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美女和丑女说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美女和丑女说   
NOEQ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美女和丑女说 (837 reads)      时间: 2003-1-23 周四, 下午1:50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美女和丑女说





有意思的是,目前中国的知识分子当中, 似乎把所谓的 “犬儒主义”看成了是一个从西方最新进口的洋玩意儿。一种时髦。出尘的文章似乎就有这么一种暗示: 如果中国人人人都纵情与声色犬马的话,大概就不会有人有兴趣去搞所谓的 “暴力革命”的砸锅倒灶之事。



从他的文章, 我突然想到了莫泊桑的著名的短篇小说“陪衬人”。 小说里的那个女主人 ,为了让别人对她的美丽容貌留下深刻印象,故意花钱请了一个极丑的丑女, 前前后后地地陪着她出入于巴黎的所有社交场所, 以做她美丽容貌的“衬托”儿。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 “理想主义”是那个 “美女”的话,则“犬儒主义”大概就是那个陪衬的丑女无疑了。这一对, 打死都得在一块,一根绳子上的俩蚂蚱。



这理由吗有三:



1。“犬儒主义”在中国作为一种登堂入室的哲学, 可能并没有象在古代的希腊那样成为一门名闻一时的流派。 但是若要说这种 “犬儒主义”的实践, 在中国古代的文人骚客和隐士游侠当中历来就是不绝于途的。 归隐于田园之间, 放歌于山林之下,纵情于青楼之内, 解忧于杜康之中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犬儒主义”哲学实践的一个最高的人生境界。 凡是那些在官场上败落失意的儒生们, 大概没有一个不精于此道的。 譬如中国古代著名的那个 “竹林七鲜”, 还有那个归入桃花源里的陶怨命同志,等等。



有道是,犬儒的理论可能不发达,实践却是绝对超前。说到底,我不大相信这是什么新鲜进口货。它在中国的长期实践,和我们今天说的那个 “闷声发大财”的意思很接近的嘛。 而且民间信仰这种观点的中国同胞历来也不少。它本身也够上是一种 “理想主义”的东西吧。 只是粗俗了点, 难看了点,没有象中国古代其他的那些 “理想主义”(譬如什么存天理,灭人欲之类的)看失去外表那么美丽漂亮而已。不过这一丑一美,刚好配个对不是?



出尘君暗示中国的暴力革命太多, 是和中国的犬儒主义不泛滥有关的。的确,中国古代到近代的“暴力”革命, 真的是象一个发疯了的多头股票那样光涨不跌。可这“犬儒主义”的实践,在动乱的时代,倒要比在和平的盛世里更普遍得多吧? 天下太平, 这犬儒主义就没什么市场。这乱世一到呢,这拨子的理想就盛行。所以说呢,这暴力革命和犬儒主义关系, 也是个鸡跟蛋,蛋跟鸡的问题。你全然地说不清楚。



2。 中国的近代现代儒生们大概是把马克思的 “价值理论”否定得太过头了, 以至于彻底地忘记了 “犬儒主义”一切附属产品都会有极其高昂的代价这个事实。须知,这玩意儿, 整个就不是一个人人都玩得起,都消费得下的“低附加值”产品。 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还是如此。



这是个高级的 “精神燕窝”。 目前恐怕在中国只有两种人消费得起: 一种是那些不食首阳嗟来之食的 “高知”们,另一种则是老共里的那些一身正气, 两袖清风的 “清官”们。 唯独只有这两类人,才有那个时间, 那个体力,和那个瞒你 (MONEY)消费得起这个高档品吧? 你叫那些可怜希希的, 从头到脚除了鼻孔里的两行清涕外什么财产都没有的的民工无产阶级们,走进北京上海的任何一家现代青楼里“犬儒”一把试试? 结果会如何?我想最有可能见到的情形是, 他身上的一样东西会从 “不在话下”变成 “不在胯下”吧。



你看这 “高知”和这 “清官”是否有点儿 “美女”和“丑女”的味道?



有人可能会说了, 只要中国现在埋头搞经济, 一手抓“瞒你”, 一手抓稳定, 没准三五十年以后, 中国人就个个都会钱包丁东, 钱包丁东,到那时,何愁这青楼尼姑的头别人摸得, 我就摸不得呢?



可问题是,如果将来真的会有这么个“共同富裕”一天会实现, 那么你就得先保证在实现这个目标之前, 中国那些流着两行清鼻涕的下了岗的无产阶级, 不会因为自己消费不起 “精神燕窝”而耐心尽失,红眼病爆发而搞起一个什么铤而走险的革命,暴动,罢工来?



可我这里就犯糊涂了: 将来如果真的有一天实现了 “共同富裕”的目标,象出尘君所形容的:“犬儒主义思潮江河泛滥“ , 人人都有钱玩,人人都有权利玩,人人都过上了如出尘所形容的 “小资生活”:喜欢钱, 喜欢女人和男人,喜欢拍拖,喜欢消费,可以尽情享受物质生活和性爱。。。 那不就是实现了共产主义的哪一天嘛?



这出尘反的是哪门子共产主义?



人玩得起犬儒的那一天, 就是共产主义实现的那一天, 共产主义实现的哪一天, 也就是人人玩得起犬儒的那一刻嘛。岂不是大家殊途同归? 不过是一个相信 “人心向善”, 而另一个则相信“人心向利”罢了,可共产主义的理想和 “犬儒”主义的理想, 在最终的目标上看来很一致嘛。 前者这个“美女”,若没有后面的这个丑女给陪着衬着,还真象是光有红花,没有绿叶嘛。



3。文革时人们常用的一句话叫 “形左实右”, 意思是极右的思潮和极左的思想虽然在表面上看是对立的, 但是在实质上却是非常相近或类似的。 不过是用一个极端反对另一个极端而已。



这话今天想起来还真有一点儿的道理。中国人的思维的确就是在两个极端中跳来跳去。 这非黑即白, 非白即黑。 一种思维,看似处于另一种思维的对立面, 实则却是一种思维方式 “互补”, 或是处于一种“互相利用”的关系。 莫泊桑的 “陪衬人”人中的那个美女需要有一个丑女永远作她的 “陪衬”, 大概隐射的就是中国人的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无疑。(我打打赌?)



过去儒家和法家在皇帝哪儿当权,民间就有道家和释家做陪衬,作互补。中国的知识分子们起初总是非常地入世, 非常地理想化的, 满怀救国救民的激情, 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可那知道那官场险恶, 人心不古。一但在在仕途上怀才不遇, 或是壮志难酬, 或者是遭到小人陷害的时候, 其结果就是心灰意懒,红尘看破,顿时弃儒家法家如敝履。一头扎进那个叫做“无为”和 “出世”的道家释家的怀报。什么理想?什么社会是是非非? 狗P啊, 石榴裙下死, 做鬼也分流。 大家一呼而上, 一窝蜂做风流鬼去也。



这不就是今天 “犬儒”的全部精髓所在吗?



说完了这 “美女和丑女”的道理, 我要把话说回来,谈一些正经的印象: 如今些这奉行犬儒哲学的高知,非常多的都是才高五斗的精英。 他们从共产主义投进犬儒主义的队伍, 实在都有一个大澈大悟的过程。他们对中国社会,政治的险恶基本上已经洞若观火了,自己又不愿意卖身到中国官场那个脏西西的青楼做鸡,所以, 他们唯一的解脱之路就是犬儒之术。



不幸的是,除非这些人没有一付正常人的五官和心肝,否则他们就不可能不感觉到那些天天围绕在他们四周的社会的不公和不义。 他们真得就能那么心安理得地死在石榴裙下而对人间的这些疾苦全然无动于衷? 我想这恐怕很难。 很可能出现的悲壮情形是: 当他们一边真的就要死在 “石榴裙下” 的时候, 一边嘴里却还在不由自主地唠叨着什么“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毋忘告乃翁”之类的东东。



这就象那美女和丑女呆久了,真要说分开吧,不行了。 因为这相处的时间久了,大家不呆在一起, 可能还没那么容易呢:这彼此之间难免都会时常惦记着对方。你说糟糕不糟糕?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786998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