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帖]解读物理学奖:没有上帝粒子就没有人类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帖]解读物理学奖:没有上帝粒子就没有人类   
吴耐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3/06
文章: 1164

经验值: 54086


文章标题: [转帖]解读物理学奖:没有上帝粒子就没有人类 (289 reads)      时间: 2013-10-10 周四, 上午9:50

作者:吴耐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比利时的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国的彼得·希格斯,表彰他们在预测希格斯粒子(即“上帝粒子”)所做出的贡献。上帝粒子对物质和生命形成有深远影响,没有上帝粒子就没有人类。然而作为物理学一个晦涩的概念,上帝粒子一些事件也许并不为人所知。


  关于上帝粒子你可能不知道的十件事
  1、上帝粒子从哪里来?

  物理学家普遍认为,上帝粒子来源于宇宙大爆炸。事实上,宇宙大爆炸被认为是包括上帝粒子在内的一系列基本粒子的最初起源。

  2、上帝粒子如何使其他粒子产生质量?

  上帝粒子会形成遍布宇宙空间的希格斯场,一些粒子在希格斯场中运动,就像在糖浆中穿行,因受到阻力而变得凝滞,粒子由此获得质量。不同粒子受到的“阻力”不同,其所获得的质量也有差异。

  3、为什么说没有上帝粒子,就没有生命,没有人类?

  如果没有上帝粒子,宇宙中的所有粒子都将以光速运动。这么快的速度运行,粒子将无法结合到一起,就不会产生原子、分子、DNA、蛋白质,也就不会有生命,不会有人类,不会有其他任何物质,宇宙将会是一片虚无。

  4、科学家可能在十几年前就捕捉到上帝粒子了?

  2000年,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当时的旗舰加速器——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打算结束运行,结果发现了一个迹象,看起来就像上帝粒子,拥有大约115 GeV的质量。科学家说服管理层,让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超期运行了6个星期,在超期服役期间,更多看起来像是上帝粒子的事件出现了。科学家又要求再次延长运行时间,但是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必须拆除,给更强大的对撞机(LHC)腾位置。2011年,LHC宣布了最新的结果,暗示上帝粒子如果存在的话,它的质量介于115-130 GeV之间,这说明科学家可能在十几年前就捕捉到上帝粒子了。

  5、寻找上帝粒子过程中科学家有没有动摇过?

  2008年8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开始运行新的大型质子对撞机。这架大型质子对撞机造价约为80亿美元。计划实施时,将有来自34个国家近2000名科学家参加。乐观估计,将在2010年前后提供一个确切的答案。然而2011年8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表示:一些迹象表明,上帝粒子也许真不存在,只是人们的“幻想”。与此同时,该中心许多科学家也认为“上帝粒子不存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6、希格斯关于上帝粒子的论文曾经被拒?

  1964年,希格斯写了两篇论文,每篇都只有两页长,内容就是现在被称为希格斯场的东西。《物理快报》接收了第一篇论文,但拒掉了第二篇论文。着名物理学家南部阳一郎在评审第二篇论文的时候,建议希格斯加上一部分内容来解释这一理论的物理学意义。希格斯加了一段话,预言这个场中会产生一种新的粒子,即上帝粒子。然后,他把改过的论文投给了那家杂志的对手——《物理评论快报》,结果发表了。

  7、英国是不是举办过一场比赛,来寻找解释希格斯场的最佳方法?

  科学家很难向英国政府解释清楚希格斯场。1993年,英国科学部长威廉•瓦多格列佛发起一场比赛,让科学家用一页纸的篇幅向他解释希格斯场,获胜者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物理学家戴维•米勒。米勒把希格斯场比作一个房间,房间里均匀分散着一大群为政客聚会服务的工作人员。一个无关紧要的人可以不受阻碍地在人群中穿来穿去,然而,如果是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到场,一定会吸引大量的关注:聚会工作人员会围拢在她周围,减慢她穿行的速度,使她带上某种“质量”。

  8、霍金是不是用100美元打赌不存在上帝粒子?

  着名物理学家霍金曾和密歇根大学的教授凯恩用100美元打赌,自信地认为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粒子不可能被找到。不过,当欧洲核研究组织宣布找到上帝粒子时,霍金称赞了该发现的重要意义,并打趣地说:“这个发现应该能为希格斯赢得诺贝尔奖,不过害我输了100美元”。

  9、上帝粒子名字里为何有“上帝”两字?

  最初上帝粒子一说出自一本科普读物,事实上,很多科学家认为认为“上帝粒子”这个称呼过分抬高了这种粒子的重要性。利用类似的神学词汇来标注一个令人费解的亚原子粒子,似乎是为了触怒那些反科学的宗教人士,或至少使他们游离于科学之外。“上帝粒子”已经成为希格斯粒子的一种别称,然而它却既非物理也非神的意志,却对两方面产生了影响。“上帝粒子”是一种廉价的称呼,它在称呼上无疑抓住了人们的关注点,然而它的意思却是那样含煳,真正内容很难被人们洞悉。

  10、希格斯不喜欢“上帝粒子”这个名字?

  美国物理学家、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利昂·莱德曼曾着有科普书籍《上帝粒子:如果宇宙是答案,那么问题是什么?》。后来媒体也沿用了这一称呼,常常将希格斯粒子称作是“上帝粒子”。上帝粒子这个名字广泛传播,然而,作为一个无神论者,希格斯非常不喜欢这个名字。在此之前,谦虚的希格斯并不希望自己的名字冠在粒子前,但权衡之下,他终于接受了希格斯粒子这个名称。

作者:吴耐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吴耐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8039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