主权。这是因为在所谓的中俄条约上,俄国和中国强迫蒙古当局承认蒙古是中国的自治地方,在1919年11月,中国当局又宣布取消蒙古的自治权,这一事件激发了蒙古民族解放意识,增强了他们争取国家独立主权的意志。
进入蒙古的中国军阀和沙俄军队,给蒙古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蒙古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反对外国侵略者,在库伦成立了两个秘密革命小组,1920年6月25日,这两个秘密小组合并起来,成立了蒙古人民党。蒙古人民党最初目标是加强民族团结,同时通过从外国取得援助和支持的途径,结束中国军阀的统治。这就是1921年人民革命前蒙古的政治状况。
在经济方面,1921年前的蒙古经济是依靠游牧业的,除了一些小型工业作坊,没有工业基础。蒙古人口只有60万,全国人口的9%住在库伦,其他在各地放牧。教育十分落后,只有少数贵族子弟才能受到教育,除了库伦一所小学外,没有教育机构。当时蒙古有十万多名喇嘛,相当于蒙古全体男人的一半,严重影响了蒙古的人口增长率。人民生活主要依靠的畜牧业,最富有的人有27000头牲畜,而大部分是只能维持中等生活水平的牧民和为富裕牧民放牧牲畜的穷苦牧民。这就是1921年人民革命前蒙古的经济状况。
--------------------------------------------------------------------------------
作者:葡萄皮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