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tain nino
加入时间: 2012/07/01 文章: 892
经验值: 38697
|
|
|
作者:captain nino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哪怕是按照马列的劳动剩余理论也能理解你提出的这个 "遛狗也能谋生" 的问题. 之所以如此, 无非是经济发达的情况下, 产生了 "富余", 这个 "富余", 导致了劳动分工的产生 (division of labor). 马列的设想就是, 人原来都是原始共产主义社会, 人人做差不多一样的劳动, 一起打猎, 一起采集, 一起切肉分肉. 但随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最重要的是农业的出现, 使得食品产生了富余, 一部分人不用再从事初级产业便也能生存, 可以靠自己的非农业劳动换取食物. 这样就产生了劳动分工.
回到正常的经济学轨道上来说, 遛狗要是真如你所说能够成为谋生手段, 那能说明劳动分工很细, 经济已经很 "高级". 部分人已经有足够的钱用来支付这个劳动 (也就是他们产生了这笔额外的剩余).
但同时, 越是高级的 "分工", 也越是脆弱. 要是经济不景气, 首先倒霉的, 肯定就是遛狗这种高度细化的工作. 而即使是严重的经济危机, 造房屋的人还是需要, 水电工的还是要, 农民还是要, 生产生活必需品的工厂的工人还是要, 送快递的还是要. 工种越是细化, 越 "偏", 就越脆弱. 就如很多人说恐龙灭绝, 和大熊猫濒危, 是因为它们过度特化一样.
你可别说遛狗邪门, 这毕竟是工作. 欧洲包括英国在内的福利国家, 什么都不干, 都能靠政府福利过上发展中国家普通民众非常羡慕的生活. 问题就在于这从长远来看, 是不可持续的.
作者:captain nino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