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西方来风东方雨(3)不许说上海话(上)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西方来风东方雨(3)不许说上海话(上)   
河边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5/12/05
文章: 2251

经验值: 71628


文章标题: 西方来风东方雨(3)不许说上海话(上) (1033 reads)      时间: 2013-6-21 周五, 上午5:07

作者:河边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西方来风东方雨(3)

不许说上海话(上)

以下两段话摘自http://bbs.tianya.cn/post-41-975700-1.shtml(时间:2011-03-01 19:27:06 ):

主帖:“……在她们单位,绝对不可以说上海话,私人电话也不可以!同事之间互相监督,群众可以举报,甚至还有暗访!!!!!暗访被拍到就会被局长请喝茶,然后狠狠的扣奖金!!!!!请问,这是上海么!!!!这是上海人的政府么!!!!凭什么在上海的政府机关里不许说上海话!!就因为头顶上的领导都是外地人,就只许外地人说外地话,……”

跟帖:“……我不认为发达国家所有地区的人都能说一口标准的官方语言,同时他们还不准他们说家乡语言。中国不分裂才怪呢。已经连家乡语言都要禁止了。还谈什么民心。大家都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算了,统一穿蓝色衣服统一说普通话。知道什么导致分裂吗 ?就是禁止文化的传承。秦始皇统一六国也不过是统一一下文字而已。还没统一语言呢。共产党是牛逼,现在连语言都要统一。……”

类似的抗议也发生在广州,抗议者都是年轻人。但是,如果你打开电视,不难发现,几乎主要城市的电视台都有在一定时段内用地方语言播报的节目。不仅如此,甚至公交车上也出现了在用普通话报站后再用地方语报站的现象。最为奇怪的是,经常是所用的地方语其实还是北方话,不过不是普通话而已。而用非北方话时,也是没有定规,上海电视台说上海话,宁波电视台说宁波话,因为吴语没有自己的标准话。

其实中国的“汉族”就是使用汉字的人群的总称,并不是血缘意义上和文化意义上的民族。这一现象已经早已被前人注意到。例如,林语堂认为,“此种文化上之同化力,有时令吾人忘却中国内部尚有种族歧异、血统歧异之存在。仔细观察则抽象的‘中国人民’意识消逝,而浮现出一种族不同之印象。他们的态度、脾气、理解各个不同,显然有痕迹可寻。假使吾们用一个南方籍贯的指挥官来驾驭北方籍贯的军队,那时立即可使吾们感觉,二者不同性之存在。”近读费正清中国通史,发现他有这样的看法:“汉字的另一大优点是它能够容易地克服方言乃至更大的语言障碍。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并且把这种汉语文言视为他们自己的语言。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个国家了。”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汉字-汉族问题将会如何演变?我觉得在过去一百年间,这个问题的演变发生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语言文字方面,另一个是政治经济方面,需要分开分析。

语言文字方面。费正清说的中国(说不同语言的)文人“把这种汉语文言视为他们自己的语言”的现象点出了汉字造就汉族的秘密。而实现这一点则必须依赖两个条件:汉字不正音;写作用文言。汉字不正音使得不管一个词的发音在不同语言里有多大差别,都不妨碍通过学习汉字来掌握词汇;写作用文言则保证语言的记录和语言的表达方式脱钩,保证用规定的范式来表达同样的意思,避免误解。中国专制帝王通过科举制度和不对汉字正音实现了这两点。正是由于这个特点,国外的汉学家中才有不会说汉语,但能够读、写汉语的人。(当然,这样的汉学家也就只能研究古代的汉学了。)

随着新文化运动,遂有了1918年开始的汉字正音和使用白话文写作。汉字正音和白话文写作正是中国现代化努力的一部分,是不可缺少的。没有这两手,就没有普及教育、无法大量创造新词、不能大量翻译西方文献,更谈不上科学表述。最初几十年里,由于大量的成年教师只会说方言,所以汉字正音的效果并不那样明显,说方言的人还是可以用汉字写各自的白话。这样做的结果可能好处更多,使得国人的创作得以反映地方文化的特点。但是,几代人下来,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了,汉字已经完全和普通话联系到一块。不是学了汉字就不是文盲,而是必须学了普通话和汉字才不是文盲。如果只会说南方方言,那就连电视都看不懂。所以,由于汉字自身的特点,汉子正音和白话文写作的推广同时具有对于方言文化的压抑作用。

政治经济对于汉字-汉族问题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官话”的使用随着政府权力的不断扩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影响到每个人,迫使普通人也不得不使用双语。从维持大一统的角度看,全国只说普通话当然最好,而随着大一统的加强,普通话的推广也的确在不断加强。但是,通过政治和经济的扩张来推广普通话似乎并不能废掉方言。因为有了正音,使得七大方言里,除了北方话是有文字的语言外,其他的严格来说都成了没有文字的语言了。借用汉字用方言写作已经出现,为这些方言造出文字并不是无法办到的事。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个人意识的苏醒必然发生和加强,发达地区使用的方言-----如粤语、吴语、闽语-----恐怕在不远的将来会有自己的文字,进而出现真正的地区文化。一旦发生经济发展停滞或专制解体的情形,加上已经存在的如藏语、蒙语等地区文化和发展的不平衡,难保中国不会由此陷入地区间的相互排斥和纷争,甚至出现费正清预料的国家分裂。要知道,世界上除了通过西方文明扩张而产生的现代移民大国,没有一个像中国这样有巨量人口的国家是说一种语言、只有一种文化的。

(待续)

作者:河边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河边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50974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