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数事答网友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数事答网友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数事答网友 (545 reads)      时间: 2003-1-08 周三, 上午7:48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数事答网友





芦笛





首先,在此欢迎14少假满归来。作为老坛民的一员,本人坚决拥护以14少为临时统帅、九爷为临时副统帅的坛中央。对于我的英文帖被删,我心服口服,也劝老加心服口服,要打架可以上别的地方去。这个论坛的最初创立动因就是要建立一个理性讨论园地。天下缺的不是打架的坛子 (顺便跟奴才说一声,你的英文可比主子的好多了)。



不过也请容许我提点意见。我觉得当初论坛的宗旨除了理性外,还有“中立、独立、包容”这条,但这条好像没在隔壁罕见导读上反映出来。那上面选的基本是反共文章,论均衡中立连<华夏文摘>都不如。眼下隔壁那页有好几篇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文章,但居然连一篇都没选进去,我实在觉得无法理解。众所周知,我平生最恨的人就是那根X 毛,但既然有人歌颂,哪怕出于均衡的目的也应该选入导读才是。编辑和斑竹在干这种事时应尽可能从个人的政治立场中超脱出来,因为那是代表坛方行事。



以下答网友:



老马:



欢迎归来,如老非正确地指出的,我的两个膝盖都跪肿了。如果你再不回来,恐怕会发展成半身不遂。



weizhi先生:



谢谢先生的鼓励和批评,我一定记住先生的话。跟先生说实话,我最恨人家看中我的文笔那种雕虫小技。凡是称赞我的所谓文彩或所谓才气的人都是拍马屁拍在马脚上。据我所知,先生是我上网以来称赞我的眼光(或更准确地说,合理的思维方式)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为此谢谢先生!至于“后继无人”问题,先生过奖了。不用说老手,便隔壁的小青年如徐仰药、出尘辈,我自己就远远不如。再说,王朔在他初期的小说<浮出海面>中早说了,没他的关心,世界也运转得很好。



关于戒网的事,我以后是不会来走动的了,最近突然觉得对网络兴趣索然,发现爬网降低生活质量。所以,大概不用强迫戒毒,我以后至少不会疯狂爬网了。



关于打架影响名声的问题,谢谢先生的关心,但这并不适用于我,因为我并不是为了出名上网的。我过去说了许多次,出个虚名,一辈子都不敢承认,要来何用?而且我发现,哪怕你打一万次架也没关系,只要打完后写出篇把稍微精彩的文章出来,读者就立刻忘记了你的劣迹,照样会喝彩,呵呵。再说,打多了,人家也就见惯不惊了,根本不觉得意外,更不会痛心疾首,都给弄麻木了。要是我突然停止打架,恐怕众人还要觉得不习惯,觉得不像我了,呵呵。这种说法当然迹近无赖,不过确实也是大众心理。总而言之,恨我的人不会因为我停止打架而爱上我,而喜欢我的人也不会因为我当网霸而讨厌我。无论左中右,其实都信奉敬爱的林副统帅的“小节无害论”,认为打架不过是小节问题。当然以后撤了线不上网,便再也没地方不拘小节了。像老马说的,受了老婆的气也没个发的地方,唉。说起来,网络还是有它的心理治疗作用的(笑话,请勿认真)。



我其实对高寒先生本人没有什么意见,在这点上和对看、安还不同。只是因为个人经历,谁要宣传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什么的,我就见不得要出来痛驳,这就是我屡屡提到他的原因。不过话说回来,我真的没看过他的什么文章。他的手下曾给我寄过一阵<中国之路>,我没看就删去了。这当然也可能是成见:我过去曾是民运刊物如两<春>的长期读者,看来看去就觉得民运里没有一个够得上理论家水平的人(哪怕是布哈宁那样的同志也罢),此后就再不看那些人的东西了。现在当然不会再去破那个例。



关于“群氓”,我指的是没有经过起码的教育和训练,毫无现代公民意识和守法习惯,毫无现代文明常识,不知尊重社会公德的人民群众。现代中国人民(包括大多数网民)就是这样一群人。指望民主从这些人中自发产生出来,乃是道地的党神话。



老莫:



你那涮驴肉完全是无的放矢。我其实就讲了两点:



第一点,钟声可以组成和弦。这指的当然是洋钟。新年那两天我到朋友家去住,因为换床不习惯,早早就醒了,于是就起来出去乱走。一日正走间,听到远处教堂传来的钟声,很感动。那旋律是321765321765。。。这么循环下去(321高8度)。



这里得说明一下,我虽然只在宣传队拉过二天两胡,乐理好歹还是知道点的,但我没法用一般方法记下谱来,因为每记钟声都是一样响亮,似乎无明显强弱之别。如果记谱,便每拍都是强音,如京戏的“剁板”一样( 例如著名唱段:“我爹爹像松柏意志坚强。。。”就是“剁板”,特点是每小节只有一个音符,每个音符都是强音,如刀在砧板上剁似的。这似乎是中国戏曲特有的作曲方式,西方音乐似无此种作曲方法)。 当然,我这比喻也不恰当,因为钟声悠扬,听起来并没有“剁板”那种急促紧迫的感觉。大概也记为/3---/2---/.....但钟声的特点是没有类似钢琴上的踏瓣,根本无法控制音长,所以要说和弦、和声也可以强辩一气,亦即前声与后声融合共振。如果几个教堂同时敲钟就更是如此了。



第二点,火车汽笛完全是有意设计的复合音响,并非单音,听上去就是大三和弦。当然我可能分解的不对,因为毕竟没练过钢琴,歪脖铃最常演奏的和弦就两声,实在要演奏四弦,也只能分解为两弦同时拉,然后迅速过渡到另外两根弦上去。其实弹拨乐器也是这样,和弦都是分解的,不可能同时奏出,只有钢琴具有这种功能。



其实哪怕只在宣传队混过,也听得出单音和复音的区别。一个乐队如果没有贝司压住,奏出来的音乐就非常单薄,听上去很轻浮,跟你差不多,一点都不稳重。所以,如果火车汽笛是单音,不知道听上去要有多刺耳,一点都不浑厚。其实火车汽笛有时也奏出分解和弦来。凡是听过的人除了你之外,都大概会忆起那玩意的声音有时会变调,或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进入各汽笛的蒸气量不一样,造成有时高音笛较响,有时低音笛较响。听上去就像在变调。



所以,你那三涮( 一票友少数了一涮,还怪我多数了一涮。对了,谢谢票友批评,你说的很对,我确实时时抢占智商制高点,这是老毛病了), 完全是涮在空处。不过我不想再和你纠缠,所以不得不拜服。服的可是你的战斗精神,不是别的,你可别弄错了阿,呵呵。



你那些对子差劲极了,连英明领袖的舞步都不如。因为知道你专对臭对,所以我出题时根本就没把你列进去,嘿嘿。我早说了,论写小说,这坛子里没人是你对手,论这些雕虫小技,你似乎连我野徒都不如,和和。



可惜我的自对也很臭:



涮驴肉一涮两涮三涮,莫非太会受用?

招马魂哭招笑招骂招,何必姑妄听之?



“何必”是个网名(何碧谐音),姑是说他姑或她本人(如果是女的)。此对最臭的地方是用“听之”对“受用”,但“受用”也可强辩为动宾结构。倘如此,则还是能对上的。不过这是耍无赖了。但再怎么说似乎也比你那些不管词性,不顾对仗的字数对强。



锺叔和罗姐姐:我又忘了写信了,明天一定写,恕罪则个。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64239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