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旧作重贴】最不聪明的“作家”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旧作重贴】最不聪明的“作家”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5


文章标题: 【旧作重贴】最不聪明的“作家” (589 reads)      时间: 2003-1-18 周六, 下午8:52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最不聪明的“作家”



韵谷





马悲鸣先生在与敝人的辩论中大大地丢了一回脸,大概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尽管我跟他道过歉认了输外带作了警告,他依然不改恶习,在最近的“文章”里又夹枪带棒,再次诬我为“马悲鸣专案组长”。既然蒙他如此下爱,虽毫无“愉悦”只有痛苦可言,却硬要死缠不放,一派受虐成狂之状,咱就投其所好,勉为其难,再逗一次活宝,拿他这篇新作来愉悦愉悦。冯妇打虎,韵谷戏马,虽然平仄弗调,却都不费吹灰之力,最是驾轻就熟,恢恢乎游刃有余。冯妇原非妇,驽马不是马,胸中无点墨,何苦充作家?(按,以上剥惠能偈。)



马作家在该文中对李敖赞扬备至,称为台湾最聪明的人,认为台湾人不选他作总统是不识货云云。请问马作家:



第一,你下此断语的依据是什麽?台湾两千多万人的智商,你是否一一测过?



第二,如果以诺贝尔奖为衡量聪明度的标准,李远哲是诺奖得主,李敖只是风闻提名而已,是否可以据此认为前者更聪明而应该选他?而且,过去风闻某异议人士获诺奖提名时,你曾痛诋“提名”的无意义,为何此时又以此作为赞扬李敖的理由?



第三,选总统是否就跟选科大少年班一样,应该选最聪明的人,而不考虑候选人的政治立场,政治历史知识素养,外交内政的经验、能力、才干,以及道德品质?为何各国的选举法从未将候选人的智商作为一条选举标准?美国的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何不改为智力竞赛抢答?牛顿大概算得上英国最聪明的人,为何他当个皇家学会主席都当得一塌糊涂,成了个独断专行的小暴君?



以“最聪明”作为当总统的唯一标准,是马先生继“马氏军事学”和“马氏强奸学”后建立的“马氏政治学”的基本原理,是他用其特有的见木不见林的“隧道眼”观察世间事物的又一伟大发现。



第四,你说李敖是中国“五百年以降和五百年以来”文章写得最好,请问:“五百年以降”是什麽意思?敝人只听说过“唐朝以降”,也就是“since 唐朝”的意思,从未听说过“since 五百年”这种说法,对於正常人,“五百年”好像是个时段,一般不作为时点。如果作为时点,你指的到底是公元前还是公元后的第五百年?如果你的意思是指过去的五百年这个时段,它与“五百年以来”又有何差别?莫非你当年学多了毛语录,习惯了说“五十年内外到一百年内外”这种昏话?



第五,假定你的意思是说李敖是集过往五百年的状元、探花、榜眼于一身的才子。这时间跨度从明朝、清朝直到现在,不说古文有各种流派,八股文、明人小品、桐城派等等花样繁多,就说现代文与古文划然而异,它们的可比性在哪里?仅以现代文学论,不算诗歌,仍有小说、戏剧、抒情散文、游记、杂文、政论、回忆录、童话等不同体裁,请问你怎麽比较?



当年你拿二战德军作砝码,给各国军队“称重”,我那时就告诉你那是儿童直线思维。作为反证,我以英军在北非大败隆美尔,又在东南亚向日军投降的例子,指出按你的逻辑就可以得出德军不如日军的结论,与你鼓吹德军古往今来第一的断言自相矛盾。你当时理屈词穷,可现在又犯了当年的老毛病。端的是“撼山易,撼下愚难”!



第六,假定你指的是未来的五百年李敖都要独占鳌头,就象你当初预言“(自德军败亡)从此世上再也找不到一只好军队了”那样,那麽,你作这个惊世大预言的根据何在?是推背图还是什麽马轮大法给你的“天眼通”?还是你象贵本家马王爷那样用“第三只眼睛看中国”?



第七,你说罗素是英国最聪明的人的根据是什麽?英国先后有数十人获诺贝尔奖,与罗素同代的也不知凡几。难道只有得了文学奖的才算最聪明?同代的丘吉尔也得了文学奖,他为什麽又不算最聪明的人呢?你说罗素的英文平实易懂,如行云流水,《三字经》也易懂平实,似流水行云,为什麽又不是古往今来第一雄文?



最后,你说罗素因为乱讲话而坐了牢,这在实行了数百年言论自由的英国倒是闻所未闻。这个奇案的详情,还请您老人家详细披露。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看,要评倒数第一,马作家倒是蛮有希望。凭著出众的低下智力与混乱思维,经过十年如一日的刻苦修炼,他已经炼成金刚不坏之身,刀枪不入,药石无效,成了胡话大师,到了开口即错的炉火纯青的崇高境界。正常人就是刻意仿效,即使苦练一生又岂能企及。罗素泉下有知,当以这个厚颜谬托的知己为羞。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811068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