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帖] 德国学者解释“日本永远不向中国认罪”原因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帖] 德国学者解释“日本永远不向中国认罪”原因
所跟贴
人不能睁眼说瞎话。
--
一票友
- (92 Byte) 2013-12-14 周六, 上午11:53
(140 reads)
陈皮
[
个人文集
]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7/12/01
文章: 3235
经验值: 118330
标题:
来看看“人民网”的文章
(140 reads)
时间:
2013-12-14 周六, 下午1:22
作者:
陈皮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http://world.people.com.cn/GB/11110351.html
中国缺乏慈善文化的症结到底在哪,是中国文化的土壤没有慈善基因吗?只要翻翻中国的典籍,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而孟子的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及“达则兼济天下”的主张,都包含着明显的慈善理念。
不过,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中,虽然有慈善的文化基因,但这种慈善文化的形态是原始的、朴素的,是建立在个体“仁义之心”、“恻隐之心”基础上的,难以成为全民族的共识。西方的慈善文化则不同,它建立在基督教宗教文化基础上,救助贫困的思想源自基督教《圣经》的教义。更重要的是,西方有很强的公民社会基础,强调公民对社会的责任。
作者:
陈皮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一些分析人士?笑死人不偿命啊?
--
一票友
- (0 Byte) 2013-12-14 周六, 下午3:00
(126 reads)
嘿嘿,这种写法正是人民网的委婉转接法,不伤自尊
--
陈皮
- (5 Byte) 2013-12-14 周六, 下午3:03
(133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可以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416222 seconds ] :: [ 21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