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九分天灾、一分人祸 --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天灾”和“人祸”关系的计量考察(续版)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九分天灾、一分人祸 --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天灾”和“人祸”关系的计量考察(续版)   
所跟贴 九分天灾、一分人祸 --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天灾”和“人祸”关系的计量考察(续版) -- Anonymous - (22 Byte) 2002-2-06 周三, 下午10:29 (686 reads)
六哥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三.广搜异端 -- 某些人的用心 (464 reads)      时间: 2002-2-06 周三, 下午10:32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三.广搜异端 -- 某些人的用心





一些人在“三年自然灾害”的问题上广搜异端,大炒特炒,是有他们的特殊目的的。他们的逻辑是,以前发生了的,以后就不允许再发生,再发生就是“风调雨顺”;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制度下发生了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就不允许发生,发生了就是“人祸”。这些人的逻辑说好听一点,是不公平。我们知道,就人类现有的生存环境和生产条件而论,毫无可能达到科学家所予测的理想寿命(200岁左右),这只是一个常识:任何人都不应超越历史的规定去提什么要求。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如果一个人在现有条件下活到八,九十岁就“提前”死去,会属于什么“非正常死亡”事件。同理,年代和社会制度也只是相对条件而不是绝对条件,绝对条件就是生存环境加农业生产力水平,或者看一个国家口袋里有多少钱。中国是一个自然环境极差的国家,并且1970年之前农业生产力又极端低下,据此我们很难想像,40年代的大旱会死人而50年代就不会,或者反过来,顺着“1950年代不该发生论”者的逻辑反问:为什么1920年代曾发生过的,到了1940年代还会继续发生?为什么1870年代清代封建主义制度下发生过的,隔了50年后在民国时期的资本主义制度之下又继续发生(饿死数千万人的事件)?这岂不太说不过去了吗?



对于1959~1961年中国发生的特大自然灾害,西方一些“专家学者”一反他们原本固有的对中印象,他们不再提起中国人的“贫困、苦难、疾病、饥馑、无知”,不再提起中国本来就是“灾荒之国”,自然他们更不会提起西方曾经对新中国实行经济封锁的罪恶历史,不会提起中国共产党人为结束我国作为“灾荒之国”的历史所做出的卓越功绩。这些人在评价“三年”问题时,总是刻意回避前述基本事实,刻意夸大人口损失的程度。例如,美国学者 J.Banister 在1987年出的《China's Changing Population》一书中“推算”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非正常死亡3000万人,同时把1960年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估计”为24.3岁。作为美国普查局中国科的科长,Banister 不可能不知道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说过的话:旧中国“使中国儿童的估计平均寿命,象在印度那样,略高于26岁”,但是“从1960年以来,中国使公民的平均寿命增加了20岁以上。中国男人的平均寿命为69岁,中国妇女为71岁。印度的平均寿命虽有增加,但平均只有62岁。”(Rܦ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对比24.3岁和26岁这两个数字,我们不难看出背后 Banister 所包藏着的特殊用心。这个Banister,为了推出所谓“非正常死亡3000万人”的天方夜谭,曾对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数据进行过一番精心“修正”,据此提出所谓的对1953~1982年中国人口的动态重估。这个“重估”是拙劣的,事实上,只需在其框架之内、按普通的“收支平衡”原理逐年递推一下,便立即发现 Banister 的“支”(死亡人口)和“收”(对应的总人口和新生人口)之间存在严重的不符,在几乎所有年份上都高达数百万之多;其中,1962年的死亡人口多出800万,1960年更多出1000万人。对于 Banister 作过精心“修正”之后仍出现如此巨大的帐面误差,不能不令人感到分外的吃惊。



也许,这些西方学者以为如此一来,处在全球社会主义劣势中的中国,气就会变短,政权就会因此失去合法性。他们这样做并不奇怪,因为几十年来他们打着反共旗号,就是这样做的。令人不解的是,也有少数人中国人,所谓的“专家学者”,他们本应比常人更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和国情,却为了呼应西方的阴险目的,不惜使出编造数据和篡改历史事实等为学界所不耻的手法,替西方推波助澜;更有甚者颠倒黑白,把罕见的自然灾害说成是什么“风调雨顺的三年”。



对于综合国力甚微、又遭到外国经济封锁的国家来说,人口的损失说到底是由于粮食的损失,而损失的粮食之中,当然既含有“天灾”的因素也含有“人祸”的因素。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得出两者之间关系确非易事。过去一些非难“大跃进”的论作夸大“人祸”因素,在手法上把个别和局部的、哪个社会里都存在的阴暗面加以搜罗并堆砌到文章中去;在罗列统计数字方面这些人更是深得“大跃进”中某些地区“刮浮夸风”,搞“高指标”和“高估产”的精髓。然而透过数字进行合乎逻辑的计量分析,这些人总显得无能为力:很简单,这些人的目的不过是搅起一潭历史的浑水,从中渔某种利益罢了。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91012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