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夜探红楼(136-140)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夜探红楼(136-140)   
TeWu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夜探红楼(136-140) (736 reads)      时间: 2001-12-02 周日, 上午8:30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夜探红楼



作者:特务



(136)



快到中午了。



康熙已经昏迷了四天四夜,贾妃也衣不解带地在龙床旁边守候了他四天四夜,已经是

困得不得了,靠在坐垫上打盹儿。



朦胧中忽然听到康熙似乎哼了一声,贾妃急忙爬起来,理理头发,走到康熙身边,轻轻

叫着:“皇上,皇上,”



康熙微微动了一下,低弱浑浊的声音说道:“水,。。。。水。。。。。。”



贾妃倒了一碗参汤,扶着康熙坐起来,用银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喂给他。康熙把参汤喝

完,喘了一会儿,慢慢把眼睛睁开:“怎么。这里只有你一个人?”



“皇上,”贾妃叫了一声,眼泪大颗大颗地落了下来。



“春儿,你怎么啦?”康熙伸手去拉贾妃,忽然想起什么来了,眼前又出现了老四那鬼

鬼祟祟的样子:“老十四他荒淫无道,秽乱后宫。”“回皇上,是和元妃娘娘,贾宝玉

就是他俩的孩子。”康熙只觉得怒火上冲,手也哆嗦起来了,他一把抓住贾妃的衣领,

“你,你和老十四私通,还有脸来见我!”说罢用力一甩一推,贾妃一个趔趄倒在了地

上,项链也揪断了,珍珠散落了一地。康熙用力过猛,自己也从龙床上掉了下来。



贾妃赶忙从地上爬起,过来搀扶康熙。康熙一甩手,正要继续骂她,忽然觉得眼前什么

东西一闪,他的眼睛睁大了,伸出手指指着:“快,快把那个拿给我!”



贾妃顺着康熙的手望去,是宝玉送给自己的那个绿玉佛,自己一直拴在项链上,刚才被

康熙一拽,掉了下来。难道皇上认识这个玉佛?她把玉佛拾起来,不解地递给康熙。



康熙接过玉佛,翻来复去地看着:“是它,就是它!”他用指甲在莲花座下轻轻一按,

只听得“咔嚓”一声,莲花分开了,中间是空的,里面有个绵纸卷儿。康熙激动得哆嗦

起来,颤颤巍巍用小手指头去掏,可是怎么也掏不出来。他着急地喊着:“春儿,春儿,

快来帮我!”



贾妃接过康熙手中的玉佛,用指甲轻轻一拨,把绵纸卷儿拿了出来,摊平一看,上面写

的是一首诗:



情断梦回四十年,

御园柳老也吹绵?

今生再许来生愿,

蓬莱山外有洞天。



康熙反反复复地念了好几遍,热泪纵横:“四十年,我整整等了四十年了!小川,你怎

么现在才来见我!”



贾妃把康熙搀到床沿上坐下。康熙把那个玉佛紧紧贴在胸口上,苦笑着说;“春儿,你

听说过我和杨小川的故事么?”



“听说过,”贾妃拿一个靠垫放在康熙背后:“不是您年轻时的红颜知己么?”



康熙的眼睛变得深邃了,他回忆地说:“她的父亲是我的启蒙老师,常带她来陪我读书。

她聪明极了,我有时都比不过她。长长的两个小辫子,经常和我斗嘴。那时我得了这个

绿玉佛,爱得不得了。一天在书房里,她要看看,另外几个陪读的贝勒贝子们就偷偷地

笑。我知道他们都在背后说我爱上小川了,觉得好害臊,就又抢回来不给她看,她就用

手指在自己的脸上划着羞我:没羞,小气鬼!没羞,小气鬼!”



贾妃擦去康熙面上的眼泪,康熙叹了一口气:“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以后大了,

我就把这个玉佛送给她做我们的定情礼物。可是祖制是满汉不通婚的,我虽然贵为皇帝,

也没有办法。我俩只好偷偷在热河行宫的御花园相会。唉,那棵大柳树,怕也老了。后

来,皇太后知道了,就把小川叫了去,逼她发下重誓,只要满汉不通婚的条款不废除,她

就再也不和我见面。”



贾妃也陪着康熙掉眼泪,她小声问道:“那,那您就再没有见到过她?”



康熙摇摇头:“我私下派人找了好多次,都说她举家搬到江南去了。我后来六下江南,

就是为了寻访她的下落。前些年太后去世,我马上研究变法改革的事儿,也有这个私心

在里面,君主立宪以后,就宣布满汉可以通婚,小川的誓言就能做废了,或许她能回来

见我也未可知。”说到这里连连咳嗽。



贾妃轻轻地给康熙捶着背。康熙咳了一阵儿,又苦笑着说:“谁知道她回来只见了宝玉。

不过,能见到她亲笔写的诗,我死也瞑目了。”说着拉起贾妃的手:“春儿,你不知道,

你和她长得太象了,我一直把你当做她的化身了。可是,可是,你怎么在宫里和老十四

他。。。。。。”他的声音变得悲凉起来。



贾妃双膝跪倒在康熙面前:“皇上,臣妾没有对不起您的事儿,臣妾入宫以后和十四阿

哥没有一点儿越轨的事情。”



“那,那宝玉。。。。。”



“皇上明鉴,臣妾入宫十五年,宝玉今年十六岁,是臣妾入宫以前生的。”



“这个------”康熙大奇:“选秀女是要经过检查的,不是处女都不行。你一个生过孩

子的女人,怎么能被选入宫呢?”



“回皇上,那年是四阿哥主选秀女。四阿哥知道臣妾和十四阿哥私定了终身。您那时不

是想立十四阿哥做太子么?”贾妃抽泣着说。



“哦?”康熙马上明白了。怪不得呢,那年自己要立老十四做太子的时候,忽然发现他

行为乖张,而且总是顶撞自己。自己一怒之下,就把立太子这件事儿取消了。原来是老

四从中捣鬼。把生过孩子的春儿选进宫。那老十四是性情中人,出征回来,一见自己心

爱的女人被选进了宫,成了后母,怎能不发火?那年选秀女之后,忽然有几个太监不明

不白地死了,想必是因为知道了老四在这里面捣鬼,被他灭了口。老四为人居然如此阴

险,千方百计算计他的同母弟弟,可叹啊。





(137)



康熙沉思了一会儿:“春儿,你叫老夏进来。”



“回皇上,夏公公被四阿哥送回沧州老家去养老了。”



“哦,老夏虽然年岁大了点儿,手脚还利索么,怎么就退休了呢?”



“夏公公也舍不得走,是四阿哥逼着他离开的。”



“嗯?那你派人叫侍卫营的马统领来一下。”



“马统领大前天失踪了,一直没有音讯。后来四阿哥派了了因和尚当了统领。”



康熙眉头一皱:“奇怪,那就叫大内王总管来一下。”



“皇上,”贾妃眼中含泪:“王总管忽然得暴病死了,四阿哥指定了赵昌当大

内总管了。”



“什么?”康熙大怒:“来人,给我把赵昌叫进来!”



不一会儿,赵昌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跪在地上:“臣赵昌叩见皇上!”



康熙冷笑一声:“我一病,你这官儿倒升得快。去把老四那混帐东西给我叫进

来!”



赵昌一见康熙发怒,吓出了一身冷汗:“回,回万岁,四阿哥一早去视察丰台

大营去了。”



“丰台大营?”康熙心里一惊,莫非老四要调兵了不成?他沉吟了一下:“那

你叫老八进来!”



“回万岁,八阿哥去天津考察水师去了。”



“今天朝里有谁?”



“有张廷玉,马齐,科隆多,和贾雨村。”



康熙想了一下:“你叫张廷玉进来吧。”



不一会儿,张廷玉穿戴得整整齐齐地走了进来,跪下磕头。



康熙摆摆手:“你快起来,马上给我写一道旨意,命老十四星夜回京!”



张廷玉一惊:“皇上,西方战事尚未见功,这时召大将军王回来,怕不大妥当

吧。”



康熙咳嗽了一下,不耐烦地说:“叫你写,你就写,罗嗦什么!”



张廷玉不敢分辨,跪在一边起草诏书。



康熙叹了一口气:“廷玉呀,我怕也没有几天活头儿了。我们君臣一场,我待

你如何?”



张廷玉急忙回答:“皇上待奴才恩重如山。”



“你是个才子啊,”康熙慢慢地说:“以后我去了,你要好好辅佐老十四,搞

好变法,让国家保持强盛啊。”



“臣敢不从命,臣愿陛下万寿无疆!”张廷玉连连磕头,心里却不禁惭愧起来。



康熙站起来,走到书案前,铺开黄绢,自己哆哆嗦嗦地亲笔用汉文写道:奉天成

运皇帝诏曰十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仰承大统特传位十四子着继朕登基即皇

帝位。写罢,看了一下,微微叹了口气,自己是老糊涂了,这个“曰”字写得小

得可怜,那“十四子人品贵重”一句也忘了另起一行,不过,应该也没有什么问

题,谁敢笑话呢。他苦笑了一下,盖上了自己的御印。



此时,张廷玉的诏书也写好了,康熙看了一下,也盖上了印。



张廷玉犹犹豫豫地问:“皇上,这两道诏书都发出去么?”



“都发!”康熙坚定地说。他又想了一下:“这样吧,先把诏老十四回京的那

个发出去。等他到京以后,再发传位的诏书。”



张廷玉拿起两份诏书,连连答应着退了出去。



贾妃从屏风后面转了出来:“皇上,那张廷玉靠得住么?”



“不用担心,”康熙笑着说:“他这个人虽然迂腐,但是忠义之心还是有的。

篡改圣旨的事儿他可作不出,也没有那个胆子。”



“皇上,防人之心不可无,我听说他最近跟四阿哥来往甚密呢。”



“不会有什么吧,他主管吏部,老四又在主持整顿吏治,应该是正常来往吧,”

康熙的眉头又皱紧了。他想了一会儿:“春儿,我把你还给老十四好不好?”



贾妃又惊又喜,羞得满面通红:“这,这,这。。。。。。”



康熙微微一笑:“这也是有先例的么。唐朝的李世民,有个妃子,在他去世的

时候出家了,后来又还俗嫁了他的儿子。”



“您是说-------武则天?”



“是啊,”康熙点点头:“我就是比不上唐太宗,也不遑多让了。不过,你以

后可不要做武则天啊。”



“看您说的,武则天心毒手狠,我怎么能学她。”贾妃红着脸说。



康熙的面色变得凝重起来:“我想先把你打入冷宫,再叫你去当尼姑。”



贾妃不解地看着康熙。康熙走到书案前面,提起笔来又写了一份一模一样的传

位诏书,盖上大印,给递贾妃:“你把这份诏书收好。如果那张廷玉胆敢串通

老四改我的诏书,你就把这份诏书交给老十四,让他夺回皇位。如果你还在宫

里,怕他们不会放过你的。我赶你出去,才能保全你。”



贾妃点点头,把诏书藏进怀里,眼泪滴哒滴哒落了下来:“皇上,这时候离开

您,臣妾不放心。”



康熙长叹一声:“我现在自觉灯枯油尽,怕是也活不了几天了。你以后好好帮

助老十四吧。”说罢深深地看了贾妃一眼,高声叫道:“来人啊,把元妃打入

冷宫!”



(138)



妙玉和贾五分手以后,心里厌厌的,不知道该做什么好。去雍王府么?天已经

大亮了,怎么好意思进去?而且如果看到宝玉和弘历两个人为黛玉大打出手,

自己岂不是更伤心?想来想去,越想越没意思,自己悄悄地溜回了拢翠庵。



坐在观音像前念了一阵子华俨经,总觉得心慌意乱的,妙玉叹了一口气,又往

鼎里插了几支香。



“咣铛”一声,大门被推开了,贾环笑嘻嘻地闯了进来:“妙玉姐姐,你刚才

到哪里去啦?叫我好找。”



妙玉最烦贾环,刚要讥讽他几句,忽然想起贾环如果刚才来过这里,是不是已

经发现自己出去了?就勉强笑着说:“没有什么呀,我去后面看那几株梅花来

着。”



贾环嘻嘻一笑:“不对吧,我刚从梅花那儿过来,雪地上连个脚印儿都没有的。

是不是你-------”



妙玉脸一红,刚要说什么,只见彩霞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环大爷,您在这

里呀,府里出事儿了!”



贾环自从接了容国府的世袭以后,就命令家里上下都叫他环大爷,不许再叫环

儿了。此时大模大样地往椅子上一坐,对彩霞说:“慌什么,有什么事情,慢

慢讲来,有大爷我呢。是不是薛大傻子放出来了,病得人事不知,姨太太想要

请娘娘派个好太医来?这我早知道了。”



彩霞喘了一口气,拉着哭腔说:“不是这个,林姑娘不见了!”



“啊?”贾环马上站了起来:“快领我去瞧瞧!”



潇湘馆。



紫鹃头发零乱地靠在门框上哭,探春和宝钗在旁边劝她。周围丫头老婆子佣人们

围了一大帮。



贾环气急败坏地跑了进来:“林姑娘呢?林姑娘到哪里去了呢?”



“我也不知道,”紫鹃哭着说:“昨天晚上我服侍姑娘躺下,忽然就人事不知了,

今早一看,姑娘就不见了。”



“糟糕,糟糕,”贾环急得直跳脚:“我已经答应把林姑娘许配给弘历贝勒了,

这几天就要来迎亲的,这可怎么是好?”



探春走到窗前,拿起一支黑黑的东西,递给贾环:“你看看,这是什么?”



贾环对下三滥的玩艺儿熟悉得很,接过来一闻就知道是迷香。坏了,林姑娘给人

劫走了,那么自己可怎么向弘历交代呢?他急忙喊道:“来人啊,快出去给我把

林姑娘找回来!”



林之孝答应了一声就要走,贾环又叫道:“再有,你通知九城兵马司,要他们在

全城搜查!”



探春拦住林之孝:“环弟,就不要通知官府了吧,好说不好听啊。再说,宝二哥

已经亲自出去找了。”



贾环一想也对,如果弘历知道黛玉被坏人拐走过,说不定会悔亲呢,就说:“也

好,那就先不通知官家吧。”



林之孝答应着转身往外走,正和跑进来的旺儿撞了个满怀,两人都摔倒在地上。

那旺儿爬起来,也顾不得掸身上的土,向着贾环叫道:“环大爷,大事不好了!”



贾环没好气地撇了旺儿一眼:“还能有什么事儿?你就说吧!”



“娘娘,咱们的娘娘,被赶出宫去了!”



众人一惊,贾环觉得脑袋里“轰”的一声:“你,你说什么?”



旺儿喘着气说:“今天,皇上下了一道旨意,说咱们娘娘行为乖张,有失国体,贬

入冷宫。几个时辰以后,又追加了一道圣旨,念说娘娘服侍有功,准其出宫带发修

行,现在娘娘已经在城西的观音庵里了。”



这一下子可炸了窝了,丫头老婆子们吵着:“你去报告老太太!”“你去通知太

太!”“我去告诉二奶奶!”“哎呀,我们放的债还能要得回来么?”佣人们有惊

慌的,有害怕的,也有幸灾乐祸的,一时间乱做一团。



坏了,坏了,贾环心乱如麻。贾家的荣华富贵就靠有娘娘照应,怎么自己刚一接了

世袭这棵大树就倒了呢?要想维持下去,非得重新找靠山不可。自己也就在弘历面

前还能说得上话儿。本想如果林姑娘嫁给他,他以后也能照应点儿自己,可是现在

可好,林姑娘也不见了。



贾环猛一抬头,只见探春正在凝眉沉思。他忽然发现自己的这个姐姐其实也是一等

一的美人儿,如果能把她嫁给什么王公亲贵,自己岂不是就又有了靠山了?林姑娘

怕是找不回来了,就是宝玉找到她,两个人大概也不会回贾府了。宝玉走了当然更

好,省得他老挤兑自己。可是林姑娘找不回来,怎么向弘历解释呢?如果能把探春

嫁给弘历,岂不是也是桩好事儿。



宝钗看贾府上下乱成一团,心里暗暗叹气。常言说“富不过三代”,贾府到环儿已

经是第四代,看来马上就要树倒猢狲散了。想当年金陵四大家族,史家是早衰落了;

自己的薛家,几年来被哥哥折腾的,现在又得求人放他出狱,十停家产已经去了九

停半了;王家自从舅舅王子服阵亡以后,眼见得一天不如一天;现在贾家又是这样。

自从赵姨娘当家以后,她一直对自己母女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不如现在

趁这个乱劲儿,搬出去吧。



莺儿悄悄走过来,拉拉宝钗的袖子:“姑娘,贾雨村老爷派人送信来了,太太叫你

赶快回去呢。”





(139)



宝钗和莺儿告别了众人,向梨香院走去。想当年自己和母亲,哥哥一起投奔贾府,

由荣华富贵到衰败凄凉,就像一场梦。一晃这么多年了。平素和自己最谈得来的宝

玉,黛玉也不知道此刻怎么样,到什么了。她心里隐隐觉得黛玉不是被人劫走的,

八成是和宝玉一起远走高飞了,要不怎么会这么巧,就在邢夫人要做主把黛玉嫁到

雍王府去这个坎节儿上人不见了呢?他俩也真够胆子大的,如果被追回来,黛玉非

身败名裂不可。想到这里,她不禁暗暗为他们担心起来。忽而,又觉得好羡慕,能

和自己的心上人一起逃离这个是非之地,该是多么开心的事情。



宝钗叹了口气,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腰上的那块玉佩,是那夜十四阿哥亲手掷给她

的,还能记得他那雄壮的身影,孩子气的笑容。唉,冤家呀,自己怎么偏偏爱上他

了呢?他可是自己的杀父仇人啊。算了,算了,自己反正要嫁给贾雨村了,以后怕

是再也见不到十四阿哥了。想到这里,她的眼睛模糊了,朦胧中,似乎又见到了十

四阿哥,轻轻一纵,把楼上飘下来的红绫抓到手里。



坏了,坏了,那块红绫是块宝物,以后世奇哥哥问起来,自己可怎么说呢?



莺儿见宝钗忽然发起呆来,就奇怪地问:“姑娘,你想什么呢?”



“没有,没有什么,”宝钗把苦笑一下:“对了,大爷今天好点儿么?”



“今天王太医来看了,吃了一副药,神志清醒点儿了,就是还起不了床。”莺儿说,

“听说大爷在狱里闹来着,有人就给大爷下了‘化骨散’。王太医说那玩艺儿可霸道

了,喝下去,任你铁打的罗汉也会筋酥骨软,如果三个时辰内不喝解药,就会永远变

成瘫子。”



“啊?这么厉害!”宝钗兄妹情深:“那大爷会瘫痪吗?”



“还好,”莺儿摇摇头说:“贾雨村老爷听说姑娘许了婚,就亲自赶到牢房里,给大

爷灌了一瓶子老醋,好在才过了两个时辰。”



宝钗这才送了一口气:“那化骨散的解药就是醋啊?”



“可不是,王太医说大爷要三个月以后才能下地呢。”



说着已经进了梨香院,只见薛姨妈坐在堂屋里,眉头紧锁。宝钗笑着进了门:“娘,

有什么事儿么?”



“唉,孩子,”薛姨妈叹了一口气:“你大姨听说娘娘被赶出了皇宫,一着急,就

病倒了。赵姨娘每天派人在院子外面指桑骂槐,这里实在是不能住了。正好雨村派

人送了封信来,你看看。”



宝钗接过信,只见上面写着:



岳母大人台鉴:



惊悉荣国府生变,恐其无力继续照应亲族。小婿于西山八大处有一处宅院,颇为清

幽,窃以为与蟠兄养病颇有助益,祈请岳母大人一家挪玉以降,不知肯纳芹意否?



小婿雨村叩首



宝钗眉头微蹇:“他怎么会跑那么远弄套宅子呢?”



“我知道,”莺儿说:“那宅子原来是十四阿哥的,他们搞变法的人经常在那里开

会,好多的文件都在那里放着呢。十四阿哥出征了,怕文件有丢失,就半卖半送地

把那宅子给了雨村老爷。”



宝钗心里一动,十四阿哥在那里住过,见不到十四阿哥,能他的宅子里住上一阵儿

也是好的。



正在这时候,门仆匆匆走了进来:“太太,贾雨村老爷求见。”



薛姨妈点点头:“请他进来。”



宝钗刚要回避,薛姨妈一把拉住她:“孩子,他是你的夫婿了,你好歹也见上他一

见吧。”



贾雨村走进来,看到薛姨妈身边站着一个端庄秀丽的女孩子,想必就是宝钗了,心

中大喜,双膝跪倒在薛姨妈面前:“小婿参见岳母。”



宝钗闪在一旁,薛姨妈双手搀起贾雨村:“大人不必多礼。”又转向宝钗:“孩儿,

还不快给大人见礼。”



宝钗向着雨村施了个万福,雨村喜不自胜,慌忙还礼:“不敢,不敢,多谢小姐。”



丫鬟搬来椅子,雨村坐下后笑着说:“小婿今早派人送信来府上,不知岳母大人看了

没有?”



薛姨妈犹豫了一下:“好是好,就怕太麻烦你了。”



“不麻烦,不麻烦,”雨村忙解释:“小婿在城里还有宅子,八大处那里的宅子空

着也是空着,还要派人看守。岳母一家住在那里,看宅子的人就可以免了,岂不是

两全呢?”



宝钗这才悄悄看了看雨村,只见他生得腰圆膀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

权腮,心中暗想:看此人也是相貌堂堂,怎么大家都说他心术不正呢?



丫鬟端上茶来,雨村接过茶杯笑着说:“小婿托人算了一下,下月十五是黄道吉日,

想与小姐在那天成礼,不知岳母意下如何?”



“这,”薛姨妈看看雨村,又看看宝钗:“未免太快了吧?我们的嫁妆还没有准备

好呢。”



“好说,好说,”雨村笑道:“贵府流年不利,我都替小姐准备好了。另外,我在

八大处的那个宅子就送给您作聘礼行不?”



宝钗听了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原来薛家那么财大气粗,现在居然连聘礼都拿不出

来了。



薛姨妈心里也是一阵难过,忙把话题岔开:“雨村,听说大将军王很器重你呀?”



雨村这几天早把薛家的底细调查得一清二楚,知道薛姨妈的丈夫是死在十四阿哥

的手里的,就忙摇头说:“哪里,哪里,只是公事上的来往而已。他搞变法,劳民

伤才,有违祖制。只有雍亲王才是大清朝的希望之所在。”



“什么?”宝钗忍不住插话说:“大家都说皇上最器重大将军王了,等他出征一

回来就要传位给他的。”



“嘿嘿,”雨村狞笑一声:“只怕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啊!”





(140)



莺儿悄悄地走了进来,对薛姨妈说:“太太,贾老爷府上的管家来了,说雍亲王要贾

老爷马上过府议事。”



雨村一听,不敢怠慢,忙告辞了薛家母女,飞马向雍王府而去。



雍王府小书房。



雍正坐在正中,张廷玉和乌思道坐在他的下首。



雍正双眉紧锁,沉思了好久,才说:“廷玉,皇上说马上召老十四回京这事儿,还有

谁知道?”



“不清楚,”张廷玉小声说:“不过,大将军王在宫中耳目众多,怕是瞒不住的。”



雍正点点头:“如果诏书发出去,老十四要多久能到北京?”



“此去青海,就是八百里加急的文书最快也要六天,”乌思道说:“如果十四阿哥接

到诏书马上动身,就是千里马也要跑四天以上,也就是说他至少也得十天以后才能到

京。”



“哦,”雍正眼珠子一转:“皇上的病怎么样了?”



“太医说,身子已经掏虚了,眼下怕是回光返照,多则三个月,少则一个月。”乌思

道说。



“你回头派人把那个太医叫来我问问,也许是少则过不了十天呢。”雍正眼里露出一

股杀气。



张廷玉不由得打了个哆嗦,莫非他要对自己的亲生父亲------



乌思道连连答应。



书童悄悄走了进来:“启禀王爷,贾雨村大人来了。”



雍正点点头:“叫他进来。”



贾雨村给雍正请过安,坐在一旁。



雍正清清嗓子:“诸位,今天我请大家来,是因为我们大清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

紧急关头。你们都知道,老十四鬼迷心窍,热衷于什么变法,要把我们千百万八旗

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打下来的江山拱手让给汉人百姓。皇上年老,一时糊涂,准备

传位给老十四了。他一上台,就会背叛祖宗之法,脱离孔孟之道,我们八旗的子弟

们就要人头落地了。不是我一心想当皇上,可是为了维护我们满州八旗子弟的利益,

我们绝对不能再忍耐了。机不再来,时不我待,现在是我们站出来的时候了。天下

者,我们的天下,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做,谁做?”



贾雨村和乌思道连连附和:“王爷英明,为国为民,不顾自己的安危,真是当代最

伟大的英雄啊!”“王爷是为了大清国的利益,才挺身而出的。哪里有那么糊涂的

人,说王爷只是想自己当皇帝呢?”



“好!”雍正微微一笑:“你们知道就好。具体的事情,还得你们多参谋。”说着

转向张廷玉:“廷玉啊,你把皇上传位的那道圣旨再拿出来给我们看看。”



张廷玉恭恭敬敬地从怀里掏出一卷黄绢,双手高举过顶,递给雍正。雍正接过来,

用右手展开,左手食指点着上面:“雨村,思道,你们过来看。”



贾雨村和乌思道凑过去一看,只见上面用血红的朱砂写写着:



奉天成运皇帝诏曰十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仰承大统特传位十四子着继朕登基

即皇帝位。



三人看了良久。贾雨村说:“如果能把十四改成四,这天下就是王爷您的了。”



雍正点点头,转过去看了张廷玉一眼:“廷玉,你说呢?”



张廷玉两眼含泪:“王爷,皇上待小臣恩重如山,信任有加。虽说为了大清的江山,

不得不将此圣旨给您看,但是有负皇上嘱托,心中不安,意乱如麻,望王爷见谅。”



贾雨村心中暗骂:“这个老狐狸,装得倒满像的呢。”又看了一会儿,忽然说:“王

爷,我们何不重新写一份儿呢,下官自信能勉强模仿皇上的字体呢。”



雍正摇摇头:“不好,没有皇上的御印,怕难以服众。而那御印,皇上是日夜不离身

的。”说到这里,他自己心里也是一惊:原来皇上都是把印放在南书房后间,怎么现

在总是带在身边了?莫非怀疑自己了不成?



乌思道端详着那圣旨,忽然说:“有了。王爷您看,如果把‘传位十四子’的‘十’

字上面加一横,这一竖的底下加一钩,就成了‘于’字。‘传位于四子’,就是王爷

您啦。”



雍正仔细一看,连声叫好:“真不愧是我的智多星!这前面的‘十四’怎么也改一下

才好?”



贾雨村笑道:“这也不难。王爷您看,这个‘皇帝诏曰十四子人品贵重’的‘曰’字

在‘十’字上面,而且离得挺近。如果咱们把这‘曰’字上面加一撇,‘十’字上下

各加一横,这两个字就合成了一个‘皇’字,------”



“妙极!妙极!”雍正一拍大腿:“那就成了‘皇帝诏皇四子人品贵重’,高,真是

高!”



乌思道取出雍正的笔砚,雍正拍着贾雨村的肩膀:“好,雨村,你来改吧,我给你砚

墨。”说着一挽袖子,磨起墨来。



贾雨村谢了,在书案前大刺刺地坐了下来,几笔一添,圣旨变成了:



奉天成运皇帝诏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仰承大统特传位于四子着继朕登基

即皇帝位。



写罢,雨村把笔一投,哈哈大笑:“王爷,这下子您的皇位可没的跑啦!”



张廷玉心中暗暗叹气:干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还如此张狂,怕这四阿哥登基之日,

就是贾雨村断命之时。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21865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