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过大年的,都别吵啦!高芦安还有隔壁看ZTW组,请听“护照失而复得”合法斗争的故事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过大年的,都别吵啦!高芦安还有隔壁看ZTW组,请听“护照失而复得”合法斗争的故事   
余大郎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过大年的,都别吵啦!高芦安还有隔壁看ZTW组,请听“护照失而复得”合法斗争的故事 (328 reads)      时间: 2003-1-03 周五, 上午9:35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题记】



为“不锈钢老鼠”一案呼救,事关宪政法治的建立,新闻及言论自由,网络的生存。

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创造新模式,以捍卫他人的自由来捍卫自己的自由,

我看是弃旧图新扫伪打假的大好事。值得全力支持。



但现在,各庄庄主因对“如何掘地道”有了“学术争议”,就在地道里大开横炮,

奈刘荻何?不是反叫鬼子得利了么?依我说,青牛的地道符合老聃的温和标准,

再说,也该给胡锦涛个“表现表现”的机会么;倘只讲“无为”,就背离了老聃

“无不为”的本意。几年前我与何频在俺家饭桌上就有过类似争论。当时何以为,

“对中共那一套,你不理他,他就没辙了”。我则以为,刀加上脖子,不理是阿Q,

没用的,缩头还是一刀,反鼓励了对方。中共怕洋人,海外发声“告洋状”,是

不得不为;海内的,则就得运用法律的武器与之周旋。两者结合,本由宪法赋予的公民权,

方庶几可得。



为说明这个“合法斗争”的策略问题,在下说个自己护照失而复得的小故事,请网民评议:



【正文】

84年,我让学校开了张证明,径自到陕西省公安厅申请留学护照。

省厅就派员下铜川矿务局来看档案,但他们自觉权大气粗,自然不把详情告诉局方。

我的档案,经78年“平反”成“反四人帮英雄”是弄得干干净净的;

至于79年“上海民主墙”关押一年半“反革命教唆犯”那笔“账”,

因为当时的特殊条件(我本打的是擦边球,正好华下胡上),我估计一定还存在上海。

于是很快,我的护照发下来了!



铜川市方面接着发现了这个“问题”,就立即去责问省厅。

省厅当然要维持他们“一贯正确”的权威,自然“坚持不改”。

市里局里大为紧张,开了几次会,考虑到西安才发生过劫机,

想到胡某人“无所不为”的可能,吓得睡不着。为了共同的乌纱帽,

决定派教育处长来请我吃饭,游说我再写一份“护照申请”

交给局里“再批一下”。我知道这要害所在:我一写,他们就马上签

“NO!”盖上大红公章到省上闹,以便来日出事可卸责保官位。

所以我死活不写,只提出调动。

市-局方马上放我南调--快把那烫手山芋祸害送走!



于是我就一帆风顺地调到了无锡-我料定他们当时会隐瞒我已有留学护照一事。

但人送出手后,铜川方面还是偷偷地追发了一封通知……

于是有一天戏校的书记笑咪咪地通知我:

“你有护照?!………现在市局通知你快去换‘永久出境卡’呐!“



市局出境处全体人马十分“热情”紧张地招待我,让我赶快把护照拿出来以便

他们为我服务,当我刚把护照放在我桌面前时,处长同志唰地隔桌伸过手来用三个

发抖的手指紧紧把我亲爱的护照按住!“我我…以人格担保一定在一周内换好出境卡还您!”

我叹了口气。



一周过去了。一个月又过去了。我把出境处门槛踩烂,再也见不到处长及他的“人格”了。

终于有一天,一个小办事员懒懒地回答我:你的护照被吊销了!

我大怒。立马给江苏省公安厅写信告无锡市局及“人格”。

省厅很快大红公章回函。内称因我“担保金不足。请重办担保‘重新申请’。”

我更怒。立即给公安部去函,附上四万五美刀的担保,讨江苏省厅的公道。

公安部也很快回了大红公章函,称:“您的情况附合自费留学条件,可重新申请办手续。”

我拒绝,我只要发还原来的护照。



这次无锡的处长出面了:“你的护照是陕西省厅要求收回的,我们寄还给他们了!”

我马上向陕西公安厅责询,附上部里的“红头回执”。

陕西回函:“本厅从未吊销过您的护照。”又一个大红公章!

“人格处长”阅文脸不改色:“对不起,你的旧护照我们烧掉了,你重新申请吧?我们免收费!”



我回答:按照民事诉讼法,你我是两造。按部里的文件,错在贵方。

按民法某条,我只要“恢复原状”。当然,如果你们给我新护照,我可以视作旧的。

所以我不再写申请,但可提供照片,并愿再付手续费。如其不然,这民事官司我是要上法院打

倒底的-有部里及陕西的公函,输赢是可以预料的。



我给教委会写了一封信,盛赞部里的开放留学大政方针,说明地方部门的反邓的改革开放的颟顸,

附上了部里、省里、兄弟省厅的各文本拷贝……



半个月后,处长同志摸出一本护照交给我。

那正是我那本“旧的”,乖乖,看起来真还象新的哩!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009635 seconds ] :: [ 29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