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分享]马勇、刘仲敬:中国错过了很多好牌(1)----------好文推荐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分享]马勇、刘仲敬:中国错过了很多好牌(1)----------好文推荐
所跟贴
马勇、刘仲敬:中国错过了很多好牌(6)
--
布朗运动
- (5298 Byte) 2014-8-17 周日, 上午10:01
(183 reads)
布朗运动
加入时间: 2009/05/17
文章: 1780
经验值: 59339
标题:
马勇、刘仲敬:中国错过了很多好牌(7)
(219 reads)
时间:
2014-8-17 周日, 上午10:01
作者:
布朗运动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像法国这种中央集权官僚体制,与英国这种地方分权封建体制相比,具有先天的劣势。它必定会浪费更多的资源,取得更少的成果。在足够长的历史时段内,实行中央集权的国家和海洋性比较强、保存地方主义的国家相比,将会积累劣势。劣势随着时间推移将会不断的扩大,最后有一天将会搞成鸦片战争那种危险的局面。所以,中国在这种情况下左右都是没有出路,都是很危险的事情,如果你是用中央集权削平各省,我刚才说的局面一定会出现。如果你不这么做,放手放松权力,让各省自动发展,有些省份会产生出超级优秀的结果,以至于它很不适合与和河南、陕西这些省份待在同一个国家里,这个分裂总有一天会演变成军事冲突。所以,无论你选择哪一种道路,前景都是非常危险不妙的。
这种情况下,前途完全是一个价值偏好的问题。你不管做出哪一种选择,都注定要付出非常沉重的代价,都注定会有一批人给你极为恶劣的评价,但你不可能在两方面能够两全其美,这是在技术上做不到的。
中国方面,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反对党或者是知识界也好,压倒一切的理论是支持国家主义的,这是他们在现实中采取的路径选择。正是在这种约束条件下,集权强人不大会受到强有力的反制。袁世凯集权的时候,就有很多知识分子希望以袁世凯为中心,推动集权下的现代化,这个思路很接近后来新权威主义的想法。后来袁世凯死了,蒋介石看上去很有成功希望的时候,丁文江这些人又对他抱有同样的希望。这种故事一次又一次重演,付出的代价是各省的自治、良好的健康的经济发展、民间社会的形成以及良好的宪法结构。强人统治不断地干涉宪法,使中国的行宪变成一纸空文。即使口头上最支持宪政的人,在实际上面临选择的时候,特别是如果坚持宪政可能要面临中国解体威胁的时候,他们多半会退缩,而且还会理直气壮地说:我们之所以不民主、不宪政就是为了维护中国的统一,集权是必要的工具。这一方觉得非常的理直气壮,一次又一次的取得了胜利。他们的胜利使中国丧失了很多的机会,但也保证了中国现在的版图,你说这到底是一个成就还是一个负担?完全取决于你的价值观。我想,像托克威尔这样的人很可能觉得这是一场灾难,他会宁可让中国分裂,也要保证在江浙地区建立一个完善共和国的机会。但另外有很多人会坚定不移地说:即使让广东人、浙江人跟河南人一起饿死,也绝对不让中国分裂。这就是一个价值选择的问题,因为这种价值选择引起的冲突属于宗教战争的范围,而不属于理性讨论的范围,理性解决不了价值冲突的问题。
马勇:上面一段我有点补充,我觉得小刘讲的也非常好,把我们的革命史观完全颠覆了。其实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确实国际条约体制先民国成立,国际条约体系是从18、19世纪以来慢慢形成的,后来中国很多的规则,特别是小刘刚才讲的这种北伐以后没有规则和秩序的做法导致了今日中国的很多问题。刚才他的这一段描述,我觉得可能是对我们现代史和民国史的一个很重要的补充,将来的叙事应该很堂堂正正的讲出这种历史的本质。听他讲了很受启发。
主持人:谢谢。
——结束——
作者:
布朗运动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可以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13639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