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聊聊我所知的英国全民公费医疗制度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聊聊我所知的英国全民公费医疗制度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5


文章标题: 聊聊我所知的英国全民公费医疗制度 (1423 reads)      时间: 2013-10-06 周日, 下午9:20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昨天我质疑胡平兄的这段话:

“从历史上看,全世界第一个实行全民医疗保险计划的是英国。1948年,在工党主持下,英国建立了全民公费医疗体系(简称NHS)。去年伦敦奥运会,英国人还骄傲地把它的这一成就展示于开幕式。”

说其实德国才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全民医保的国家,早在20年代就这么干了。过后我拜读了来自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大贤们对本国医保的介绍,这才觉得,或许英国人也没吹牛,盖准确说来,英国实行的是公费医疗,不是德国或日本或台湾式的“医疗保险”。所以,如果说“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全民公费医疗的国家”,大概还是实事求是的。

英国的公费医疗,很像当年国内对国企员工搞的那套,只是推行到全民而已。它的特点是,第一,受益者不需要买保险,医疗费由国家承担(换句话说也就是由纳税人承担)。第二,求医的选择受限,除非是急诊,只能先到自己所登记的诊所去看病,如果诊所大夫料理不下来,再由他转到特约医院去。

具体说来,英国的医疗系统分为诊所与医院,在诊所开业的称为GP(General Physician),基本上每个社区至少有一个诊所。愿意在哪个诊所登记是病人自己的选择,但一般都选择家门前的。我和太太就在家门前那个诊所登记,也就是步行10分钟的距离。登记时,病人可以选择自己的大夫,以后那个大夫就在名义上成了自己的大夫。但这不过是理论上说说而已,实际上给你看病的未必是你名义上的大夫,而是正好当班的医生。

要去看病,先得打电话或是用电脑与自己所在的诊所定约会。除非是疾病高发时期,一般在本周内都能订上,并不需要等待很久。如果是常见多发病,诊所大夫也就料理了。接诊时间一般是15分钟左右,但大多数情况都要超时,所以病人常需在候诊室等上个把小时。诊所自己不能进行实验室检查或是其他特殊检查。如果是验血,则由诊所的护士小姐负责取样,送去医院或是别的什么专职机构化验(我从未追究过是送哪儿去)。如果是X-光,心电图,CT,核磁共振等复杂检查,则由诊所大夫开出检验单子,再由病人自己拿到医院去作。

诊所不收诊断治疗费,也不收医药费,但为了预防限制病人滥用该系统(像当年在国内时有事无事去医务室开药那样),病人去药店(诊所没有药房,必须到街上开的药店去)拿药时,必须交付处方费。从2013年4月起(英国的财政年度从4月开始),每张处方收费£7.85。60岁以上的公民,就用不着交处方费了。

如果是急病,又发生在诊所不上班期间,可以自己到医院去直接看急诊。如果起不来,还可以打电话去叫值班大夫,请他来家里看病。

诊所大夫料理不下来的疑难杂症或是专科疾病,就转到特约医院去看门诊,由专家处理,特约医院一般是所在城市的国立医院,设备和技术都很不错。真正需要等候的就是这段时间。但我已经说过了,究竟等多久,取决于病情。如果是不能拖延的重症,一般都能得到迅速处理。我过去的同事西尔维娅老太太不幸害了胃癌,从去诊所看病到住院进行手术治疗与化疗,一共花了大约两三周。而我若是想做手术矫正腰椎间盘脱出,起码要等上一年。

在特约医院作的诊断治疗全都是免费的,医院发药时也不收处方钱,这大概是因为不可能出现滥开药的情况吧。不仅如此,若是住院,就连住院费、伙食费都一律不收,全TMD白吃白住,伙食还贼好,有菜单可以自己点菜,厨艺也还不错。而且,除非你说明自己不是病人,食堂工作人员就拿你当病人看待,绝不会向你要钱。所以,医院是英国唯一不用带信用卡去的地方,出院毫无结账问题,拍拍屁股走人就是,医院里就连个收费处都没有,连收费厕所都不如。

病房居住情形我不是很了解,我本人只是从摩托上摔下来摔成脑震荡,被警察叔叔送到医院里去住了三天。记忆里住的是好几个人的大房间,只是床与床之间用可以移动的帘子隔成单间而已。那当然毫无隔音功能,不过好在英国人比较quiet,也不觉得有什么干扰。而且,那是急诊室,并非常规病房。我太太住过两次院,住的都是双人间。我去探访一般都在那儿吃饭,省得回家还得自己做。本人是高素质公民,每次都向食堂工作人员庄严声明,自己不是病人是家属,到这儿来是买吃的。每次都给他们带来很大困扰,盖他们习惯了免费供应,根本记不住哪道菜是多少钱,还得去查半天才能答复我,然后笨手笨脚使用那长期闲置的现金机。其实食堂里就算交钱,也比街上的快餐还便宜,估计也就只是回收成本而已,说不定连成本都不够。

总而言之,我对英国的医疗制度极为满意,它给了我一种安全感。其实我本人直到老后才开始使用它,年轻时基本没用过。我对医护人员的水平历来很挑剔,但个人觉得,就连本人遇到过的诊所大夫,水平也都相当可以。只是不知道这种好事能否天长地久地存在下去。不过我老了,无所谓了,何必操心到子孙后代头上去?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2.026886 seconds ] :: [ 28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