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支那大学生专门作假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支那大学生专门作假
酒摄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支那大学生专门作假
(313 reads)
时间:
2003-11-27 周四, 下午9:32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哈尔滨
300名大学生集体买成绩
--------------------------------------------------------------------------------
● 于泽远(北京)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所大学爆出300名学生集体贿赂一名教师的丑闻,这名收受学生2万元人民币“好处费”的教师日前被当地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据新华社报道,这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教研室的一名于姓副主任,2001年担任该校某专业脱产专升本(专科升为本科)班的“自然辩证法”授课教师。在当年年末“自然辩证法”课考试前,学生们商议每人交50元(人民币,下同)送给于某,以便他在评卷时“关照一下大家”。
在征得多数学生同意后,学生王某出面向9个班共300名学生收取1万5000元钱,送给于某,并将交钱学生的名单一起交给于某,见钱眼开的于某表示“可以关照”。
于某倒也没有“失言”。在评卷时,他利用职务之便,要求评卷教师为学生提高分数,使所有送钱学生的成绩都获得“通过”。
担心会遭于某刁难
好学生也“集资”
尝到“甜头”的于某第二年采取同样的手段收取2002级学生的“好处费”5100元,并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
据了解,部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虽然不同意这种“花钱买成绩”的做法,但又担心不交钱可能会遭于某刁难,也只好随众人“集资”。
于某公然利用职权谋求贿赂的做法被一些学生和教师举报,于某今年被警方逮捕。
哈尔滨南岗区法院的一审判决认为,于某的行为已构成受贿罪,但鉴于他归案后有悔罪表现,判处他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校园不再是净土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高丙中在接受本报访问时说,这起行贿受贿案听起来有些荒唐,但却实实在在地发生在当今的中国大学校园里,带给人们的不仅是震惊,更有严肃的思考——为什么以育人为己任的大学校园会发生这种当事师生都不以为耻的腐败行为?
他分析说,从表面上看,现在一些大学开办“专升本”之类的各种培训班,主要目标就是盈利。对学生来说,通过花钱不用费很大力气就能拿到学历或证书,有利于找工作;对校方来说,培训班的学生属于“编外”,学校不需要对他们的就业负责,因此有些学生和学校关系“更像是市场上的买卖关系”。
中国道德失范严重
“但无论如何,这种公然的、大范围的花钱买成绩的做法还是比较少见,它再次说明道德失范在中国已经有多么严重。”
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教授干春松对本报说,学术腐败最近成为人们关切的话题,而校园里的腐败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高校缺乏竞争和透明的传统体制有关。一些大学正在改革传统体制,或许可以早日还校园一方净土。
“尽管黑龙江这起案件可能进一步给大学的声誉抹了黑,但揭露问题毕竟比掩盖矛盾要好得多。同时,法院积极介入这类案件也有助于遏制校园腐败行为的蔓延。”他说。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典型的以点带面
--
见面就跑
- (72 Byte) 2003-11-28 周五, 上午6:44
(57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98366 seconds ] :: [ 27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