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中国的权力主义人格(不锈钢老鼠原创)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中国的权力主义人格(不锈钢老鼠原创)   
说点真话吧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中国的权力主义人格(不锈钢老鼠原创) (387 reads)      时间: 2002-12-05 周四, 上午5:58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中国人的权力主义人格



作者:不锈钢老鼠



  最近有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叫《我平庸,我快乐》。从书名就可以看出,这本书与同类作品很不相同。有一天我偶然看到电视上对它的一个“批判会”,结束的时候一位“专家”说:“每个孩子都有做‘人上人’的欲望,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我以为这位专家想表达的是“自我实现”,但遗憾得很,和大多数国人一样,这位专家追求的其实并不是“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自我实现”,而是做“人上人”的那种权力:那种把别人比下去,打倒别人,把别人踩在脚下,让别人吃苦头,控制别人,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的权力欲望。如果对他们说:“‘自我实现’并不是要把别人比下去,相反,它更重视追求过程中“此时此地”的快乐;自我实现者不仅有爱因斯坦、林肯那样的“VIP”,也包括一位成功的家庭主妇(后者无疑是“平庸”的)”,他们一定会感到大惑不解。“自我实现”从本质上是反对权力主义的。但是权力主义似乎是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以上的例子不仅体现了权力主义人格中崇拜、追逐权力的方面,还体现了那种丝毫不能容忍摸棱两可的非此即彼思想:对一件事物,你必须旗帜鲜明,要么支持,要么反对;而不能去考虑考虑,自己所反对的事物中究竟有没有几分合理性。由于不能忍受生活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权力主义者更愿意把自己交给一个强有力的独裁者,让他替自己做决定;或者交给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思想,这样自己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而不必面对这些不确定性。权力主义者不仅仅是“独裁者”,还包括“奴隶”;“独裁者”和“奴隶”是权力主义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



  权力主义者的另一个特征是“世上处处有阴谋”的妄想狂。他们自己热衷于追逐权力以控制别人,而且认为别人也是这样对自己的,所以他们不信任别人;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习惯于把人分成“自己人”和“敌人”两个极端二元对立的部分;因此认为“敌人”总是阴谋反对自己,也是必然的了。中国人的妄想狂往往与极端爱国的极权主义结合起来,极为典型的是对“国际反华势力亡我之心不死”的指责:不仅仅五·八使馆事件和南海撞机事件被认为是蓄意(权力主义妄想狂认为,“一切都不是偶然的”);国际上对中国的批评和不同意见被指为“国际反华大合唱”;就连杨澜吴征面对指责时也说:“这是海外一些反动人士的阴谋……”;“核酸营养”的倡导者对待批评时说:“这是国外公司代理人的阴谋,目的是要搞垮我们的民族核酸产业……”我不是说,说这些话的人自己心里就一定真的这么认为,也许他们只是很平常地“拉大旗做虎皮”,但重要的是,他们知道这些说法在中国是有市场的,是迎合了相当多的国人的心理的,是有人买帐的。



  把一切都说成是敌人的阴谋,不仅在政治上有转移矛盾、打击异己等用途,在心理上也有其基础。如果说对五·八使馆事件和南海撞机事件的猜疑尚有些事实基础,那么以下一些例子已经近乎病态的妄想:北约轰炸南联盟这件原本与中国无关的事是“冲着中国来的”;一些中国电影在国际上拿奖是因为它们“反映了中国的阴暗面”;最近的故事则是“美国把从中国的来的黑鱼说成是鱼类之敌是‘妖魔化中国’”……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更极端的例子是,左派刊物《中流》曾经说,日本动画片《圣斗士星矢》和美国动画片《特种部队》“包藏祸心”。应该说的是,这里所说的“妄想狂”与精神病学上说的妄想狂不是一个概念,但是也有共同之处:后者的特点包括“高度自我卷入”和“个人所独有”,换句话说,只有一个人的妄想才是妄想,一群人的妄想就不是妄想;但是精神病的妄想常常是认为有人在害他,把环境中对自己无威胁的事物理解为有威胁(被害妄想),或者把环境中与自己无关的事物理解为都与自己有关,如别人偶然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被认为是“冲着自己来的”(赵家的狗为何看我两眼?),甚至电视广播都是在谈论自己(关系妄想),这是不是与我们的权力主义者很像呢?一个总怀疑别人要害自己的人,我们说他是一个妄想狂、精神病患者,一个总怀疑别人要害自己的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呢?



  中国人的权力主义人格是如何形成的?“东方治水社会”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在类似中国、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的干旱、半干旱农业区,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这些地方被称为“治水社会”。治水需要一个强大的、集权的、独断的权力机构,因此在治水社会中生活的人们形成了如下的心理特点:集体主义,人们服从集体并且对不服从者严加惩罚;服从性,人们视服从为美德,认为美满的生活就是服从的生活。“士兵没有国王,犹如绵羊没有牧人”,“农民没有地主管家,犹如土地没有农夫”,“工人没有工头,犹如运河里的水没有管理人”;中国类似的话则是“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最后,与集体主义正好相反,治水社会中的人是彼此疏远的、自保的、一盘散沙的。长官必须提防下属的伤害,因而与下属保持很远的距离。在古埃及,一个法老对他的儿子训示:“要远离你的下属,以免遭受到意外的恐怖。不要在一个人的时候接近他们。不要和兄弟推心置腹,也不要交朋友……甚至在你睡觉时,也要注意不要泄露你内心的秘密。”官员之间也要彼此提防。平民则担心不确定的惩罚和制裁,担心官员来找麻烦。当别人出问题时,多害怕受牵连,因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在《天方夜谈》中,当人们于门前发现尸首时,总是将其移到别人家的门口,以免被官方追究。当遇到溺水者时,人们较少愿意去解救,以免被怀疑为故意淹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强大、集权、独断的权力机构使人们追逐、崇拜权力;“集体主义和服从”的心理特点正是权力主义人格中的“求同与顺从”;而人们没有安全感,彼此之间疏远、不信任、相互提防,一盘散沙则正是妄想狂的心理根源。内心缺乏安全感,所以觉得人世险恶,对别人,其实更是对自己充满了敌意和恐惧,因而更愿意把自己交给一个强大的权力。一个人连自己的兄弟、朋友、邻居和同事都不能信任,更不用说信任外国了。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敌意的世界中不能自拔,而没有注意到其实最大的敌人就在我们的内心中;我们恐惧别人“亡我之心不死”,而真正值得恐惧的,就是这种恐惧本身。









 普天之下是我们的祖国, 

  

 无拘无束是我们的法律, 

  

 一样的心情一样的思想, 

  

 一切人类成兄弟。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55623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