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藏獒: 一个夭折的圣诞:录于“庚申改革”二十一周年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藏獒: 一个夭折的圣诞:录于“庚申改革”二十一周年
海川书讯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藏獒: 一个夭折的圣诞:录于“庚申改革”二十一周年
(483 reads)
时间:
2002-12-23 周一, 上午7:42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又是一年圣诞节。
“时光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因为一个纯系偶然的原因,我这个“无恶意的闲人”在翻旧书的时候发现“庚申改革”,这中共历史上最激进的改革方案,其出台的日子,居然就是整整二十一年前的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诞节。根据总设计师讲话推出的这个本可成为中共精神圣诞的政改设计,提出后不久就夭折于摇篮之内。 而她呱呱坠地的这个日子,也从此和“天安门”的Heavenly Peace含义一样,带上了同样可悲的讽刺意味。
抄录这段已在青灯黄卷中的历史,也许可以帮我们一窥当时的政治环境。
一、几个背景(注1):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胡耀邦审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真理标准大讨论开始,随即转变成中共内部凡是派和改革派的斗争。到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派掌握最高权力,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大陆中国的改革开放吹响了号角。农村经济改革开始。
1979年3月,胡耀邦主持理论务虚会,会上提出的某些主张已经涉及到类似言论自由等的民主政体问题。邓小平为了压制舆论,到会发表“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这是“四个坚持”的第一次提出。其后5、6月间,对西单民主墙、民主刊物的取缔和处罚行动开始。
1979年9月,黄锐、钟阿城等在美术馆东边铁栅栏上挂出作品,称“星星画会第一次画展”,有讽刺专制的内容。三天后被取缔。在民刊的支持下,美展参加者举行了“新中国”第一次民间示威。迫于压力,北京市政府允许这些画家在北海公园内展出作品。
1980年,以北大和复旦为代表,全国各大院校发生竞选人民代表的活动。竞选者(其代表人物之一即是北大研究生胡平)在校园内到处演讲,宣讲施政纲领。但是,竞选者被选为基层人民代表后,并没有起到法定的作用。几乎所有竞选者都被视为反党分子,档案中被塞进黑材料,分配工作时被百般刁难。
在经改起步、民间政改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背景下,1980年8月18日,邓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邓指出,现行制度的弊端主要有官僚主义、权利过分集中、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和各种特权现象。邓提出要订立制度克服上述弊端,修改宪法和党章,使党政分开,企业中实行厂长负责制和职工大会制。
邓的这个讲话,成为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研究员廖盖隆在十二月间提出政改设计的依据。廖提出,民主不仅是手段,也是目的,而且是最终目的。他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党和国家的民主化”。
二、 廖盖隆提出的政改设计内容
1 建立新的最高权力机构,人民代表大会缩为一千人,分设两院。区域院由各地区选派代表组成,社会院由社会各阶层的代表组成。两院共同立法,互相制约。人大要一年两次召开会议。
2 实行党政分开。一切政府职责范围内的工作都由各级政府独立议决和处理。改变工会、青年团、妇联、科协、文联等群众团体由党包办代替的状态,群众团体要代表群众利益,工会领导要由工人选出,并建立独立的代表农民利益的农会。
3 司法独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党委不得干涉。
4 新闻独立。除军事机密外人民有权知道一切事情。允许和鼓励新闻工作者独立负责地报道新闻、刊登群众来信和发表评论。
5 改革企事业单位的党领导制。党只管政治领导,而不担任管理和日常行政工作。企事业单位要普遍建立独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并有权向上级建议罢免不称职的领导人及选举基层领导人。
6 党的领导机构实行分权制衡制.党中央设三个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原中央委员会)、中纪委和中顾委。三委员会互相监督和制约。在中执委下面设常委会处理日常工作,取消政治局。国务院也相应设立监督、顾问机构。各级党组织实行表决制,一人一票,不能由第一书记说了算。
7 修改党章。其原则为: 1 规定党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其权力要有一定的界限; 2 加强党和民主党派及群众的互相监督; 3 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下级只在工作上服从上级,在其他方面党员之间关系平等。
三、略评“庚申方案”
我们当然可以批判这个方案的不彻底和不成熟。比如方案提出人大的“社会院”要由社会各阶层的代表组成,这种简单的表述方式就证明了方案起草人对国会产生的一般通例实在不了解。再如党中央所谓三权分立,我无缘看到原文,就所读到的资料而言,无疑中执委代表行政,中纪委代表司法,以此类推,莫非中顾委的老人政治要担负起立法之责?再严苛一点要求,这个方案没有涉及到文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和军队国家化这两个最根本的问题,哪怕是最浮浅的改革也没有提到。而这两者对上述改革措施的实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注2)。
但是,我们不难看出,这仍然是中共建国以来提出的最大胆而具体的政改方案。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党政分开这些后来被视为激进的政改措施,无非是“庚申方案”中最保守的部分而已。不仅如此,这份报告还表现出了令人佩服的机智。在我看来,这中间最重要也最切实际的部分莫过于“群众团体要代表群众利益”这一条,这意味着中国大陆有可能藉此走出暴政vs暴民的千年怪圈,进入各利益团体在法制化轨道上表达其利益诉求的“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状态。中共废政治学凡三十年,早已成为全世界最讲政治而又最不懂政治学和行政管理的怪物,在八零年的政改方案当中看到这样高明的策略,让人再一次觉得体制内精英的政治智慧,实在是不容体制外的异议人士小觑。
正如人们所预料的,对于这样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方案,既得利益集团是很难容忍的。1981年,以此为基础的党章修改案被保守势力否决。此后,便是大大退步的十二大新党章和1982年新宪法了。至于十二大以后政改的步伐如何,我们甚至用不着去翻找周扬和王若水挨批的大案,仅从八三年挨家挨户搜邓丽君磁带和剪高跟鞋之类的时代丑闻就可看出端倪。
四、 二十一年后看庚申
二十一年过去了,大陆中国经过反自由化、“新权威主义”、六四、南巡、“北京小阳春”这些反反复复的磨折,总算是凭着经济多元化的浪潮冲垮了单位制社会组织结构,以一种廖等人没有想到的方式,逐步消解了党组织在企事业单位的权力。除此之外,廖方案里表现出来的政改设想,基本上没有一条得到落实。
而我个人对未来几年内大陆政改进步的最大希望,则仍不出庚申方案的范畴:上文称许过的“群众团体代表群众利益”。新年新岁,希望摆脱了“单位人”身份的大陆中国人,能够更多地出现在非盈利目的的公共舞台上,为“公民社会”在中国的逐步显形,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1本文所用材料取自齐墨的“中国民运十年回顾”一文。
2军队国家化无需多说,意识形态多元化的意义,在于共产主义理想失去号召力之后,大陆人能找到各自的精神皈依,不至于在整体上向始于李特起义的中国流氓传统和痞子世风回归。二十年后,中共似乎才意识到此种信仰危机在行政效率和商业效率上的恶果,“以德治国”也好,最近关于宗教政策的放松也好,都在隐隐传达出一种信息:决策层对这个问题已然有所觉察。
转自<海纳百川丛书之一:我为什么不能保持沉默?>
海川书讯
http://209.101.125.119/hjstore/hnbac_book.html
>海川书讯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35507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