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给老狼、油菜诸邦才,你们一定会唱!--交响音乐《沙家浜》 序曲唱腔 (历史录音)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给老狼、油菜诸邦才,你们一定会唱!--交响音乐《沙家浜》 序曲唱腔 (历史录音)   
罗雀门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3/07
文章: 3030

经验值: 217


文章标题: 给老狼、油菜诸邦才,你们一定会唱!--交响音乐《沙家浜》 序曲唱腔 (历史录音) (309 reads)      时间: 2002-11-23 周六, 上午9:30

作者:罗雀门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欲语还休《沙家浜》



文/姜宁 《北京青年报》





■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中国人,他或多或少都知道《沙家浜》。现在,交响音乐《沙家浜》的开场锣鼓就要再度敲响,过来人将重温往日时光,那充满欢乐的青春年华;青年人会体验到往日情怀,那种中西、雅俗的交融,也许会令你觉得那是真正“酷”的音乐。



你听过、或者没有听过,不想再听一遍吗?



每个经典音乐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沙家浜》就是这样一个沉甸甸的话题。“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得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这出自著名作家汪曾祺之手的唱词,不同的人听来感慨不同。



原版交响乐《沙家浜》30年再度复排,这消息不胫而走,在京城乃至全国引起人们极大关注。以《沙家浜》为首的八个样板戏,是“文革”时期单调文化的象征,但也是在政治文化的尴尬气氛中,艺术上另辟蹊径的一种尝试。所以,交响音乐《沙家浜》不仅仅是一出戏,它负载了太多的含义。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中国人,他或多或少都知道《沙家浜》。



■在尴尬中求生存,



交响音乐《沙家浜》诞生



在我国五六十年代曾经有一个探索交响乐民族化的阶段。先是尝试着用“旧瓶装新酒”,即用交响乐这种“大洋古”的“旧”瓶子,装进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瓶时代“新”酒。这时期涌现了一些交响乐作品,如罗忠

作者:罗雀门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罗雀门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00756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