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给林培瑞先生的信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给林培瑞先生的信
芦笛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标题:
给林培瑞先生的信
(384 reads)
时间:
2003-1-18 周六, 上午1:20
作者:
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给林培瑞先生的信
芦笛
拙文《向林培瑞先生挑战》贴出后,网友非文人、猪头书生等先生在跟贴中提了一些批评与建议,给我很大启发。据此,我大幅度地修改了那篇文章,使中心更为突出,论述更加严密。根据网友赛昆先生提供林先生的电子邮址,我把那篇文章发给了林先生,下面就是我给他的信。
尊敬的林教授:
最近在网上看到谢选骏先生和您就《天安门文件》(下称文件)的真伪问题的辩论。对此,我有些个人看法想请教先生。
在局外人看来,黎安友先生和您联手推出的《文件》,不外乎以下四种可能:
一、《文件》根本没有中文原稿,完全是虚构出来的。
二、有中文原稿,但那是伪造的。
三、有中文原稿,但真伪夹杂。
四、有中文原稿,它基本是真实的。
如果我相信第一个可能性,那就无异于指控《文件》的编者们是骗子。我想,以黎先生和您的学术地位,这个可能性可以排除。如果确认第二个可能,那就是无端怀疑你们的学术水平。因此,我只能在这里假定第三或第四种可能性是真的。无论是这两种情况中的哪一种,读者似乎都可以期待中文版与英文版同时推出,这是因为:
一、《文件》的性质极度敏感,推出后一定会受到中国官方和民间各界的质疑。编者们一定在出版之前就预料到它会激起的风暴,为此会及时推出中文版以供各方检验。我深信,象您这样严肃负责的学者,一定会把为读者提供这种机会看成是责无旁贷的道德义务。
二、《文件》属於重要历史文献,收集的是中共中央文件,并不是回忆录,更不是文学作品。因此,中文版必须严格忠实于原始文件,编辑工作只能是技术上的,而不能是内容上的。编者可以整理编排素材,加入适当的编者按来介绍事件背景和具体的发生过程,但“政治局会议记录”之类的原始材料一个字都不能改动,任何一句话都不能随便取舍,否则就是篡改或伪造。
三、由於以上原因,中文版应该是英文版的依据和基础,而决不能反过来。请允许我再强调一遍:中文版是本,英文版是末,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决不能本末倒置。当然,我能理解,外国的“中国老手”们的一个普遍问题,是他们的语言障碍。如果编者因此无法直接编辑该书,必须先将原始中文稿译成英文,那麽在英文版的编辑工作完成后,也应该请汉学家对中文原稿作同样的编辑整理,并最后以中文版为基准,逐字校对英文版。在我看来,这既是弥补“中国老手”们的缺陷的唯一办法,也是他们应尽的起码的学术责任。
四、鉴于中文版是校对英文版的蓝本,它的定稿成书,实际上应该早于英文版才对。而且,因为中文版对该书的可信性起著生死攸关的作用,所以决不能想象您这样明智的学者竟会只推出英文版就撒手不管,而把中文翻译留给别人去干。我在上面已经说过,《文件》是历史文献,不能让人胡乱翻译,必须确保出版的是中共中央文件的原文而不是替代作品。这是一个不能违反的根本原则。严格地说,以替代作品代替原件就是作伪。
根据以上四条理由,我似乎可以认定:英文版的编辑可以早于中文版,但它的成书实际上应该稍晚于中文版。合乎逻辑的后果就是两个版本不一定同时发售,但一定是基本同步成形的。我想,对我这一认定,先生大概不会有什麽异议吧。
然而让我不胜震骇的是,您的谈话中竟然透露:中文媒体得到的是该书的英文版,中文版似乎根本就不存在。此话已由何频先生证实。所以,编者卖给“明镜”的,其实是中文版的翻译权。
更令人扼腕的是,在得到翻译权后,《多维网》隆重推出了一系列的《文件》摘译。那些文章通篇是半文不白的台湾话,甚至连“中共暴政”、“一党专政”的字样都赫然出现在“中共中央文件”中!(参见拙作《“用他们自己的话”?──看多维、明镜怎样拆黎安友的台》,载中文网各主要论坛。)自有记忆以来,我还从不知道我党的领导人如此富于自我批评精神(准确地说,是自杀的决心)。恕我坦率地说,我也从未见过哪个愚人节的笑话有这麽精彩。
至此,可以不夸张地说,《多维》已经严重欺骗、愚弄、误导了五大州读者。然而,对於这种罕见的渎职行为,何频先生却在网上宣称:“主要问题在于此书先由中文翻译成英文,再转回中文,而且译者多是港台媒体工作者,不大熟悉大陆一些特殊用语,肯定会与中文原件不同。”他这里不仅公开承认使用港台媒体工作者伪造/篡改“中共中央文件”,而且居然丝毫不以为耻,似乎认为那是应该的!
对於中文版为何不与英文版同步推出的问题,何频先生的解释是:“根据此书编者意愿,将于今年四月十五日推出。因为这一天,不但是胡耀邦逝世十二周年的纪念日,「八九民运」也是自这一天拉开序幕。「张良希望以此纪念胡耀邦,并提醒世人不要遗忘六四」。”
何先生的解释根本就站不住脚,因为《多维》并未尊重张良的意愿,早三个月就迫不及待地在网上推出摘译。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关键根本不是发售的时间表问题,而是书的性质决定了中文版应该起码与英文版同时成书,而且其中收录的文献必须是原文。这一点我们已经在上面详细论证过了。何先生回避了这个关键问题,不能不让人错愕难解。
更令人不解的是,似乎您也没有认识到《文件》缺乏中文版是该书的致命缺陷。这个缺陷不但极大地动摇了书的可信度,而且严重损害了该书编者和有关媒体机构的声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文件》的副标题是《中国领导人决定动用武力镇压人民的原话》,而我们至今看见的“原话”却是莫名其妙的台湾话。一本号称是记载中共中央文件的书却没有中文原本,非要用翻译过来的中文流布,而您居然会在与谢先生的辩论中,用这个最大的破绽来作为捍卫自己的惟一武器!您不但没有解释为什麽没有中文版,反倒去责怪谢先生看的不是中文原本,而是翻译作品。请原谅我实在不明白您这里的思维方式。如果谢先生说的是大陆《参考消息》上登载的五角大楼文件不可信,您还可用“你看的是中文版,翻译不准确”来反驳他。如今先生竟反其道而行之,责怪谢先生看的不是英文版!
所以,我的基本印象是:没有同步成形的《文件》中文版这一事实,已经构成了对“有中文原稿”这一假定的严重挑战。如果编者们不迅速圆满解释这一问题,势必导致人们推翻这一认定,而理所当然地怀疑整个《文件》不过是个骗局。不幸的是,您和何频先生却回避了这一最致命的缺陷。在这种情况下,要不让读者产生越来越严重的怀疑简直是不可能的。
从我个人来说,我不相信象黎安友先生和您那样的名校教授会卷进一场骗局。因此,要在维持“有中文原稿”的前提下解释为什麽没有中文版,看来唯一的答案只能是汉学家们那不可思议的傲慢。在他们看来,中国读者根本没有西方读者那样的知情权和鉴别力,所以哪怕是用《多维》刊出的那种假货也能轻易糊弄。哪怕中国读者不买帐,只要西方读者相信就行了,这两者相比,只有后者才算数,前者的反应可以忽略不计。这个解释等於指控编者们是不可救药的种族主义者。遗憾的是,就连这个替代答案也难以成立。凡是稍有电脑文件处理知识的人都知道,编者们本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中文原稿中与英文版对应的部份摘取出来,交给中文媒体。然而他们却没有这麽作,这才导致多维大规模伪造中共文件的丑剧出台。很明显如果我们硬要采用这个解释,就只能假定编者们的种族偏见已经到了让他们彻底丧失理智的地步。
我必须承认,上面这些猜测,对您无异于污辱,对此我非常抱歉。然而在我看来,由於上述反常现象的出现,似乎在逻辑上就只有两种可能的解释:要麽假定编者是骗子,要麽假定他们是彻底丧失理性的种族主义者,这两者必居其一。我诚挚地盼望您能出来提供第三种完美的解释,消除读者不必要的误会与猜疑。
不必假定的是,根据何先生自己的声明,明镜-多维集团已经并可能正在伪造篡改中共中央文件。我希望《文件》的编者们立即制止他们的这种欺骗行为。这也是我写此信的一个动机。我想,正本清源的根本办法,还是迅速将对应于英文版的部份原稿交给他们。
因为此信谈的是关系到所有中国读者的大事,所以我冒昧地把它发表在中文网上的主要论坛上了。如果您能用同样的方式公开作答,我将不胜感激。
顺致崇高的敬意!
芦笛
作者:
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33604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