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中國睾丸,支陸官府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中國睾丸,支陸官府
草虾
[
个人文集
]
警告次数: 1
性别:
年龄: 35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688
经验值: 10200
标题:
中國睾丸,支陸官府
(1698 reads)
时间:
2014-3-18 周二, 下午7:59
作者:
草虾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中國睾丸,支陸官府
【作者:草蝦】
美洲的聯邦機構一般被我們稱作「美國政府」,其實這是一個誤會,因為人家自己叫做「聯邦政府」。美洲人喜歡對英倫的島民自稱是大陸人,召開了大陸議會,發表了「大陸宣言」(獨立宣言),所以美洲的聯邦政府又被叫做大陸政府。但是,我們應該注意到,美洲被稱為大陸,因為它有兩條海岸線。假如美洲西部的洛基山脈變得像喜瑪拉雅山一樣,那麼它就只有一條海岸線了。
胸懷寬廣與大陸意識
這樣設想有什麼意義呢?就是可以辨析,一塊大陸有兩條海岸線可以是平衡的,例如美洲、澳洲、印度等等;只有一條海岸線就一定是不平衡的。再假如這條海岸線不是有海灣的凹入型,而是沒有海灣的外凸型,那麼這種地形就不能叫做大陸,只能叫做「支陸」。《孫子 ?地形》:「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敵雖利我,我無出也;引而去之,令敵半出而擊之,利。」
這種「支陸」其實是一個比較大的半島而已,按照拓撲學的原理。可悲的是,蹲在支陸之上,絕對以為自己是大陸。只有離它越遠,才能越看它越像個半島。支陸人如果沒有寬大的胸懷而敢自稱「大陸人」,我就覺得他們很好笑,那種時時流露的支陸意識。
我曾到印度旅遊,並與各色各樣的印度人廣為交談,發覺他們胸懷寬廣,頗具大陸意識,無所謂排外或者民族愛國之類的玩藝。談及印度的鄰邦糾紛才知道,根本不是如同華人得知的那回事。一位印度朋友說:印度人從不申明「斯里蘭卡寶島是印度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印度人如想「統一寶島」,兩個小時就可以佔領斯里蘭卡。所謂斯里蘭卡的泰米爾問題,其實是斯里蘭卡和印度的漁民都想把金槍魚的捕撈糾紛上升為「民族主義」;關於克什米爾問題,那裡的居民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吐蕃人(比西藏人還要西藏),可以不算是印度人,但是他們喜歡作為印度的國民,因為印度的多神宗教和聯邦制度的寬容,所以印度聯邦政府必須去保護他們。
所謂「大者為邦,小者為國」,印度有個「中央邦」,意思等於日本文字中的「中國」。「中國」在吐蕃語之中的讀法是「衛寺」,是指拉薩周圍的地域。原來,這個地球上有好多個這樣的角落,這些角落中的居民都以自己語言稱呼自己居住的角落為「中國」。沙地阿拉伯認為自家是穆斯林世界的「中國」,突厥人認為自家是亞洲與歐洲之間的「中國」,喀什人認為自家是西突厥與東突厥之間的「中國」,拉薩人認為自己是吐蕃世界的「中國」,烏克蘭人認為自家是斯拉夫世界的「中國」,甚至古巴也認為自家是中美洲的「中國」,非洲還有個「中非共和國」。
世界上每個人都是「中國人」
原來這個世界上,任何居民都可以以自己為中心劃定一個「中國」,正如任何兩個數之間都有一個中數、任何一塊面積都有一個幾何中心。那麼,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是「中國人」,那麼「中國人」這個稱謂還有什麼可自豪的?正如每個人都把自己看作「人」,那麼誰再自稱「人」或者稱讚別人算是「人」,已經毫無意義。
但是,地理概念的「中國」何時成為一個政治概念的呢?大概是從陽痿皇帝光緒開始,想把大清帝國改稱中華帝國,那麼簡稱應該是「華國」呀?黃克強先生就搞了一個「華興會」。但是孫中山搞的是興中會,大概因為他的名號之中有個「中」,所以他喜歡稱「中國」,例如辛亥革命之後就在北京建立了一個「中國大學」,即今中國人民大學的前身。
孫中山之後,有位不曾參加辛亥革命的蔣志清先生,改名為「蔣『中』正」,更是喜歡自稱「中國政府」,也是因為這個詞嵌入了兩個讀音「中正」。看看Govern、Governer的意思是管治、管治者,所以Government應該譯為「管府、官府」。說「我管治你、我是你的管治者」是通的,但說「我政治你、我是你的政治者」就不通了。可見英文的Government譯為華文的政府,是荒謬的。大概,那個時候國民黨建立了霸權,喜歡把自己和國民達成一片,不願意被看作與國民對立的「官府」?所以自稱「國民政府」,意思是它發佈的文件都是「正文」,是國民自己的堂堂正正的「府」。但是這個「府」中的官員,如果變成了不為國民服務的行屍走肉,那麼肉在府中,不就是「腐敗」之「腐」嗎?
蔣中正更喜歡自稱「中央」、「大中至正」。所謂「大中至正」,是理想狀態不可能的,因為每個男人都知道自己從小就是歪雀雀、大小蛋,總是在不平衡中求平衡,例如日本人的酒店管理,嚴格規定侍童穿好了緊身褲之後,陽具應該靠放在睾丸較小的一側。但是,蔣中正為何想出自詡「大中至正」呢?奧秘在於傳說他的過房兒子蔣緯國先生所披露的,原來大阿哥蔣經國也是借種的,因為蔣老先生從小坐火爐燙壞了睾丸!看來只有沒有睾丸的人,才會得到神奇感覺「大中至正」。那麼,沒有睾丸的「大中至正」,不就是個「光頭」嗎?
所以,當我看見「中國政府」四個字,我就想起蔣光頭,就覺得它其實是個「支陸官府」。想起上海人有個最美的地方叫做「陸家支」,大概因此上海人就喜歡相互誇獎說「支陸、支陸」。
「中國」到底是什麼、應該怎麼「中」?
華文聖經《尚書》開頭就講『帝堯』,《史記》:「帝堯者......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舜曰「天也」,夫而後之中國踐天子位焉,是為帝舜。」『帝』的字形演變為『立』『辛』『帝』,可知『帝』就是土地上的立木十字架。『堯』字形最初是「垚」後來加了「兀」在下面,意思是壘土在兀案上。所以「中國」就是專門祭拜土地神的居住地「中间的土圍子」、「地壇」。這段話的歷史意義是,華人文明最早是祭祀土地神的「堯」,後來讓位給祭祀天神的「舜」,這個「舜」字的意思是天上有個「爪」拎著蓋子,下面是二人獻祭對舞(舛chuǎn字形是两脚相反,本义=相违背、颠倒)。那麼,「中國」就由地壇就演變為天壇,又叫「昊天之臺」。
華人的「中國」即華邦的政治中心,最初是在山西河南陝西之間河曲地帶移動。隨著華人文明的傳播和農耕方式的擴張,華人的經濟範疇和政治中心從黃河流域擴張到長江流域,而且從黃河長江的中游漂移到下游,即今北京上海之間。這就造成了什麼樣的變動呢?古代以西安洛陽為中國,它是平衡的在上海和喀什之間、在山海關和拉薩之間,因而它能考慮各邦的民族利益。當代則以北京上海為中國,「中國人」的目光就聚焦在沿海的經濟膨脹,這樣的經濟短視與政治失衡有何因果呢?
很有意思的是,從「中國」的地理中心甘肅發跡的一些政客被選為中國魁首,說明他們應該懂得如何在東部和西部之間尋求平衡?但是結果卻是隨著東部出身的官僚和富商紛紛去「西部大開發」,西部成了東部的經濟殖民地和政治殖民地,「中國」的頭腦就「支」得不能再「支」了?西部的原住民們蜂起抗暴,何日是個盡頭?
這個中國因為追名逐利而變得支離破碎、匪夷所思,早已忘了自己賴以自豪的文化是「中庸之道」。它的每一個角落都有一個統治集團叫做「支部」,每位官僚都有個身份叫做「支委」,想要不「支」也難,哪裡還有半點泱泱大陸的氣度?因為各式各樣的國內國際的燒錢作秀而瘋狂,可曾想到末日的國力不支、民心難支?
【草於2010.04.27,北京大散步21週年紀念】
作者:
草虾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15071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