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丧尽天良”与“无羞耻心”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丧尽天良”与“无羞耻心”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5


文章标题: “丧尽天良”与“无羞耻心” (888 reads)      时间: 2004-5-24 周一, 上午4:33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丧尽天良”与“无羞耻心”


芦笛


鲁肃老夫子出来瞎评随芦之争,说我“大发雷霆”,还有什么“‘口头语’不断”,云云。在我印象中,他是个比脚有水瓶的同志(说明,此处抄袭断木黑话),说的话自然比旁人有份量,所以直到此时我还在奇怪他为何有这印象。

好像也不只是他一个人有这种感觉,昨天没答随便四问,我那贤甥消极不知道我根本没看见,却以为我给随便气糊涂了。其实我早告诉过他,与随便过招第一忌就是动气,因为这正是他诱敌深入的第一招,用刺激对方来诱导其犯规。对方一旦中计,他就立刻申请斑竹动刀,让斑竹代他料理论敌,对方因而更气,越骂越烈,最后终于犯规被黜,他便于此宣布完胜。

此乃“随便借刀杀人之计”,说穿了一钱不值,可惜所谓“民主”衮衮诸公,竟然没一人有足够智力看出这点来,无不中计,迁怒到网站头上,最终触发了网站内部政变。

所以我这次和随便过招,从头到尾都和他比定力,根本就是心平气和的。昨天我同时写了《随便大逻辑》和《此心乐时即成功》两篇性质截然不同的文字。一个“大发雷霆”“气糊涂了”的同志能写出心平气和的散文来么?笑话!

那“口头语”之说更是神来之笔。除了戏耍我那吃草的孙子之外,我这次还真没把独步海内外的恶毒功使出来呢。而且,老芦上网来身经百战,连网站都先后打过三家(多维、银河和本网站),要不是靠我这巧妙伤人而不犯规的功夫,早就让人家料理了无数次了。最后07不得不靠造谣犯规来封我,说明他一筹莫展到了何等地步。对这一点,我早就在天下人面前雄辩地证明了。

想来想去,我这次论战中用过的“口头语”大概就那么两句:说随便“丧尽天良”和“没有一般人的羞耻心”。

“丧尽天良”之语一出,立刻引起了网友反感。我当时就解释,我那不过是事实陈述,并非恶意攻击,而且,我并不认为那是什么贬义词。相反,正因为老马和随便都无天良,我才欣赏此二人,因为国人的“良心”太发达太不值钱,需要无天良之辈来作清凉剂。

所谓“天良”,其实是一种生物属性,也就是看到同类受难时引起的怜悯、同情反应。这其实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并没有什么附加的社会价值。大多数人看到悲惨场景,如谁的肢体给切断了,都会有“惨不忍睹”的天然反应,敏感者甚至会引发强烈生理反应诸如呕吐甚至晕倒。这其实不限于人类,灵长类也有,甚至连牛进屠场时都会流眼泪。

但有的人先天就缺乏这种生物属性。记得电视上采访过一位职业杀手,此人常根据雇主的要求,在受害人死亡前痛加各种非人的折磨,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把受害人绑起来放在山洞里,让耗子把那人脸上的肉、眼球等一点点咬下来,让那人活活疼死。

采访的那位心理学家问他是否能忍受受害人的凄厉惨呼,他说:No, it did not bother me at all, 还说他生下来就是这样的,从来没为别人遭罪动过心。还在作“挺能杰儿”时,他就把他爹给干了,事后只觉得非常痛快,云云。

最后他问那心理学家,他为何与众不同。对方解释道,和大多数人不一样,他缺乏“同情基因”,也没有“恐惧基因”,天生不会同情他人也不知道恐惧。这种人的结局如何,端看所处环境,如果他们成长在一个富有爱心的环境中,受到良好教育,就变成战争中的英雄,和平时期的冒险家、赛车员,等等。如果生长在下流环境中,则就会变成杀手或别的罪犯。

当然我不是说随、马就到了这个地步。不过根据我长期的客观观察,我发现他二位确实与众不同,天然的同情心特别不发达。例如那阵杜导斌给抓起来,老马居然写了个帖子,警告湖北省公安局不得滥用纳税人的钱,宠坏了政治犯,甚至特地开出了菜单,规定监狱每顿只能给人家几个窝窝头。让我看了不能不气炸肺,而他居然有那本事,埋怨斑竹不把他那烂文字选入导读!

随便在这方面也差不多。黄静被害后,网友把她的遗像贴了出来,他居然跟贴,加以玩赏式的轻佻评语。这种事,一个有正常同情心的人是绝对干不出来的。

我觉得这就是他们缺乏天良的表现。这并不是什么道德批判,而是一种通过客观论证作出的事实判断,本身并没有什么褒贬之意──说到底,这不过是遗传基因所致,正如有的女性天生性冷淡似的,您能说那是什么耻辱么?

不仅如此,我觉他二位如果真懂逻辑的话,也就决不会因为我作出这客观评论而生气,只该有欣逢知己之感。随便多次否认世上有道德存在,“天良”不就是“道德”的基础么?说他没“天良”,与说他“不讲道德,没有道德观念”等价,只有了解他的知音才会作出这种洞察肺腑的明断来。我深信他二位喜欢我,其实也就是出于这种“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心理。

的确,我看重随马二位,也正因为他们这与众不同的秉赋。我说过多次,中国人的通病是莫名其妙的“义令智昏”,“正义感”过份发达而理性阙如。

举凡中国历史上的重大灾难,无不是好作“正义冲动”的“清流”们干出来的,例如晚明、晚清的“清流”害得大明、大清亡了国,30年代的“爱国”愤青“逼蒋抗日”铸成大错,导致共匪死里逃生、抗战提前爆发,不但使中国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民族牺牲,而且导致中共在战后上台,招致社会大幅度倒退到奴隶制度中去。40年代的“民主”愤青“反饥饿,反内战”,在客观上成了与中共夹击国府的反动势力。60年代红卫兵小将“埋葬帝修反,解放全人类”,把神州大地化成了冤狱和杀人场。80年代末期的“民主”愤青在客观上呼应了党内保守派,几乎颠覆了整个改革大业。本世纪初爱国愤青又蠢蠢欲动,疯狂叫嚣打台湾,迟早要弄到亡国灭种而后快。

所有这些,莫不是“良心祸国”的反复表现。这就是我何以在下海之初写的《枪杆之邦,其能久长?》中说:

“志士祸国,尤惨烈于汉奸;书生煽情,恒嫁祸于苍生!”

最可悲哀者,世上大概还没有哪个国家,其国运反复遭受同一民族疾病的折磨,但绝大多数人至今还没发现那病因在哪里,至今还在动不动就卖弄他们“沉重的良心”,似乎那是什么不得了、了不得的宝贝似的!这大概是环球只此一家的智力奇观罢。

正是这种病理现象,恰好使得随、马的冷漠天性成了济世良药。犹记刘荻案发时,本坛“良心”们群情激愤,只有随便敢出来说,应该先查明该案是否有刑事因素,再激动不迟。直到现在,我也觉得那是正确的:两眼一抹黑您就先不先肾上腺素大量分泌,算什么事哪?

又如杜导斌被抓,达功(想念你,达功!眼病好些也未?)激于义愤,在坛里上贴,表示他愿意陪杜坐牢。我看了那帖,心里的滋味真是没法描述:又感动,又难受,又担忧,又想劝,又不好劝──须知达功是我最先认识的网友,人家在国内,说那话可跟作廉价恶心秀的“民运”、“人权”人士不同,确实是义无反顾、豁了出去的。

此时只有随便敢在后面跟贴,问:“你家的人同意你作许云峰么?”当时我非常感激随便做了我想做不敢做,不便做的事。不料网上康生古迷居然出来给随便罗织罪名,似乎生怕达功听了随便的劝告,改了主意!

于是我就写了个帖子,记得题目是《谁是奸坛最有良心的人》,用此事证明随便才是真正有良心的人,因为他起码不像“使憨狗咬石狮子”的那些“民运”匪类及其同情者,用廉价的“良心”号召来坑人。这当然是比较而言,负数比零小,和具有负的“沉重的水肿良心”的“民主”派比起来,没良心的随便的确可算活佛了。

由此可见,一个心浮气躁、良心过剩、智力不足的幼稚民族的确需要天生良心阙如或很不发达的同志来作清凉剂,这才能及时地为大众那动不动热昏的脑袋泼点冷水,促使他们清醒过来。这道理正如车辆必须装刹车一样,而中华民族乃是一个天生没有理智刹车的民族,在关键时刻的确需要随、马这样动心忍性的同志出来作刹车。

但问题在于,不是所有的时候都需要刹车,也不是所有的时候没良心都是好事。这道理明摆着:如果大众彻底丧失正义感,听任独裁者肆意横行,则中国就永远不会实现起码的社会公正。如果在群情冷漠、该起来合理抗议之时还一味使刹车,那中国便永远不会有理性的民间压力集团,统治者的权力也就绝对不可能受到制约。

所以,所谓良心和它的使用,其实也有个均衡问题,太发达不行,没有也不行。这似乎也算“中庸之道”吧。总而言之,需不需要良心发作,发作到什么程度,必须根据现实情况和可能引起的后果全面权衡,说到底一句话:“良心发作必须在冷静的理性指导下进行。”

这句话其实是对微观也就是对个体而言。从宏观来说,应该是“不需要良心时,为没良心的人加油。需要良心时,为良心水肿病患者加油。”使两者达到一种理性的动态的平衡。这大概是治疗咱们这个社会顽症的唯一权宜之计。

至于那“随便没有羞耻心”之说,我觉得也不是侮辱,只是说的不够明确。所谓“羞耻心”,我的理解有两种情况,一是“良心”的表现,通常在自觉作了错事,遭受良心责备时感到惭愧;另一种则是自尊心,在觉得自我尊严受伤时感到耻辱。

以此来看,随便的羞耻心似乎都不发达,第一条不用说了──没有良心的同志何来什么良心责备、自惭内疚?但他当然有自尊心,不过我觉得作为网络存在,他并不拿网上名声当回事,不必珍惜羽毛,所以才会以饱学才子之身,在“英雌”那种无聊事上作毫无身份、不讲起码体统的混混式纠缠。这里面的道理,正和我那吃草的孙子一样:我坚信,该同志在现实生活里绝对不会轻易去作人家的孙子,正如“芦笛的跪拜者”在现实生活里不会向我跪拜一样。他们这么做不觉得羞耻,无非是“那反正是网上幻影,并不是我,何必认真”的想法使然。

不知随便的同情者和赞赏者们,看了我这些再客观不过、心平气和的论述后有何感觉?如有谁不同意,愿闻其详。咱们不妨把注意力转移到讨论这些有教育意义的学术问题上来,远胜过议论小人物的私德。真喜欢干这些事的同志,我向他们郑重推荐low life corner。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73867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