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从单边主义到合作安全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从单边主义到合作安全   
俞力工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从单边主义到合作安全 (293 reads)      时间: 2003-1-16 周四, 下午2:56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从单边主义到合作安全

俞力工

八十年代末美国推行“单边主义”以来,国际上不时出现重建“多边主义”的主张。所谓“单边、双边、多边主义”(uni-, bi-, multi-lateralism), 七十年代研究安全政策的政治学界早有深入了解。



二战之前,是个典型的“多边主义”状态,此时列强势均力敌,合纵连横,秘密外交,互不信任,危机四伏,烽火连绵。其时代特点为独立自主,而代价为横尸遍野。



二战结束后,出现一段历史上不曾见过的“双边主义”长期稳定时期。此际两大阵营壁垒分明,意识形态斗争激烈,对中间地带积极争取,对他方吓阻围堵。该阶段固然稳定和平,但付出的代价则是各阵营成员仅拥有有限主权,军备竞赛更是造成可毁灭全人类的核子威胁,由是随之出现一片强烈的“裁军、非核化”、“结束冷战”、 “排斥集体防御”(如华沙、北约组织),要求建立旨在促进融合、和平的“合作安全”机制(如欧共体、欧安组织)的呼声。



及至华沙、苏联分崩离析,美国自恃占有宗教、文化、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优势,积极推行“单边主义”,以图达到维护资源安全、巩固统治地位、扩大市场经济、重建国际秩序的目的。经历史研究,“单边主义”的特点一向在于我行我素、先发制人、盲目冒进、孤注一掷、自我孤立、放不下身段、自困于囚犯的苦恼(prisoner dilemma),而最终难免是疲惫地寻求妥协。



至于“中立”,历史上一向纯属偶然。盖中立与否非主观意愿能够决定,一般必须得到周边大国的同意。小国小民方面,从来就不存在“独立”选项,其唯一出路与其说是选择靠山,不如说是被靠山选择。鉴于历史教训,当前应当强调的自然不是恢复“多边主义”或“独立”,而是着眼于“融合”与“区域性合作安全”。2003/1/16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7.385939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