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马郑之战再观:芦笛贪天功为己有 |
 |
九戒 现已禁止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213
经验值: 1879
|
|
|
作者:九戒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芦笛在《菜后细点:马出攻一役双方策略失误检讨》一文对马悲鸣的策略失误评价
中肯, 但在谈到郑义时说:“万没想到的是,老郑居然会在此后还跑出来贴那
《良知》帖。看那帖子的人非常之多,却竟然没谁看出其实那是证明老马说的是
真话(当然,不排除有许多看懂而不点穿的同志)。就连老马本人其实也没吃透那
张帖子。
......
老郑此举,当然可以说是犯了重大的策略错误。但那是仁者之失,充份表明了他的
道德勇气远远超越了世俗得失。‘君子可欺之以方’,此之谓也。这不是什么错误,
所以不在此文检讨范围内。”
芦笛也知道,郑义出战是这次战争可能出现转折的关键。 但是, 郑义到底为什么要
跑出来贴那《良知》帖呢?这里, 芦笛巧妙地将老郑的失误转换成了他的道德勇气,
却视而不见老衲在此前效孔明送司马懿女人衣物给郑义送去的女人短裤。郑义当然
知道,既然八年没理马悲鸣, 这次也完全有理由坚持沉默,死不出战, 让马悲鸣
成为河滩上被晒干的泥鳅。但是,当年司马懿可以对孔明送的女人衣物一笑置之,
甚至穿出来自我解嘲, 那是因为司马懿知道孔明将不久于人世。郑义可没有这个便
宜可占。可以想像,他在战还是不战之间犹豫。稍后,老衲在《马郑之战观后》帖
中对郑义不出战做了辛辣的嘲讽。把他比喻成男脱衣舞厅里欲脱还休的舞男。我赌
他也是有血性的男人。他再不出战就很难挽回面子。而且因为他拒绝回答马悲鸣的两
个简单问题, 大家(包括芦笛后来自己承认的)开始认为马贺不是同一人(老衲从没
怀疑过马贺不是同一人)。郑义感到他必须反击。他等到一个机会:马悲鸣认输了。
于是, 郑义贴出《良知》贴, 猛追穷寇。提出“贺文即便存在,代人捉刀以批驳
自己也是不道德的”。 妄图将惨败的马悲鸣一棒子打死。郑义没想到的是, 他的
《良知》贴暴露的破绽甚多。我在《此文破绽甚多。郑义先生毕竟没有网战经验,
令人同情》指出:“ 郑义先生还是一如既往,抢占道德制高点。”这些, 并不是
只有芦笛一人看到。
无论说他是块臭咸肉也罢, 是扫荡元帅也罢, 无可否认,芦笛, 这位号称自己是
中立者, 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占在哪一方也是关键(但这不是他贪天功为己有
的借口, 后文还会谈到)。 他在郑义贴出《良知》贴后,说看到了该贴的前后矛盾
处。我当时就推测,象他这样一个无时无刻不在显耀自己的人,评价《良知》贴是
迟早的事。而且肯定对郑义不利。但是,也不能肯定就一定对马悲鸣有利。因为此
人一贯认为天下只有他一个明白人, 无比自负。所以才有我立马义正辞地严指责他
拉偏架, 以预防他完全倒向郑方。其实,马悲鸣也多次说他打在 郑义心口上的拳
头也打在了芦笛的心口上,我想也同样是出于预防芦笛完全倒向郑方吧。
不可否认,芦笛最后的三碟小菜确实不错。他也正合适做这个。算是物尽其用吧。应
该强调的是,芦笛在这次马郑之战中, 因是他是中立方,才有这样不错的战绩。他
在以前多次直接参与的战役中表现得远不如这次好(有空我会点评)。
总之, 在芦笛的三碟小菜端出后, 拥郑军团已溃不成军,但这是最后半个包子与
前面七个包子的关系,不是芦笛贪天功为己有的借口。
给除芦笛以外的悄悄话:
如果我不直接在标题中写上“芦笛贪天功为己有”, 他还不一定打开此贴看。
因此人极自负, 实乃不得已而为之。
作者:九戒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