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XXX陷入绝境,XX地位有点儿玄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XXX陷入绝境,XX地位有点儿玄   
所跟贴 XXX陷入绝境,XX地位有点儿玄 -- 邢国鑫 - (2211 Byte) 2004-12-18 周六, 上午10:50 (365 reads)
邢国鑫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20
文章: 7501

经验值: 206975


文章标题: “首堵”特大新闻 (138 reads)      时间: 2004-12-18 周六, 上午10:53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世界最大的Shopping Mall 诞生北京 逛遍花两天

文章来源: 神州中国 于 2004-12-17 17:07:13


世界最大的Shopping Mall 诞生北京 逛遍花两天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mychina&MsgID=74791
神州中国

“全场大减价”:手工小提琴、美洲虎汽车、意大利浴盆、羊皮摩托装、古式挂钟、西式书桌、小孩尿布。别着急抢购,这只是个开始。

要想把北京新开张的“金源购物中心”逛个遍,至少得花上两天的时间,要知道这可是世界上最大的Shopping Mall(购物中心)。明尼苏达州的“美国Mall”占地不过才400万平方英尺(约合37多万平方米——译者注),而这座10月24号正式开张营业的金源商场占地足有600万平方英尺。

在这座购物中心里有230座电梯、1000多家店铺、1个相当于两个足球场那么大的美食城以及1个滑冰场。这是一个蕴含着非凡的建筑装饰艺术的购物中心,也是用钢铁和玻璃建造起来的中国社会发展的标示,它预示着中国收入稳定、生活幸福的消费阶层的逐渐形成。



“从一开始,我们就决心要建成一个世界上最大的购物中心。”新燕莎集团的总经理傅跃红对记者说,该集团占据了金源商场的一半柜台。傅女士还指着办公室里的一张世界地图说:“我们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具有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我们也应该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购物中心,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标志。”

这座被标榜为“足以改变你生活”的购物中心,坐落在北京三环外的一座崭新的建筑群中。这里与北京活力四射的“硅谷”毗邻,但是周边居民小区中的大多数公寓仍然空无一人,这也是北京房地产过热带来的恶果。

该购物中心也展现了中国政府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心。近些年,购物中心在中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如今,购物中心的发展趋势如此之强劲,以至于就连中国总理温家宝都把今夏称作是“购物中心兴起之夏”。想想在五年之前,中国仅仅有十来个购物中心而已。而如今,据中国商业部的统计,全国购物中心的数量已经增长到了400个。

长久以来,购物中心被人们看作是时尚文化的一部分,看作是地方政府业绩的一部分,当然也被看作是城市 “形象工程”的一部分——它常常被地方政府用来证明当地对外贸易的发展、旅游业的繁荣以及就业率的提高。在中国,城市的“形象工程系列”还包括地铁、飞机场、郊外公寓、豪华酒店、摩天大楼、高尔夫球场等等设施的建设。举例来说,现在的北京就拥有24座高尔夫球场。

根据媒体以及西方专家的分析,购物中心的资金大多来自于投机资本。与其他购物中心相比,“金源”的建设工程采取了更加透明的操作方式。三家重量级的企业集团分担了建设成本,当然也分瓜了商场的柜台。

然而,中国这些新的购物中心都遇到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没有顾客。“金源”的管理者曾预计商场每天的客流量应该在5万人左右,不过实际的客流量与预计数字相去甚远。在某个周五的下午,一个小时之内仅仅有20个人走进商场。一些专家指出,如今的中国城市拥有太多的高端商场,但是却没有相应数量的高收入消费者。

被邀请加入“金源”的品牌包括“梅西连锁店”(Macys)、以及“拉夫•劳伦”(Ralph Lauren)和“香奈尔”(Chanel)的专卖店等等。一位在北京工作的美国公司官员指出,很多国际品牌在中国的连锁店如今都处于无利可图的经营状态,它们在中国的作用更像是广告宣传,或着仅仅是在“给未来作个姿态”。

缺乏购物者的问题近些年来一直存在。很多中国消费者都乐于在当地的购物中心享受高档、怡人的购物环境,却没有多少人愿意掏钱购物。很多人只是花上几块钱买个甜筒,然后就在商场里闲逛。

城市人口的可支配性收入在增长,但是其增长速度却远没有购物中心的发展速度快。在“金源”的一家化妆品店内,粉饼和眼霜的价格降到了每支40美元,但是一位服务员透露,那天一整天都没有卖出一件商品。两位身着职业装的女性正在商场里走来走去,看起来好像是顾客的样子,但是她们说自己是来这里看望朋友的。“我们真的喜欢这个商场,但是我们买不起这里的衣服。要是每件衣服都能够再减价200元的话,我们或许还能忍受。”

“我们认为也许要在三到五年之后,这个购物中心才会扭亏为盈。”傅女士说。走向成功的一个转折点可能是“莲花”(Lotus)平价超市的入主。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邢国鑫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23228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