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2002年无进步 (转)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2002年无进步 (转)
赶马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2002年无进步 (转)
(192 reads)
时间:
2003-1-05 周日, 下午3:12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作者: 三七 脸谱: 随便说说 日期: 2003-01-05 10:41 回复作者 修改本文
标题: 2002年无进步
内容: (“无进步”者,说的是我,是我的观念没有什么改变。不是不愿意有,是终于没有。
这口吻已经开始“严肃”了。前几天我还宏论“上论坛就是玩”云;但各人有各人的玩法。我平时太不严肃,所以上论坛往往一过严肃之瘾,这同平日正襟危坐的人上论坛来放松,其实是一个道理。
这次拉杂闲扯的全是“虚”的;有些事不便实说,有些我说不清,有些要说清非写老长不能办,则又非懒汉所愿为了。)
上月见一位S省的朋友,聊了几句,便收到一顶“自由主义者”的帽子。有点欢喜,因为这帽子现今颇值点钱。又聊了几句,他把帽子要了回去,重又置我于光头凉脑之境。原因是他有点奇怪地认为自由主义者应该是“反革命”的,我不反革命,所以不是自由主义者。不是就不是吧,这也没什么。
信箱里收到转来的南方周末方进玉的文章。只扫一眼标题,就搁下了。我对“反腐败”没啥兴趣,所以嫌长不看。后来又收到几份,就看了。看完也没什么感觉。方进玉这样的人让我联想到70年代末的刘宾雁(也许这种联想是错的,我对方一无所知),他们代不乏人。这样的人自然越多越好,但什么时候也不会太多,什么时候也不会没有。有的人时不时地寄望于某一类人突然变多了,天下将大治云,这是傻念头。在任何一部戏里,一个角色只能同时由一个人来演。
那个朋友摘去我的帽子,还因为我对“改良”的态度。其实他有一点误解我。勿以善小而不为,任何改良我都支持。我也从不批评合作者,不把政治理由置于经济理由或别的什么理由之上。我只是不支持“渐变说”,不认为某些东西是可以“改良”的。我也挺喜欢妥协,谈判等等,但只有对等的让步才叫妥协,只有平等的对话才叫谈判。
不知是不是朱学勤带的头,这几年“自由主义者”都喜欢谈论法国大革命,当然也喜欢谈托克维尔和哈耶克。谈论者很正确地批评“唯理性主义”给人类设计未来的态度,但又不很正确地用同样的全知态度来设计非革命的未来。出于对自己的理性能力的信心而把人放在革命的坩锅里是没道理的,出于同样的信心而“反革命”也是没道理的。
我时常认为,人的目光不必太远大。多数时候,也许只需要依据所见到的现实而行动,而不是依据想像中的远景。能看得远一些固然好,但看不那么远时,也不必非用幻想来延长目光。从历史的事例而推论未来,无论如何只是经验领域里的事。人遇到事情,会有“自然的”(更准确的说法是“社会的”,因为这些反应模式是社会特征的)的反应,用“理性”来矫正之是很普通的事情,但如要大规模地矫正,需要更充足的理由。
中国的知识分子这几年似乎想把“以天下为己任”的包袱卸下一些,似乎又不想卸,又似乎换了一些。我在一边看了几年,看得稀里糊涂,不太清楚是怎么回事。在我看来,“以天下为我任”没什么特别不好的,至少没什么可害羞的,不好的是“以天下为我们任”。有的人一旦御去包袱就不知所云,这有点像那个老笑话:一个差役押解一个贼和尚,贼剪掉他的头发然后跑掉了,他摸摸包袱,摸摸脑袋:和尚还在,包袱也在,可是“我”没了。
作为群体的中国知识分子还没干出什么,已经开始集体害羞,开始检讨“我们”的责任。我觉得脸皮未免太薄了点,脾气太好了点。要给一个群体找行动理由,比个人行动难得多。要是自己,就好办了。孟子说“虽千万人吾住矣”,我挺欣赏这话;如果要把它换成“虽千万人吾等往矣”,就很没意思了。汉语没有数的语法范畴,有时一句话到底指一个人还是多人,有点稀里糊涂,说汉语的时间长了,这方面的意识也许跟着稀里糊涂。
去年也照例读到批评鲁迅的文章,进而批评“五四”的文章,不像前两年那么多,但也见到。有些批评有道理,有些就不那么有道理。鲁迅这人毛病不少,但以“代表”自居绝不在他的毛病中。如果把对“五四知识分子”的概括性见解直接用于批评他个人,实在不是正当的批评术。至于要鲁迅为什么什么负责的文章,在我看来,近于无赖了。一个人的思想会对别人发生影响,大人物的思想会对许多人发生影响,这里面的因果性关联是有的,但“责任”并不包容全部的因果性联系,谁不信可以去问法律界人士。我则认为,简单地说,在因果性的链条中,行为只能对它的下一环负责。别的嘛,俗语云:“不干老子的事。”另外,一个人的思想不能对任何别人的行为负责,只要他没有强迫别人按照他的思想去行动。这是假设人人都有自己的头脑。你要是没有,那只好怪你自己。
这又涉及到“启蒙”的话题了。该话题的一个方面是“知识分子”有没有“启蒙”的权利,我觉得这是非常可骇怪的问题。“知识分子”有没有启蒙的权利,我不知道,也想不出能有任何办法推导出这问题的答案;但任何一个人,是知识分子也好,不是知识分子也好,都有权利力图用自己的想法影响别人,只要他这个“力图”里不含强迫、欺骗等不好的做法。火车窗边的小贩探进头来说,你买我的豆腐丝吧,香着哩。如果他没骗人(所谓没骗人,意思是他没有明知其不香而故意说它是香的),我不觉得他需要什么特别的“权利证”。我不觉得“启蒙”在本质上和这种推销有什么不同。
我甚至怀疑“中国知识分子”这种易害臊的特点,是不是和他们在二十世纪的集体性遭遇有关?怎么那么底气不足,那么羞答答,那么爱写检讨?以至于一被说人成是“精英”也吓得要命,连摆其手,——“精英”在美语里味道不好,但按其汉语语义,又有什么不好?我想当还当不上呢。
不喜欢革命是一件事,放弃革命的权利是另一件事。“理性”地放弃革命的权力,相当于“理性”转了一圈,又咬住自己的尾巴。完蛋了,又他奶奶地有事,又写不完。左右一锅烩在否?在就先表表意见。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707953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