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物理现象的哲学思辨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物理现象的哲学思辨   
马悲鸣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5898

经验值: 57789


文章标题: 物理现象的哲学思辨 (605 reads)      时间: 2018-4-15 周日, 下午1:27

作者:马悲鸣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马悲鸣:物理现象的思辨

1675年,丹麦天文学家罗默(Ole Roemer 1644-1710)以“木(星)卫(星)食”的时间与地球和木星的相对位置有关,解释为光在太空中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或者说光速是有限的。当时计算的结果光速是21万公里,这在当时的测量技术下,已经是很好的结果。

伽利略(1564-1642)也曾试图用一种类似测声速的办法来测光速,但没有成功。伽利略去世次年出生的牛顿(1643-1727)却认为光线是“超距”的,也即光速无限大。光源不管多远,都能即时照亮。

若能坚信一个命题“如果两个事件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话,那么先发生的是原因,後发生的是结果。”就不难想象,如果两个事件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话,原因必定发生在结果之前。灯亮是原因,物体被照亮是结果。这两个事件之间一定存在时间差,故不会有超距作用。原因事件发生後,需要时间来“通知”结果事件发生。因果关系在数学上的表达就是函数式:y=f(x)。这里x是自变量,原因。y是因变量,结果:因自变量之变而变的变量。

老式百米赛发令枪响运动员拔腿开跑,但终点的裁判员掐表不能等听到枪声,而是在看到发令枪冒烟就得掐表。因为音速只有340米,大概能影响0.3秒的误差。发令枪击发是原因,运动员拔腿和裁判员掐表都是结果。因发令枪就在运动员跟前,故两者之间的时间差是音速传播的,而裁判员见发令枪冒烟就掐表的时间差是光速传播。

「一九八二年,法国物理学家艾伦•爱斯帕克特(Alain Aspect)和他的小组成功地完成了一项实验,证实了微观粒子之间存在着一种叫做“量子纠缠”(quantum entanglement)的关系:在量子力学中,有共同来源的两个微观粒子之间,不管它们被分开多远,对一个粒子扰动,另一个粒子(不管相距多远)立即就知道了。
  
据说量子纠缠已经被世界上许多试验室证实,许多科学家认为量子纠缠的实验证实是近几十年来科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虽然人们对其确切的含义目前还不太清楚,但是对哲学界、科学界和宗教界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西方科学的主流世界观产生了重大的冲击。量子纠缠证实了爱因斯坦不喜欢的“超距作用”(spooky action in a distance)存在。」

如果量子纠缠真如上述,则第一个量子受到“扰动”是因,第二个量子发生相同的“扰动”是果。从上面的思辨,两者之间应该存在时间差。第二个量子不应该是“立即”就知道第一个量子受到“扰动”。而且第一个量子因受到随机扰动而转变为某态和第二个量子因之转变为和第一个量子相同的态之间的时间差不应快过光速。因目前所知最快的信号传递就是光速。

如果第一量子的“扰动”不是随机的,则可能两个分开但“同源”的量子之间各自“储存”了一个“约定”——日後所受“同步扰动”的既定程序。而如果第一个量子的“扰动”是随机的,则还能导致宿命论,——不管如何“随机”,仍摆脱不了“命运”的安排。

2018年4月15日


作者:马悲鸣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马悲鸣于2018-4-18 周三, 下午9:23修改,总共修改了5次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马悲鸣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96437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