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改不得也,老莫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改不得也,老莫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改不得也,老莫 (469 reads)      时间: 2002-11-29 周五, 下午7:16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改不得也,老莫



芦笛





刚才在楼下看见老莫的跟帖,谓我可把“我得罪的人已经够多了,何必再饶上一个郑义?”中之“何必”改为“何妨”。这小子是教唆犯,是70年代初“无产阶级专政”机器响应春桥同志的号召着重打击的对象。而且,他还揭发,他对老郑印象受到影响,也有我的份,云云。



这里首先承认,我过去确实好几次批过老郑,只是从来没在观点和文彩之外下功夫。众所周知,老芦是死不改悔的老反革命,上网来就是来反革命的,所以难免要反老郑这革命同志。但这是伟大领袖说的:“吾人唯有主义之争” (其实那老贼最擅长的是权力之争)。所以,如果连小说高手老莫都受了我的反革命影响,我深感欣慰,谢谢你给了我成就感。不过若因此影响到对老郑个人的印象上去,那就是毫无必要、极不明智的情绪扩散了。



不幸的是我常常在民运人士及其同情者中看到这种情绪扩散。任何一个冷静客观中立的读者都可以看出批判民运的人士和保卫民运人士写的文章的态度区别。一般来说,除了个别例外(如老马),前者写的文章没有什么仇恨,而后者常常怨毒四溅、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民运保卫者们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对共党的仇恨转移到胆敢批评他们或说共党好话的人士头上去,似乎那些人就是共产党,是消灭镇压的对象。在这么做的时候,他们便免不得使出毛共的嫡传功夫来。



郑马这次扯出来的“联动案”,年青读者可能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那是高干子弟红卫兵的法西斯组织,全称似乎是“首都红卫兵联合行动指挥部”,在1966年“红八月”期间血洗京城,杀人越货,跟进了北京城后的闯贼士兵也差不多。老郑本人也就是在那段时间几乎给打到命丧黄泉的。前段老马居然出来说老郑被打有理 (当然他没这么直接说出来,不过“论证”了老郑必然得罪了很多人,云云)。如果不是我严守中立,当下就要从斜刺里冲出来给他一家伙。嘿嘿。



其实早在大概两年前我就看见有人说老马是“西纠” (首都红卫兵西城区纠察队,是和联动同样臭名昭著的法西斯组织)的笔杆子。那时老马在<多维观点>上推出“我和遇罗克比小聪明”一文来,引起了公愤。有人撰文驳他,居然搞毛共抛档案那套,说老马是当年西纠的笔杆子。那文章居然给登在<多维观点>上!接着就有人在网上广贴老马的生辰八字、真名实姓、学历、经历、现职、现址等等,还说老马是西纠的,在“红八月”期间强奸了许多良家妇女,由此得到了他“强奸作爱”论的第一个灵感,云云。



我旁观那次论战时,非常生气。一方面,老马的确伤害了我心目中的偶像。须知遇罗克是我青年时代的第一个启蒙导师。他的<出身论>在那黑暗的时代里如春雷般惊天动地,似亮丽的闪电划破了穿不透的夜色,让我又惊又喜又解气地第一次看到了官方意识形态之外的鲜活思想。但另一方面,我对那种毛共抛档案、抓住历史问题陷人于死罪、搞臭论敌的做法非常反感。不过从感情上来说,我实在是对老红卫兵深恶痛绝。於是就写了封信给当时还是我朋友的老马,问他是不是西纠或联动的。老马来信作了明确的否认,我这才在说道上写文章痛斥那种抛人档案,在海外搞逆向“血统论”的作法。记得我说:你们要搞逆向血统论,建议你们先去清理自家的“阶级队伍”,把魏京生那老红卫兵高干子弟揪出来,斗倒斗垮斗烂斗臭。



所以,我觉得,漫说老马不是联动的。是又便如何?漫说老马写过许多批共文章,就是一篇没写,从头到尾“为共党尽孤忠”又如何?他毕竟现在美国,并未从事政治活动,莫非因为“前科”或现行就只能被看成是势不两立的打倒对象,只能用轻蔑和仇恨的口气提起他来,而万万不能“以国士待之”?这一套,老芦早在大陆见了三十年,雅不愿再来海外看主张“民主”的同志轻车熟路地练这老把式。



这其实就是我写作<破山中贼>的动机。前两天知道老郑来了,我赶快贴了出来,以免背后骂人之嫌。老郑的反应很有趣,也耐人寻味。他老人家把回忆清华附中红卫兵的旧作贴了出来。其实那文章在杂志上发表后我就仔细拜读了,只觉得无限亲切。老马那阵子想必还在穿开裆裤,对这种事毫无发言资格,却也有本事出来给老郑一记“窝心拳”。其实在那种暗无天日的世道,你去跟谁讲现在美国搞的这套?老郑那玩意我唯一觉得奇怪的,是他们学校似乎比我们学校好得多。在我的母校,“阶级路线”早在1964年初就大规模搞起来了。记得高二刚开学,我回校后发现,所有的团干部都给换成了高干子弟,而老郑居然还能作团支委作到高三,实在是奇迹。所以,他说的只有不足,毫无过分。



但从老郑的这一反应本身,我似乎解读出了他对老马的态度 (当然这只是我乱猜,如果错了,请老郑原谅)。一个人年轻时代受的刺激,往往影响到他的终生。如果老毛当年不在东山小学堂备受富家子弟的气,后来不在北大图书馆备受学者们的冷落,大概他当国后也就不会有那些对知识分子的报复行为。考虑到老郑的经历,如果在老郑看来,老马就是共产党,而且还是毛时代的共产党,我觉得还是能够理解的。毕竟,老芦如今能有这种相对比较超脱的立场,恐怕主要是因为我从来也没卷入国内的政治,无论是在文革还是后来的一系列运动中,我的主要精力从来都放在“明哲保身”上。如果我像老郑那样在文革里和89学运中卷得很深,恐怕今天也说不出这种超脱的话来。



不过我还是想说,要让咱们的后代不再受当年小郑小芦那样的罪,需要的恐怕不是“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而是彻底和毛共那套决裂。否则无论打出什么旗号来,未来的中国社会永远只会换汤不换药。别的不说,假想今天中国的“民主革命”成功了,流亡在海外的民运人士当了国,而老马又在国内,唯一可以想象出来的情景,就是他必然受到“民主专政”,说不定还要背上“联动笔杆子”罪名,老账新账一块算。



说这些废话,无非是想表示一个诚挚的希望:盼老郑和老马就此相逢一笑泯恩仇,遵照伟大领袖教导:“各自多作自我批评”,如能和好就再好不过,如不可能,至少可以做到各练各的摊,互不相犯。毕竟,彼此并不是什么阶级敌人,老马并非要打倒的共产党,老郑现在也不是什么“共产党作协副主席”,更不是“团干部”、“积极分子”,至於杠铃嘛大概早就没举了。有什么必要弄得跟乌眼鸡似的?



所以,老莫,我那“必”字,是万万不能改为“妨”字的。中国需要民族和解,中国不需要从来是多到漫出来的莫名其妙的仇恨。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612295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