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笑翻了,这就是我党吹嘘的抗日“地雷战”真像!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笑翻了,这就是我党吹嘘的抗日“地雷战”真像!   
东东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笑翻了,这就是我党吹嘘的抗日“地雷战”真像! (215 reads)      时间: 2003-1-08 周三, 上午7:30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笑翻了,这就是我党吹嘘的抗日“地雷战”真像!



不是我写的,是我转发的。



当年下乡在太行山老抗日根据地里,从此离开革命教科书去看世界。



刚开始,为所见的"落后"现象感到吃惊。知青之间交换的信,多有这类感觉。报怨本社

本队的贫下中农"觉悟太低","根本就不能和大寨比"等等。慢慢地,才发觉其实是自己

的预期太高,高到脱离了现实。在城里当学生时被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

根本就是组织上编造的幻景。中国农村的情况,说白一点就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大寨

大队那种典型是人为拔高起来的,并不具有普遍性,很可能也不具有真实性。而我们自

己看到地方才是现实的中国农村。理解也罢不理解也罢,你总得接受现实。日久天长,

也就习惯了老乡们的质朴风格了。开初听那些庄稼汉们夹杂着下流话的交谈时还有点难

为情。到后来连自己的谈话也不知不觉变得粗野起来。回城后一段时间里说话还不时会"

走火",直到上了大学后才渐渐恢复了斯文态。



老抗日根据地农民说话粗且直,不太懂政治规矩。所以他们的言论经常缺乏城里老师或

者干部们那种政治上的正确性。比如谈到村里某"坏份子"的反动言行时,老乡们总不能

够正确地表现出"无产阶级义愤"来。而是嘻嘻哈哈地,多少还有些佩服他的样子。据说

那"坏份子"抗拒交公粮的任务,竟当面问公社干部:北京金銮殿里那毛小子一年交多少

?结果遭到无产阶级专政铁拳的无情打击。但老乡们并不恨他,反倒觉得他仗义。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org"



因为是抗日老根据地,所以还有机会听到许多革命教科书上所没有提到的非革命故事。

其中之一就是地雷战。



话题是由电影"地雷战"引出来的。我们村是公社所在地,每年县电影队会来放几回电影

。届时乡亲们总是扶老携幼扛着凳子夹着褥子等前往观看。因为那年月里多数电影都成

了"毒草",所以电影队放来放去就那么几部片,国产片大体就是"老三战":地雷战,地

道战,和南征北战。看得次数多了,大人孩子都会背电影里的台词。有些台词还成了全

民性的常用语。我上大学时听美国之音广播,竟听到那美国佬周幼康也会说"反正各村都

有自己的高招"。可见"老三战"影响力已经越出了国界。



老三战的情节也是哙炙人口的。"地雷战"里的许多情景至今仍然栩栩如生。党的历史教

科书也不时提到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展开地道战,地雷战的英勇事迹,以此证明党是

积极抗日的,而且还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华岳论坛 - "http://huazhen.net"



然而,在抗日战争时亲手玩过地雷的老乡们说起来,则完全是另一回事。"谁也不待见那

个物件",这是提起"地雷战"话头后的第一句评论。"不待见"在这里是讨厌的意思。从没

有听到村里任何一个老乡对地雷战表示过好感。有人还表现出"深恶痛绝"的感情。为什

么?只因为"地雷净害老百姓"。



获得1997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国际禁雷运动组织曾用数字向世人证明:地雷杀死的平民远

远多于军人。其实太行山的农民们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知道这个事实了,只是他们没有

机会向国际社会表达而已。



老乡们很懂地雷的:地雷总要埋在人走的道上吧,那条道咱们男女老少骡马牛羊天天要

走好几趟,鬼子们十天半月也不定来一回,你说它炸谁?埋雷的干部也非常难,白天是

不能埋的,只好头晚上埋,天亮前起出来。每天傍黑后,干部就得挨家挨户问,

看看还有谁出了村还没回来。直到弄清都回来或者出去的人今晚不回来了,才敢出去把

雷埋下。回来后也不敢睡死。因为勤劳的中国农民五更天甚至四更天就想起来出去干活

,所以你得起的更早才能赶在乡亲们之前把雷起出来。有位长辈记得他有一天睡误了,

醒来一看天已亮,吓得连鞋也没穿就往村外猛跑,脚被扎得满是血。幸亏那天下雨,没

有早起出村的人,才没有出事。而其他村就发生过把早起的农民炸死,把夜里外出请医

生的人炸伤的事。



埋雷得罪乡亲,没人愿意干。但八路军就要你干,党员干部就只好执行。八路让埋雷,

并不是为了保护乡亲,而是为了保护自己。地雷响等于报警,八路就可以及时转移。而

鬼子是凶狠的。要是炸了他们的人,他们就把周围几个村子都给点火烧了。每到这个时

候八路又总是躲的无影无踪。老乡们怎能不埋怨?他们又气又怕,有时就把火发在本村

的党员身上。有一次八路把邻村的维持会长毙了。鬼子出来报复,路过我们村时把临街

的一排房子也给点了。鬼子过去后老乡们出来救火,却故意不 帮干部的家,只有几个党

员们互相帮着救,结果损失非常惨。



摆弄地雷者自己的命也时常悬在半空。那时的地雷很杂,不少来自美国苏联等国。八路

里能看懂洋文的人极少,而村里的干部甚至连汉字也识不了几个。没有经过认真训练,

凭个大概就开始摆弄。那些地雷需要经常埋下又起出来,一不当心就出事。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尤其是有的雷半夜里被野兽趟过一脚却没有炸,雷弦已经拉出一多半,你去起雷时稍碰

一碰就可能炸。外村就有人这样不明不白地送了命。



整个抗战期间,那一带地区没听说哪个鬼子被地雷消灭,倒是老乡和民兵被伤了不少。

有的人甚至讲,没炸死鬼子倒好,要不惹来鬼子报复,还不定多遭多少罪咧。



自古以来有大量历史和文学作品记录战祸给普通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杜甫的三吏三别

就是一个典型。凡有人类良知的作家都不可能漠视平民百姓在战火蹂躏下的悲惨生活。

凡稍有人性的政府也懂得尽量不要扰民伤民。过去的文艺作品中,决不能消极地去反映

人民为本党所付出的代价。而必须突出革命的英雄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必须把人民

教育得不在乎自己的生命价值,只懂得当好革命的螺丝钉所以,"地雷战"那种电影里的"

群众"不愁吃穿,不思种地打柴,不用起早摸黑赶集跑买卖,没有伤病急症需要半夜请医

抓药等等。总之他们全没了个人的疾苦,全免了自家的烦恼,整整齐齐的一批党的棋子

,认认真真为党活着为党献身 。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116142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