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再谈分析动机扣帽子打棍子。。。敬回诸网友在俺分析 |
 |
伯夷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标题: 再谈分析动机扣帽子打棍子。。。敬回诸网友在俺分析 (298 reads) 时间: 2002-11-14 周四, 上午11:08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俺一篇谈分析动机的帖竟引来一阵小热闹。很感谢大家的回帖。其中老鸡的帖最令俺感到舒服。“鸡头肉”这名字也很美。记得小时候读聊斋,那一句宛然鸡头肉,总是令俺砰然心动。嘿嘿。
俺给分析动机正名,主要是因为随处长太爱用这“猜人动机”当棍子用。俺下面说得很清楚,俺说的分析动机是帮助阅读,以便更准确理解作者的意思。贝苏尼小姐要对分析动机有别样的定义,并把她这定义强加在俺”这里“,俺也忍不住要来分析分析她何以要这样做的动机。不过也就心坎儿里分析分析而已,俺可是没本事去“抓她的动机”的。
至于读文章应不应该去分析作者的动机,俺认为是读者的权利。只是有分析的对与不对,及是否有意去曲解作者的意思之分。随便等总是口头上高叫着反对分析别人的动机,而实际上如楼下几位网友指出的那样,他一直在不仅分析而且曲解别人的动机。
虽然老随口口声声反对给人扣帽子,他其实是这坛上最爱,也最会给人扣帽子的人之一。看看老随楼下劈头盖脸压上来的一大堆帽子,那花样繁多的名目真叫人目不暇接。实际上,这坛上哪有谁是在用分析动机跟随处长辩论的?都是在摆事实讲道理。而老随一到无理可讲,就祭出“就事论事”的法宝。似乎只有他在就事论事,别人都是“猜动机,打棍子,戴帽子”。云儿只不过指出了老马篡改事实,编造故事污人清白,这怎么就不是”就事论事“?
另外,这句“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口号是邓小平理论的一部分。随处长随时都念得啷啷上口,可见他的邓小平理论水平之高。邓小平当年也是把这口号念得跟随处长一样动听的,可到头来他岂止是棍子,连坦克机枪都用上了。毛主席,姚文元的帽子之所以厉害,也是因为他们有真家伙的缘故。
而俺们一个网虫有啥?手敲着键盘,眼瞪着显示器,还要提心吊胆地防备着虎视耽耽的斑竹。即使俺真对您恨之如骨,想要拿根竹棍轻轻地敲您脑袋都是比登天还难。什么“通过抓动机把人嘴封住以至害死”,“让棍子,帽子,动机整死”,“何其毒也”,“这一棍子顶用,打死了刘少奇。”。。。。。。您不觉得夸张得太疯狂了点么?
附:
------------------------------------------------------------------
作者: 随便 为什么不要分析动机 11/13/2002 08:22 [Click:66]
>云儿已用足够的事实和逻辑证明了马泼污水的结论。这谈得上“打棍子,
>猜动机,扣帽子”么?
既然已经用足够的事实证明了,就不必加‘泼污水’的推测了。读者有脑子,
不用谁来替他们思考。
如果是研究动机本身的文章,应当公开声明,可以另做别论。
姚文元,戚本禹等人写文章,也非一点事实没有。但是他们把事实夸大,而且
推导作者的动机。这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抓动机把人嘴封住以至害死
,而不是澄清事实。
学术文章不能通过抓动机把对方驳倒,因此不抓动机。
至於打棍子,毛泽东为干掉刘少奇作‘我的一张大字报’,最后一句突然给来
个‘何其毒也’,这就是打棍子。这一棍子顶用,打死了刘少奇。
--------------------------------------------------------------------------
作者: 鸡头肉 伯夷啊,你老兄侃了点文章读法的个人心得,倒引来了不少高帽子,呵呵 11/13/2002 09:34 [Click:51]
什么“民运特色”啦、“姚文元,戚本禹”啦、“毛泽东为干掉刘少奇作‘我的一张大字报’”啦、“文革中,让棍子,帽子,动机整死的人还真不少”啦,哈哈,真是就事论事的高手啊!!!如果你老兄戴了这些帽子走错了地方,很可能会死于非命。
借用老随的一句话,稍稍改动几个字:
“这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列罪名[抓动机]把人嘴封住以至害死”。
看来老随对动机比你老兄更感兴趣,不然他谈“主要目的”干甚?
---------------------------------------------------------------------
作者: 鸡头肉 哈哈,老随说话向来当不得真的 11/13/2002 03:19 [Click:62]
譬如有一次他可能觉得自己出了丑,便发誓赌咒再也不上政坛,只到小径去混。你能认真么?
又如这次要求网友“就事论事”,“不推导论者动机和评价论者品德,
只就事实本身讨论”,可他自己在帖子里却写到:“但马老此次犯事,显然是出以对论坛声誉的关心 ...”,--- 这不仅仅是在推导动机,而且推导过程还特干脆简洁,轻用一个“显然”便有效地代替了所有的事实和逻辑。连鸡头肉看了这种对老马品德中肯的评价,都受到了很大的感染,从此对老马肃然起敬呢,呵呵。
-----------------------------------------------------------
作者: 贝苏尼 此动机非彼动机也 11/13/2002 16:33 [Click:20]
你说的动机是交待写某篇文章的前因后果,针对什么人提出或留下的什么问题来谈的,否则就成了无的放矢。
这里说的“要不要抓动机”,是指某人是否从某处领了钱来写的某篇文章,作者是否有某种组织背景,写文章的目的是让某人难堪(与学识观点无关),等等。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