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论尚武精神(三)——中国必须是又大又凶残的狮子而不是懦弱的肥羊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论尚武精神(三)——中国必须是又大又凶残的狮子而不是懦弱的肥羊   
元昊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论尚武精神(三)——中国必须是又大又凶残的狮子而不是懦弱的肥羊 (273 reads)      时间: 2001-11-15 周四, 下午4:28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讲尚武精神、讲内心的自尊,讲中国人帮中国人,我认为海外的那些普普通通的质朴的华人那里还是有的。然而,离开了形成一种明确的思想体系的民族主义,这些质朴的情感所能产生的凝聚力难以超过黑社会的水平。因此,即使中国人不得不爬着出去,民族主义(这时就更难使用爱国主义这个概念了)也是他们保持自尊、保持凝聚力,等待机会,实现民族复兴的不可或缺的思想。

  没有尚武精神,女人也会没中国男人的份。而没有尚武精神,没有民族主义会怎么样?我想对中国年轻人说的是,女人也会没你们的份。卫慧的《上海宝贝》出来,按说是一本很平常的书,要说它的性描写,现在的不少合法出版物比它还要黄色的多,要说它的艺术性,大家都认为很平常。可它为什么那么轰动?首先是有那么多人骂它,然后才有其他人因有那么多人骂它而看它,有另外一些人又因此而捧它。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骂它?挑明了说吧,绝对是因为这本书集中表达了中国很多女人20年来的一种信念:中国男人废物、阳痿,不如外国男人好。其实,在《上海宝贝》之前,已经有许多的这种说法,如80年代的“中国没有男子汉”等等。为什么会这样?有几个原因,如我在前面已经说过爬出去争取生存空间的集体潜意识、金钱、有些人说的中国男人的“妹化”,等等(但有一个原因是西方人和某些中国知识分子刻意渲染却并非真实的,这就是所谓女性在中国受到歧视。这是胡说,女性在任何国家都是受到歧视的,中国是相对而言对女性歧视最少的国家)。面对这种危及到中国男人最基本的切身利益的危机,我想那些骂卫慧的感情是很真实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中国男人看见漂亮的中国女人都被外国那些老头抢走,如果不感到悲哀和愤怒,而是高兴,那就更不可救药了——但确实有这种人,《中国可以说不》对此有很好的描述。[31]然而,怎么办呢?光骂卫慧是不行的(卫慧只不过真实地表达了许多中国女人的内心思想),光骂中国女人不喜欢你们是不行的,这样只会使女人更讨厌你们。另一方面,你们在为自己感到悲哀的同时,也应该为我们的中国女人感到悲哀:她们背井离乡,语言不通,没有爱情,嫁给那些又老、又丑、又蠢(有时还很穷)的外国男人,嫁过去还要受欺辱,受了欺辱还不敢说,还要在娘家人面前打肿了脸充胖子,她们也不容易啊。有本事,有志气,我们就应该把女人抢回来。



  驳“阉者的梦呓”80年代是整个中国思想界大骂中国传统文化,到了90年代,又出来了一帮夸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说“21世纪是中国世纪”的。然而,他们又是怎么夸中国文明的呢?他们说:西方文明的特点是“争”,中国文明的特点是“和”;今后,中国还要继续发扬这个“和”,以其来战胜西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这样就能“为万世开太平”了。网上作者文成很恰当地把这套说词形容为“阉者的梦呓”。但是,这一套说词还真是颇有支持者,后来又有各式各样的变种。西方的一些大学者,如罗素和汤因比,也想把我们中国人往这条死路上引(我高度敬仰这两位学者的智慧和人格,因此我并不怀疑这两位西方人的良善动机,然而,我还是要指出他们为中国人指的道是错误的——他们应该首先设法去说服他们自己的同胞)。



  任何一个可以延续的文明,必然既有“争”的要素,又有“和”的要素,二者缺一不可,而且应该是平衡的。中国文明之所以能延续到今天,里面绝对是包含这两个要素的。今人无知,只择其一。就凭这还能指望“21世纪是中国世纪”?还能“为万世开太平”?这里有一个简单的真理:你必须首先在“社会达尔文主义”式的争斗中强于对手,你才有资格来批判“社会达尔文主义”;否则,你的批判仅仅会被人家看作怯懦而已,因而到头来,绝对是“社会达尔文主义”战胜你。形象的说,如果你和一个壮汉打架,你打不过人家,在那里喊“君子动口不动手”,这只是怯懦和滑稽;你至少要和他打一个平手,你才有资格向他提出文明的规则。揭露西方国家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本质是对的,但妄想中国可以以“和”来劝说别人放弃“社会达尔文主义”就全然是梦呓。如此梦呓下去,21世纪非但不会是“中国世纪”,中国人能有多少在21世纪幸存下来都是问题。不管这“万世”是否“太平”,反正是没有中国人的份。



  抗美援朝给中国带来了至少50年的和平。今年是义和团运动100周年,抗美援朝50周年纪念。美国人正在准备大张旗鼓地纪念朝鲜战争,准备连续纪念三年。中国也有一些研究文章出现,大意是我们不该打这场战争,我们是上了斯大林和金日成的当,否则台湾早拿回来了,跟美国关系早好了,中国早富了。我不反对学者们做这些学术研究,学术研究应该没有禁区,做各方面的探索都是应该的。但我想告诉大家我从一个留学日本的女留学生那里听到的她的导师,一个日本教授,是怎么评价中国的抗美援朝

的。这位日本教授说:知道吗,中国进军朝鲜之后,你们中国人才在国际上有了地位,中国人才在其他国家人们的眼中站了起来。那些学者们所说的也许都对,但我认为都没有这位日本教授所说的这一点重要。恰恰是因为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军的英雄们表现出了在战争中中国人也可以是不好惹的,才给我们带来了至少50年的和平。我们必须懂得列强是怎么看问题的。



  忍辱负重的悖论记得去年我们的那本《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出版后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超限战》的作者乔良先生说了一段批评《中国可以说不》的话。大意是,中国人应该忍辱负重,比如中国的经济发展要依靠外资,这外资的引进,忍辱负重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姿态。我很尊敬乔良先生,他的这种想法在真心热爱中国的人当中恐怕也很有代表性,但他的这个想法是有一些问题的。事后《中国可以说不》的作者乔边写了一篇文章反驳乔良先生的观点,我认为非常有道理。



  “……乔良先生这句话大概有这么几层意思。



  “一是,中国人都在那儿打埋伏,‘说不’的几个小伙子却不能像邱少云般烈火烧身永不动,敌人一梭子子弹打过来,还没怎么着呢,便嗷嗷乱叫,暴露了目标。



  “二是人家有钱,我们就得低头,骂是骂不过钱来的。



  “关于这第一层意思,我的想法是,乔良先生作为一个军人,长期的纪律约束和国防教育,使他有不同于一般百姓的警惕性,在长期的忍辱负重中不会忘了忍辱负重的目的。而一般人呢?我的看法相当悲观。越王勾贱尚且要人整天高声提醒他莫忘雪耻呢,我平头老百姓,把眼眉前的日子过好已是很不错了,你让我‘十年磨一剑’去雪耻,恐怕是剑还没磨出来,倒磨钝了我雪耻的意志。……



  “个人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南宋起初,还不是计划着如何收复失地?结果,辱是忍了,偏安一隅的心态也同时养了出来,直至亡了国。



  “邱少云之所以能忍,能成为民族英雄,不仅是因为他做为一个军人有极强的纪律性和责任感,而且因为他做为埋伏的参加者,知道这场埋伏目的和在整个战役中的关键作用,知道自己的部队的每个战士都与他一样有着同样的报国之志,知道整个部队会在即将到来的一刻发起总攻,他的牺牲是整个战役必须付出的代价。



  “而我们常人呢,不知道原来我们的懦弱是在打埋伏,不知道我们的埋伏要打多久?我们看到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民族精神的矮化和失落,听到的是应该带领我们走出困境的精英们却在一个劲地为别人打我们玩我们做着连别人都不能做的辩解,想到的是如何让自己或自己的子女能学好计算机和英语,能跻身于现代‘买办’的高人一等的行列。……连这个民族较优秀的一部分都这样了,我们平头老百姓还能记着那么点事儿吗?更何况有比长期打埋伏更现实更紧迫的生活问题。当然,仍然会有人说那是精英们在忍辱负重,在打埋伏,你们小百姓不懂,也不能告诉你们,免得你们口风不紧泄了密,坏了精英们的大事。但这话我想连说话的人自个都不相信,……。



  “至于《中国可以说不》吓跑了多少外资,忍辱负重又讨来了多少钱,我没有这样的数据,我相信也没有任何一个专家具体研究过。但那帝国主义有最厉害的武器壮胆,有那么多见了国际资本就点头哈腰的中国精英,断不会就被几个小人物的一声喊就吓跑了,他们绝没那么松包。君不见,‘义和团’那么大的阵势都没把他们吓跑,何况一本小书。相反的例子,倒是有一个,比如俄罗斯,没见她在国际资本的喂养下强大了多少,但国际资本喂她一次,她的利益就少一分,她的姿态就低一分倒是实实在在的

。她前面刚刚出卖了南斯拉夫,这回西方又隔着几千里紧抓着车臣问题不放了。本来一个昂首阔步的民族,先是低了头,又是弓了腰,现在是基本趴下了。她的那些精英们,在这期间,‘忍辱负重’的话怕是没少说吧。



  “有时候,对抗也是为了更平等的对话。不一定就能平等,但我们必须积极地争取。‘忍辱负重’的良好愿望,在现实中怕是被别人利用的可能性更大,却只能让我们这个民族更消极。



  “话说回来,你一定认为我们这个民族必须忍辱负重,那也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这个民族必须牢记这个‘辱’,牢记这个‘辱’是怎么招来的、忍这个‘辱’是为了什么。这就要这个民族的精英们必须时时向他的大众敲敲警钟,告诉他们这个世界并不那么美好,他们的生存环境并不那么乐观;时刻提醒大家,我们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不那么容易,必须凝聚起来,拧成一股绳,才有可能突出重围,找到我们自己富国强兵的道路。没了凝聚力,没了民族精神,《超限战》就是把人民战争的内涵

扩得再大,手段提供得再多,也是白搭,因为一个民族失去了使用这种手段的意志,就是把中子弹给她,她也是个窝囊废。”我认为这一段话说得非常好。军队可以潜伏,作为个人在某一具体事上也可以“忍辱负重”(如勾践、韩信等,也如我前面所说,到了中国人非爬着出去不可的时候,作为个人或一个小集团也不得不忍受屈辱),但作为中国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民族的精神,也没到了非爬着出去的时候,片面地讲“忍辱负重”就不一定完全合适了,其结果有可能是并不能消减西方人的防备中国之心,反而成了精英们谋私的托词,反而颓废了民众的志气。



  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言论,说是中国的民族主义声音使得美国和其他国家感到威胁,如《联合早报》上一篇文章声称:“……在中国日渐高涨的民族主义和反美情绪中,可能使美国得到中国是其唯一最大威胁的判断,到时美国可能和俄罗斯达成利益交换,以便腾出主要精力来对付日益壮大和反美的中国。不加遏制或疏导中国民间的反美情绪,将使中国付出较大的代价并出现21世纪最重大的战略决策失误”,[34]云云。然而,放弃自我防卫能力,引刀自宫,也许可以换取别人不再把你看作是一种威胁,但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任人宰割!若如此,我看还是让美国把中国看成是它的威胁更好些。



  更进一步说,把中国的民族主义声音压制住,就够了?美国就不把中国看成是它的威胁了?美国一些战略家说过,美国是否防备一个国家,并不取决于它的意图,而是取决于它的力量。例如,基辛格曾经说过:“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美国是无比辽阔、资源和人口远远超过美国的欧亚大板块海岸之外的一个岛屿。在欧亚大陆的任何一半——欧洲或亚洲——出现一个占据支配地位的大国是一个构成对美国的战略威胁的明显标志,无论有没有冷战都是一样。因为由此而形成的集团将具备在经济上,而最终是在军事上,超过美国的能力。美国必须抗击这种危险,即使这个居于支配地位的大国显得十分友善;因为其意图一旦变化,美国就会发现自己进行有效抵抗和扭转事态的能力大大减弱了。”因此,仅仅把中国的民族主义声音压下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中国分裂成一个个小国,其中的大部分贫弱到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的水平,人口饿死个十分之九,美国和其他国家才能放心。我看被别人看成是一种威胁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有时还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一种光荣——对别人毫无威胁的只能是废物。然而,最糟糕的情况是你本没有任何威胁别人的能力,别人却依然把你看作是威胁,你还怎么解释都没用,因为你虽然本事不济,块头却太大。与其如此,还不如提升自己的能力,把本事练得和自己的块头相符。对于中国而言,这就有必要在中国人中提倡民族主义,提倡尚武精神。



  也许战争会换形式,但所需的高尚品质不会有任何改变。有人说,现在是全人类合作的新时代,军事竞争已经让位给了经济竞争,要说有战争,那也是经济战争了。然而,战争也许会换一种形式,但物种竞争的本质不会改变,所需的高尚品质更不会有任何改变。



  从根本上说,西方种族主义的阴魂不散,也不可能散,因为这是人的本性。所以,不能用各种形式的武力保卫自己的民族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我在这里并没有否定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合作,但与其他民族的合作是以你能否保卫自己为前提的。你能保卫自己,其他民族就会上门来与你合作。你不能保卫自己,如果你弱而小,那倒也罢了,暂时可能先容你口饭吃;但如果你弱而大,本事不大,饭量倒不小,别人岂能容你?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21568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